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78例(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另选择同期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参数丢失、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关节面、桡骨远端、掌倾角和尺偏角平均丢失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优良率分别为91.0%和72.0%(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8.9%和12.0(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能显著提高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预后水平,复位良好,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架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骨外科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末次随访日期2015年6月1日,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移位及内固定松动的现象,于末次随访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临床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掌侧 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方法及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28例,取掌侧入路,严重骨缺损者植骨。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明显改善,按照Sarmiento1腕部功能评价标准优17例,良9例,可2例。结论对于手不稳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减少并发症的安全可行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诊的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4例为一基线资料展开研究,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对照和观察组,给予保守的为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和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程度。结果观察组显效40(85.1)例,有效5(10.6)例,总治疗高达95.7%;对照组显效22(46.8)例,有效15(31.9)例,总治疗高达78.7%。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程度分别为(4.25±0.57)、(25.68±1.68)、(4.85±0.41),各指标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手术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疗效,还可以显著改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 保守治疗 不稳定型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7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对其均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分析其治疗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尺偏角。结果 此次研究的5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腕关节活动度为:旋前(76.19±5.44)°、旋后(78.71±6.25)°、掌屈(59.46±10.37)°、背屈(57.19±9.28)°;随访半年,57例患者中出现张力性水泡的1例、出现腕关节僵硬的1例,占比均为1.75%,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4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进行斜T形钢板内固定,其中4例骨缺损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等并发症,优40例,良18例,总体优良率90.7%。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动力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54.5岁;按AO/OTA分型:C1型26例,C2型17例,C3型3例。比较本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并采用Green—o’Brien的腕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按Green—o’Brien的腕关节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本组钉道感染3例,固定松动2例,腕关节僵硬3例。结论动力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外固定架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骨外科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末次随访日期2015年12月,所有患者未出现骨折移位及内固定松动的现象,于末次随访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临床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掌侧 锁定钢板 桡骨远端 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进行斜T形钢板内固定,其中2例骨缺损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等并发症,优20例,良9例,总体优良率90.7%。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不稳桡骨远端骨折,其中53例患者单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在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1.7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桡骨的活动功能及患者的预后,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作为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 标签: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国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国产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35例,3-6个月骨折愈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综合评分,优2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固定牢固,腕关节能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5月通过手术治

  • 标签: 锁定钢板 不稳定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16例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立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随后手术治疗。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结论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急诊手法复位纠正畸形,能够促进术前软组织肿胀的消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时复位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腕关节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实验组采取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掌倾角、尺偏角高于对照组,桡骨轴向短缩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治疗并发症较少,手术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较高,在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有极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板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我院2017.1-2019.1收治不稳桡骨远端骨折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并记录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随访3-27个月,优39例,良13例,可4例。结论应用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板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功能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6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在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手术治疗 精心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掌侧入路植入解剖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行掌侧入路植入解剖板手术治疗的20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行掌侧入路植入解剖板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1,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0%。结论选择恰当病例,掌侧入路植入解剖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掌侧入路 解剖板内固定术
  • 作者: 朱伯然郭艳鸽卢九阳张集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骨科     北京    100069)     【摘    要】    目的:针对一些患有桡骨骨折的患者,探究利用掌侧锁定钢板对其进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80名患有桡骨骨折的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分别对其使用普通钢板和掌侧锁定钢板对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结果:从本次所得数据来看,实验组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对患有桡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使用掌侧锁定钢板的手术效果是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