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前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单个上颌前牙损坏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刻种植)和对照组(早期种植)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修复后半年和一年的骨吸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4度牙龈乳头指数,观察组1度、2度和3度牙龈乳头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均对牙槽骨有较好保留,且即刻种植的牙间乳头美学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上前牙区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上前多生牙3颗。

  • 标签: 多生牙 埋伏牙
  • 简介:增加了牙体色泽美,  在修复治疗中既要力争完全恢复牙体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对釉质发育不全、变色牙、过小牙、寻常牙及前牙间隙修复要注意对称、均衡

  • 标签: 上前牙 修复经验 牙美容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是否为正相关。纳入了60位20-35岁的患者(30位男性,30位女性),对其右上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软组织进行检查。使用一个带有橡皮止动片的牙髓探针和一个分辨率为0.01mm的数字化卡尺进行数据测量。获得的数据包括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结果显示,侧切牙的平均角化龈宽度最宽(5.54±1.09mm),中切牙次之(4.62±1.02mm),尖牙最窄(4.32±1.33mm)。中切牙的平均牙龈厚度最厚(1.17±0.20mm),侧切牙次之(1.04±0.24mm),尖牙最薄(0.87±0.27mm)。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尖牙(Pearsonr=0.398,P〈0.05)、侧切牙(Pearsonr=0.369,P〈0.05)和中切牙(Pearsonr=0.492,P〈0.05)区域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初步得出结论,对于20-35岁的患者,右上尖牙、侧切牙、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

  • 标签: 牙龈组织 厚度 宽度 角化 上前牙区 数据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成人前牙种植体支抗与头帽J钩在压低上前过程中对上前位置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oi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等在线数据库,收集比较种植体支抗与J钩作用于上颌前牙的病例对照研究试验。经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系统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研究文献,1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组与J钩组都能很好的压低前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U1-PP距离、Overbite值、Overjet值均减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1-SN增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成人患者应用种植体与J钩压低前牙都能得到良好的压低效果,施加等力后种植体的压低量比J钩多,两者对前牙都会产生唇倾的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J钩 深覆 压低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上颌前牙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例上颌左侧中切牙缺损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残根内有金属钉.唇侧断缘位于龈下.无法保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无邻面附着丧失.CBCT显示残根根尖无炎症.剩余牙槽骨量充足.拟行即刻种植。局麻起效后,不翻瓣.先用侧向切割钻按理想的三维方向在残根上定位并用平行杆检测方向,然后用扩孔钻逐级预备种植窝,直至倒数第2颗扩孔钻,微创拔除残根并彻底清创拔牙窝,最终扩孔钻和颈部成型钻成型种植窝,植入种植体并调整至理想的三维方向。植体初始稳定性大于35Ncm.与唇侧骨板间有2mm的间隙.该间隙内植入骨替代材料后非埋置式缝合创口。种植手术4个月后复查骨结合良好,制作临时冠进行软组织塑形.待软组织成熟后个性化取模,制作最终修复体.修复后患者满意.定期复查。结果: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前牙缺损,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修复后6个月复查.种植体唇侧牙槽骨厚度充足.美学效果稳定。结论:即刻种植美学修复前牙缺损成功的关键在于局部牙槽骨的完整性、种植体理想的三维方向和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延期修复 上颌前牙缺损 骨替代材料 初始稳定性 美学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前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差异,为临床美学区种植的种植时机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前牙列缺损、需行单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9例,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龄(38.0±13.3)岁,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制作临时修复体,软组织塑形3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随访6个月。将病例按不同的种植时机和术式分为3组:即刻种植不翻瓣组(26例)、即刻种植翻瓣组(30例)和早期种植组(33例,拔牙4~8周后早期种植)。比较3组患者种植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患者于种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测量种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唇侧骨板厚度,并计算唇侧骨板吸收量(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唇侧骨板吸收率;利用GuideMia、PlastyCAD、Geomagic工程学软件对3组患者术后即刻唇侧骨体积增量(术后即刻-术前)、术后6个月剩余骨体积(术后6个月-术前)及骨体积吸收率进行三维量化分析。于种植术后9、15个月评估3组患者粉色和白色美学指数;术后6个月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值;永久修复后6个月调查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即刻种植不翻瓣组种植手术时间最短,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36.5(33.3,38.5) min,术后9个月粉色美学指数[8.5(8.0,9.0)分]及患者满意度[8.0(7.3,8.8)分]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3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早期种植组唇侧骨板厚度[3.09(3.00,3.25) mm]显著大于即刻种植不翻瓣组和即刻种植翻瓣组[分别为1.90(1.72,2.33)和2.39(2.05,3.06) mm](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不翻瓣组唇侧骨板吸收量[0.61(0.35,0.98) mm]显著小于即刻种植翻瓣组[1.13(0.97,1.53) mm]和早期种植组[1.23(1.07,1.37) mm](P<0.05)。即刻种植不翻瓣组术后6个月剩余骨体积[38.7(31.2,54.6) mm3]显著小于早期种植组[109.1(85.6,263.1) mm3](P<0.05),与即刻种植翻瓣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能缩短治疗时间,较好恢复前牙美学效果,患者更青睐,即刻翻瓣手术并不能显著增加术后唇侧骨量,即刻种植不翻瓣手术术后骨吸收较少;4~8周早期种植能更好地维持种植体唇侧三维骨量,3组患者短期内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牙种植 美学,牙科 疗效比较研究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 简介:目的:评估上前单牙即刻种植及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上颌右侧中切牙冠根折裂而不能保留,微创拔牙后在正确的三维位置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1颗.获得良好初始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8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通过个性化取模转移,制各个性化氧化锆基台及全瓷冠完成修复。结果:种植修复固位良好,龈缘水平稳定及牙龈乳头充盈良好。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操作实施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个性化修复,有助于在上前获得较佳的美学种植修复效果。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个性化修复 zimmer 上前牙区 牙龈乳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上前埋伏阻生正畸导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外科导萌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固定技术联合外科导萌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8月后,观察组31例正畸导萌成功,上下牙列建牙合,对照组31例仅6例萌出.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导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关键词口腔正畸、上前埋伏阻生、导萌.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1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前阻生通过口腔正畸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前阻生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单纯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异常率为3.33%,对照组异常率为30%(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阻生能够获取更显著效果,加快萌出前牙,有推广可行性。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上前阻生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为40例,分别对其实施外科导萌手术和口腔正畸治疗,分析最终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可有效治疗上前阻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口腔正畸 前牙阻生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前冠根折后,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时间、适应证及美学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的40颗断端在龈下的上前行冠延长术后再行修复治疗,评价牙龈、牙周、修复体冠缘与龈缘的位置关系及美观效果。结果3个月复查,24个月随访,查3例牙龈红肿明显,有牙周袋形成;2例牙龈退缩,修复体边缘与龈缘位置明显改变;3例患牙出现1度牙齿松动;其余均修复满意。结论正确选择适应症,掌握适当的手术方法和适当的修复时机,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前牙修复美观效果。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桩冠修复
  • 简介:Ⅲ°深覆前牙缺失是修复中较常见的病例。桥体修复因缺失牙多、桥体长不易成功,或因磨除牙量大患者不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缺少基托的间隙修复困难,临床常用磨去较多下前牙来求得间隙,患者也不易接受。没有足够的间隙勉强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Ⅲ°本文通过对弯制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改良(反向法制作),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深覆 前牙 间隙 改良式活动义齿
  • 简介: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口腔修复病例中提高了医师操作准确性、修复体制作精度、降低病人就诊不适感及简化了治疗流程,对于口腔修复来说,数字化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了解及掌握数字化技术对于口腔科医师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列举上前数字化美学修复应用案例,梳理过程,总结体会。

  • 标签: 数字化技术 口腔修复 应用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