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历史进展为主要线索,从汉代徐州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徐州汉代墓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徐州 汉代墓葬制度 形成 发展
  • 简介:汉代画像墓葬由于分布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将它们加以综合审视,从中可以发现汉代画像墓葬从兴起、流行、昌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对各地不同时期画像墓葬的种类与特色,本文也有一个整体上的比较和揭示。

  • 标签: 汉代画像 墓葬类别 表现形式 考古发现
  • 简介:汉代墓葬在中国现今出土的历代墓葬中保存较为完好,是我们研究古人世界观及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汉都城西安和洛阳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了中国古代墓葬的特点,分析了汉代墓葬形制的演变,总结了墓葬形制与汉代文化的关系,重点探讨了汉代人对宇宙万物及生老病死的认知。

  • 标签: 汉代 墓葬形制 生死观
  • 简介:摘要福山区汉代墓葬的位置、形状、随葬器物等,及烟台市区文物部门进行的调查和试掘出土的简要情况。

  • 标签: 汉代墓葬 随葬器物 启示
  • 简介:2006年7月至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南镇平县程庄基地进行了钻探和发掘,清理汉墓43座,为研究南阳地区汉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介绍了其中保存较好的3座汉墓.

  • 标签: 镇平县 程庄墓地 汉代 墓葬 发掘
  • 简介: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据考古发掘,在汉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

  • 标签: 汉代墓葬 饮食起居 民俗信仰 宗教意义 图像 灵魂不灭
  • 简介: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境内咽前发现的汉代仿木构墓葬的建筑形式进行了类型学的探讨,主要包括了仿木构墓葬的类型、历史分期等,最后分析了河南地区汉代仿木构墓葬的建筑特征和技术成就,进行了建筑学的总体论述。

  • 标签: 河南省 仿木构墓葬 汉代
  • 简介:墓葬是因为墓主人及家人对另一个世界的认识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安排而产生的特殊建筑,墓主人他们有什么想法和作法呢?在有些墓葬里,他们留下了墓葬绘画和墓葬文字,以表现他们对另一个世界的想法。另一方面,当墓主人留下精美墓葬绘画后,墓葬文字往往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有意义的信息。本文即从汉代墓葬文字这个角度出发,认识汉墓墓主人及其家人对另一个世界描述,认识汉人的墓葬思想。

  • 标签: 汉代 墓葬文字 另一个世界
  • 简介:2000年8月,许昌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在许昌市仓库路发掘战国、汉代墓葬58座,出土陶、铜、铁器199件,为研究许昌地区战国、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许昌市 战国墓葬 汉代墓葬 发掘
  • 简介:汉代画像砖石墓是我国第一个砖石空间结构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发展和衰亡前后300余年。汉代画像砖石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的变化、建筑形式和内部装饰的处理,并对后来的墓葬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汉画像石墓 结构 装饰
  • 简介:<正>根据现有的记录,最早的墓葬是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开始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骨,虽然首先发现于德国赫切达尔附近的尼安德谷;但和他同时期的文化则发现于法国彼扎克附近莫斯特村的岩棚下,被称为“莫斯特文化”。这一文化的“绝对”年代,近些年来已公布不少;但所有数字都比过去的估计低得多。据碳14测定,其中最早的是意大利莫索里尼运河一个地点,距今为55,950±500年和叙利亚的阿尔加布地点,距今为53,000年。最晚的是法国荣纳的雷恩洞

  • 标签: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墓葬
  • 简介:1997年7月,我们配合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洛阳市西郊南村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春秋墓2座,战国墓2座,西晋墓4座,宋墓1座。

  • 标签: 洛阳市 南村 墓葬 随葬器物 墓室
  • 简介:本文从现存有关刘基墓葬的历史文字记载,以及刘基墓地实地考查材料,分析刘基"三十六穴墓葬"传说虚假性的主、客观因素,以较确凿证据证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坟前村夏山"九龙戏珠"墓地为刘基真正墓葬地.

  • 标签: 刘基 墓葬 考略
  • 简介:<正>楚墓葬制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目前发现的匈奴大型墓葬的年代都在西汉晚期以后。匈奴大型墓葬不仅墓葬形制特殊,而且随葬品也与普通墓葬有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其做简要介绍。匈奴的大型墓葬,是指地表有长方形或梯形土台、带墓道的规模较大的墓葬。一般将其称为贵族墓葬,是相对地表只有近圆形石头堆、无墓道的规更多还原

  • 标签: 匈奴 大型墓葬 贵族 汉朝 蒙古国
  • 简介:鹰潭宋代纪年墓葬曲利平1995年1月22日,鹰潭市夏埠乡娄家大队饭背村,发现一座墓葬并取出一批文物。从出土的文物和墓志分析,当属宋朝墓葬。出土的10件文物和墓志已移交市博物馆收藏。现简介如下:出土文物水草纹茶盏,器物完整,施黑釉,釉色亮泽。内壁饰以暗...

  • 标签: 鹰潭市 出土文物 青白瓷 墓葬 墓志 文物分析
  • 简介:结合汉代文学浓厚的人文精神及浪漫与理性精神,总结汉代文学的风格特征,可归之为:质实古朴,雄浑闳丽.它与先泰既尚文又张扬的多元风格不同,与楚安慷慨使气的风格不同,也与江左六朝巧妆绘饰的柔弱文风不同.楚骚精神在汉代文化环境中必然发生变异,"楚汉浪漫精神"不能涵盖概括汉代文学的风格特征.

  • 标签: 汉代 文学精神 风格特征
  • 简介:“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即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民俗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我国学者把一般的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和信仰民俗四类。信仰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准则”的习俗,即对某种“事象”的崇拜习俗。民俗具有传承性,同时又有变异姓,信仰民俗也不例外。但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

  • 标签: 社会民俗 习俗 国学 画像 汉代 民族
  • 简介: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张明东近十几年来,随着齐文化研究的兴起,各地考古工作的展开,积累了大量的齐国墓葬资料。目前所见齐墓除少量西周墓外,以东周墓葬为多,改变了过去在东周几个大国中,齐国墓葬资料较少的状况,为齐国葬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齐文化类型的墓葬出土地...

  • 标签: 齐文化 东周墓葬 战国墓 棺椁制度 齐国 陪葬坑
  • 简介:<正>1983年4月下旬,江苏省文化局驻仪征化纤文物工作队,在胥浦放牛山南麓,清理了一座古墓(编号M99).墓向正南,墓室用砖砌成,四周墓壁仅留存南壁和西壁底部二层砖,长3.5米,宽1.70米.该墓规模虽不大,但出土文物颇多,共21件(照片一,图一).其中有铁制的佩剑和短刀;有铜制生活用具釜、碗、灯、镜;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盘龙铜饰;还有玻璃器,以及化妆用的黛板和日常

  • 标签: 墓葬 东吴 腹径 底径 玻璃器 釉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