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属于一种专业学位且具有学历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模式与先前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不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本文研究与分析其定位、发展、论文、教学、招生、制度以及文凭等情况,以此对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进行规范,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 标签: 全日制专业学位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培养教育模式 探索
  • 简介: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了满足特定职业人才需求,以“职业化”导向为特征。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分析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瓶颈性困难, 探索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才人新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全方位衔接,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

  • 标签: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职业资格认证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需要人们反思并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思考和研究人才培养问题,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功底、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和突发应急响应能力、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并将其纳入公共卫生高等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就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对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 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临床实践时间、轮转安排、实践内容、临床带教、实践考核、与职业资格的衔接等方面综述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现状,以期为专业学位教育临床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全国36所医院390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准入及评价、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计划及实施、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方法等。结果MNS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条件中,79.49%的科室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67.18%要求中级及以上职称;47.44%的科室要求临床教师承担或参与过课题,58.21%有发表文章要求;临床带教老师选拔方式主要以考核制(50%)为主,有31.28%无明确选拔方式;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指标主要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结果(81.79%)和学生满意度(80%)。研究对象中了解MNS培养目标者仅占49.23%;MNS研究生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为临床护理能力(91.79%)与临床科研能力(82.82%);各科室MNS研究生带教计划主要源于导师及学院要求(87.69%);临床带教方式以固定专人带教为主(87.18%)。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方法主要为理论知识考核(88.46%)及科室小讲课(82.56%);参与考核人员主要是科室带教老师(95.40%)与护士长(83.51%)。带教老师对MNS研究生临床带教满意度自评在中等水平。结论我国MNS研究生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同质化、标准化有待提升。在明确临床带教老师标准,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及专科特点完善临床带教计划和考评体系,以及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等方面均有待深入探索。

  • 标签: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教学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经历的迷惘困境,为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及最大差异法,于2019年3—6月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23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迷惘困境4个主题:新环境挑战课程学习的预期假设;科研能力与培养目标存在差距;调整在临床实践中的自我定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准备度不足。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毕业准备方面存在迷惘困境,护理教育者可以此为触发点,开展基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

  • 标签: 学生,护理 迷惘困境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转化学习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主题框架法分析2014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过程中收集的28所院校专项评估总结报告和15位专家函评报告意见。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53.6%(15/28)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优质人才缺乏,14.3%(4/28)的培养院校和4位专家认为护理专业学位各专科领域的培养目标仍然不明确,21.4%(6/28)的培养院校和5位专家认为临床实践基地类型无法满足专业学位实践要求,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培养环节的设置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满足临床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仍然存在东西部区域人才供需错位,临床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及经费投入等资源未有效整合和培养环节薄弱等问题。未来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支持和培养体系建设,以培养高层次实践型护理人才。

  • 标签: 护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招生 培养
  • 简介:摘要:基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背景,以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为任务目标,分析了高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义,针对全国和辽宁省两级高校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高校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和企业选才用人提供借鉴。

  • 标签: 研究生 联合培养 东北振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以期为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找我国2019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信息,调查34所招收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的入学条件、专业方向设置等情况。结果24所院校设置了具体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专科护理,占总体的62.50%(15/24),招生院校中尚无中医院校;所有院校报考条件中均未对临床工作经验作强制要求;华中和华东地区招生院校专业方向设置分别占95.83%(23/24),91.67%(22/24)。结论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招生专业方向设置多样但较笼统,应统一规范设置,加强中医护理方向;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应增强院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

  • 标签: 护理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 非全日制 专业方向 专科护理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轨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缩短培养周期,节约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而现有教育质量评估落后于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中心基于自身实践并借鉴其他单位研究生教育经验,初步建立了一个符合自身教学实际的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试图为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整体构建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学 研究生 专业学位 教育质量评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总结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的相关知识,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与培养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学 核心能力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科研训练质量提出建议。方法选取150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八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收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类型、对科研训练的态度、对科研条件的评价、与导师的关系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内容。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回收率87.3%。科研工作类型上,70人(53.4%)从事基础研究、30人(22.9%)从事临床研究。对科研训练的态度上,69人(52.7%)认为科研工作与临床工作相互促进。调查对象对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科研压力的评分分别为3.13±0.84、3.04±0.84和4.14 ± 0.71;对实验室硬件条件(3.30 ± 0.92)、科研经费(3.54 ± 1.06)、科研氛围(3.89 ± 0.85)和奖惩机制(3.82 ± 0.76)评价较为正面,对学校开设的科研训练课程(2.89 ± 0.88)和科研训练时间(2.79 ± 0.94)评价偏向负面。受访者普遍与导师关系融洽(4.29 ± 0.77),111名调查对象(84.7%)对本人与导师的导学关系有正确的认识。66名调查对象(50.4%)希望毕业后在医学院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61人(46.6%)希望只从事临床工作。结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内容以基础研究为主、科研压力较大。建议结合临床进行科研选题,明确科研工作的意义,优化科研条件,坚持导师的个性化指导,将"三全育人"理念贯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

  • 标签: 口腔医学 专业学位 研究生 科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下文简称儿科学专硕)的科研能力现状,提出培养建议。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56名儿科学专硕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0%(14/56)的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64.3%(36/56)的研究生文献阅读量每月不超过4篇,92.9%(52/56)的研究生认为需要开展科研培训课程,82.1%(48/56)的研究生认为临床工作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影响。结论儿科学专硕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优化科研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培养科研和临床全面发展的儿科医师。

  • 标签: 儿科学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目前,探索性思维和利用医学公共大数据能力的培养易被忽视,导致肿瘤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利用公共大数据发掘、证实临床新现象、新规律的能力明显不足。本研究通过介绍TCGA等常用医学公共大数据库的访问与下载工具,引入重复经典分析案例的学习方法,提出利用公共大数据验证临床猜想的研究方法。期望为提高肿瘤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发现临床问题、总结科学规律的研究能力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

  • 标签: "双轨合一"培养模式 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医学公共大数据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深度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推进其改革应当围绕基地临床培训制度、院校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生现实感受和相关利益方参与等重点问题开展,并提出强化顶层政策设计、明确人才培养共识、鼓励各利益方互动参与、完善人事配套制度等对策建议。

  • 标签: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博士研究生 扎根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科学且符合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教学方案,2018年7—12月,运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果2轮函询后形成5条一级指标(培养目标)、22条二级指标(培养目标)、77条三级指标(培养内容)、2条培养方式及时间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德尔菲法 体外生命支持 护理教学方案
  • 简介:摘要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将Seminar教学引入研究生临床教学,通过相关主题的教学,就麻醉科基础及临床知识进行讲解,并开展病例讨论。结果表明,Seminar教学使研究生对麻醉科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获取了新知识,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文献检索、阅读能力;英语水平及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麻醉病志书写成绩及临床操作成绩教学后也得到明显提升,值得进一步改良推广。

  • 标签: 麻醉学 Seminar教学 研究生培养
  • 简介:摘要:国际化多元协同培养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必经之路。各培养院校需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的资源优势,构建高校与国家、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共同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 标签: 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国际化 协同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在带来一系列优势的同时,也使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降低,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不足,导师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导作用有待增强及职业精神培养面临更高要求等问题。文章通过调查详细分析了这些挑战,提出建立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强化行为引导;创新研究生管理方式和活动载体,强化科研能力训练;加强"双天职"教育,强化教师引领;注重职业精神养成,强化医学终极价值观教育等建议。

  • 标签: 并轨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研究生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能力培养不足、缺乏有效的轮转出科考核方法和标准等。建议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合理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方法和标准;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