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争民主,讲科学,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获得一定的解放。我国固有的文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意识形态方面,也受到冲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与实验主义哲学,先后输入,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下来。中西思想结合,形成一股新兴力量,冲破令人窒息的沉闷环境,出现一种新气象。历史学领域中的疑古思潮,就应运而生。疑古学派的创始者顾颉刚先生(1893—1980年)最初听到古文经学家章太炎的演讲,“觉

  • 标签: 古史辨派 五德终始说 历史学 疑古学派 古文经学 古史传说
  • 简介:古史》学人的《诗经》学研究是传统经学向现代学术过渡的"分水岭",在抨击前人解诗方法的基础上,他们强调抛开旧注、自求诗意,用文艺的眼光看诗,用归纳比较等方式解诗。在关于《野有死麇》《静女》等作品的热烈讨论中,上述方法得到积极尝试。其开创意义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但对其完全抛开旧注、自创新意不足的局限也要理性看待、客观分析。

  • 标签: 《诗经》 《古史辨》 解诗方法 自求诗意
  • 简介:《庄子》一书在我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对《庄子》的研究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研究著作。其中,“古史”派对联庄子》的研究秉承了该派伪的特点。文章把“古史”派的《庄子》研究分为《庄子》的伪、庄子的考以及《庄子》中的老子与孔子三类,并以此来分析“古史”派的《庄子》研究。

  • 标签: “古史辨”派 《庄子》研究 辨伪
  • 简介:<正>(一)《古史》是顾颉刚先生自名他所编辑的有关古书年代真伪及其他有关古史讨论的文集,它不但包括先生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与文章。而且包括与他们观点相反的文章(如刘棪黎、胡堇人等)。这表明先生虽然对于他的观点论据有相当的把握,但是他更愿意通过广泛的切磋批评,集思广益,以建立一个新的可信的古史系统。先生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从五、六岁起到二十岁前,凡《诗》、《书》、《左传》、《国语》及诸子百家等书都已熟读成诵,有很好的国学基础,但是他自称生性倔强,不迷信,不盲从,好独立思考,爱提问题,寻根究底,以期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正逢五四运动,他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冲击,对二千年来儒家所传授下来的

  • 标签: 古史辨派 先秦文献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史学 家庭教育 王国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2
  • 简介:说顾颉刚,日本白鸟库吉作《尧舜禹抹杀论》,将顾颉刚兴起古史运动的原因全部归结于白鸟库吉的

  • 标签: 兴起思想 古史辨 思想来源
  • 简介:郭沫若先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与《古史》的“不期而同”到超越疑古、重建古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既包括对《古史》和罗王之学等近代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史学史上一笔极其珍贵的财富,值得学术界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 标签: 郭沫若 古史辨 超越
  • 简介:关于蔡元培的《说民族学》一文,学界多强调其所厘清的"民族学"之学科内容,而甚少探讨蔡氏所阐述的民族学研究在中国具有的意义或功能。蔡元培的民族学观影响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的学术规划,中研院民族学者凌纯声的研究中的古史视角与文化实践内容即具体呈现蔡氏眼中的民族学之意义。这一研究视角既能为我们综合理解民国民族学提出另一个思路,也为我们整体地看待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提供历史的参照。

  • 标签: 蔡元培 民族学 古史辨 文化实践
  • 简介:民国时期古史运动与域外汉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关联。古史研究者早年多受过新式西洋史教育,或在欧美大学接受学术训练,不同程度受过近代史学观念的洗礼,与旧式学者文人不同,信仰“三皇五帝”者自然越来越少。国内古史研究是国际汉学界有关中国古史研究学术链条上的一环,欧洲、日本、中国学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中国学者已注意到理雅格、沙畹、夏德、马伯乐、白鸟库吉、内藤湖南诸氏的疑古论。夏德《中国古代史》对胡适、顾颉刚均有所影响,对古史运动的兴起有推波助澜之功。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在民国史坛颇有流传,顾颉刚对其人其事亦有所知,然顾氏疑古论与白鸟之间并不存在学缘关系。有论者认为顾氏疑古思想乃“剽窃”日人陈说,此一指控系牵强附会,并无实证。

  • 标签: 汉学 疑古 夏德 顾颉刚 白鸟库吉
  • 简介:2017年12月11日上午9点30分,'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研究生学术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在理科5号楼429会议室举办。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启玮博士主讲'想象圣人的诸种方法:宋人考古史的历程及其特征',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李畅然副研究员担任评议,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的李科、何天白、冉雪立、尉

  • 标签: 历程特征 古史历程 圣人方法
  • 简介:顾颉刚是民国史学界“古史”运动的主要开创者,他不仅引领了历史学界的学术思潮,其疑古伪的精神也启迪了美术史学界对古代画学文献的考证风气。此外,他还培养了在美术史领域更具影响力的另一位史学大家——童书业。

  • 标签: 顾颉刚 “古史辨” 中国美术史 文献考据 童书业
  • 简介:在"古史运动"兴起之际,钱玄同、顾颉刚的"疑古"思想是否受到了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的直接影响,是20世纪末以来困扰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廖名春指出,"古史运动"的兴起主要源于"尧舜禹抹杀论"。吴锐则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廖、吴二氏的说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钱玄同、顾颉刚在当时确曾通过一些间接文本对"尧舜禹抹杀论"有所了解,但了解不等于受其直接影响。推测此中缘由,要在钱、顾二氏并不认为"尧舜禹抹杀论"是一种"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故受其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抄袭"之说更是无从讲起。这桩学术公案或就此盏棺论定。

  • 标签: 古史辨 “疑古”思想 “尧舜禹抹杀论” 学术公案
  • 简介:顾颉刚,1893年5月8日出生江苏苏州,四岁入孙氏私塾始读《四书》《论语》,六岁听《山海经》,七岁读《孟子》《左传》《三国演义》等,八岁读《诗经》。十岁起养成买书习惯,十二岁写成一册自述《恨不能》。十三岁考入公立高等小学。1908年转进苏州公立第一中学,读

  • 标签: 顾颉刚 古史辨 胡适 山海经 三国演义 江苏苏州
  • 简介:近读庄春波著《古史钩沉》一书,深感这是一部很好的中国古史研究论文集,值得向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推荐.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视域新、方法新、观点新.作者对先秦秦汉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从新的视角一视域作了深入的探讨.例如,作者对东夷人及其文化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对史前各相关文化板块的影响问题所作的一组论文(《舜征三苗考》、《楚族溯源》、《楚史三说》、《夏纪年与羿浞代夏少康中兴轶史考》),运用了文献与考古资料对照的方法,把文献记载的年代数据与相关考古文化的14C年代数据制成对照表,从上古纷乱混沌的传说中寻绎出信史的踪迹来—作者从而得出华、夏原非一族的新结论.虽然这一观点尚需进

  • 标签: 中国古史 文明起源 原始思维 阴阳学派 文化板块 历史研究
  • 简介:近年来,中国国家与文明起源日益成为学界的热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认识到。单纯的依靠探讨夏朝以来的历史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五帝时代甚至更早的三皇时代.整个新石器时代都成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关注的对象。近年来。有大批关于中国早期历史和新石器时代的论文和专著面世,虽然学者资料的选取、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古史 文明起源 五帝时代 历史研究 早期历史
  • 简介:据有关史料分析,“三天子鄣”当泛指整个徽州山区,“鄣郡”当置之于秦统一百越的战争期间;山越是指居住在先秦百越地区,以山区为根据地,汉、越劳动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剥削的山寨式武装集团,有自己的经济基础,非为一民族实体。

  • 标签: 三天子鄣 鄣郡 山越
  • 简介:胡守为先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设《岭南古史》课程,近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岭南古史》专著,收入《岭南文库》,引人关注。该书第五页:“自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至隋文帝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可研究的问题甚多,我着重就岭南与中央的关系,作较为详细的叙述并试图找出其特点。而岭南同中央

  • 标签: 《岭南古史》 胡守为 越州 家族统治 历史地理
  • 简介:学界对汪古部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现存历史文献中。尚有一部分前人未能充分利用的汪古部史料。研究这部分史料有助于深入探究元代汪古人的历史。经研究发现,信仰罗马天主教的高唐王阔里吉思发钧旨护持道教和佛教,赵王王傅横科扰民,汪元昌拥有司徒名爵,《中堂事记》中的马月忽乃就是汪古人月合乃,[黑旦]公在金代是女真人。

  • 标签: 高唐王 赵王 汪元昌 月合乃 公.
  • 简介:<正>贾谊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曾提出过不少进步的政治主张。但他阐述古史,往往考核不精,真伪莫。这在他的政论集《新书》中可以举出多例。《修政语(上)》这篇论说文中,贾谊搜罗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古帝王的许多语录。但这些语录,既不见于先秦典籍,也不为司马迁的《史记》所引用。显然,它是出于秦汉间人的伪托,或者竟是贾谊自己的虚构。

  • 标签: 西汉初期 古史 政治主张 先秦典籍 司马迁 政治家
  • 简介:台湾现在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外的一个大岛。可是据地质学者的研究,这个海岛自三百万年前以来,曾数度与中国大陆以陆地相连;而最近一次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成为一个海中大岛,大约是在距今一万年前。

  • 标签: 东南海 地质学者 中大 文化遗址 东南沿海 营埔文化
  • 简介:<正>研究19世纪以后的蒙古史,最感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史料过多。19世纪以后的蒙古史史料,其种类之多,是以前时期不能相比的。比如,档案、报纸、杂志、日记、回忆录、声响,影像等史料,是19世纪以前所没有的,就是有,到今天也所剩无几了。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苏联以外,保存蒙古的各种资料、文献、文物最多的可能就是日本了。尤其就内蒙古而言,由于日本在帝国主义诸列强中的特殊利害关系,日本人比其它外国人在内蒙古有

  • 标签: 内蒙古东部 史料 蒙古史 个人档案 大学图书馆 日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