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与α1胰蛋白酶1-AT)浓度变化的相关性,以及α1-AT浓度变化预测体外循环后AKI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75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50.1±12.0)岁。高血压28例,糖尿病15例。按照术后血肌酐情况分为AKI组(27例)和non-AKI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分析术后肾损伤危险因素,及血浆中α1-AT浓度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KI组体外循环(169.3±56.4)min,non-AKI组(133.5±34.7)min。与non-AKI组相比,AKI组术后1 h血α1-AT显著下降[(0.53±0.53)g/L对(1.46±0.91)g/L,P<0.05)]。术后1 h血α1-AT浓度为0.675 g/L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体外循环(OR=5.890,95%CI:1.078~32.173)和年龄(OR=4.427,95%Cl:1.113~17.614)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 h血α1-AT是术后AKI独立的保护因素(OR=0.084,95%Cl:0.021~0.333)。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血α1-AT浓度升高是AKI独立的保护因素,同时可作为术后AKI一项早期预测指标。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急性肾损伤 体外循环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胰蛋白酶(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NE)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PROM合并HCA组(31例)和PROM未合并HCA组(64例),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表达水平。结果PROM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2.34 ± 0.02) ng/L比(1.50 ± 0.12)和(0.32 ± 0.04) ng/L和(0.48 ± 0.08)ng/L比(0.13 ± 0.06)和(0.11 ± 0.05) ng/L],PROM未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50 ± 0.12) ng/L比(0.32 ± 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0.031 ± 0.005) ng/L比(0.015 ± 0.002)和(0.009 ± 0.003) ng/L、(0.020 ± 0.002) ng/L比(0.003 ± 0.001)和(0.002 ± 0.001) ng/L],PROM未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015 ± 0.002) ng/L比(0.009 ± 0.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9, P<0.05),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5, P<0.05)。PROM合并HCA组和PROM未合并HCA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32.26%(10/31)、20.31%(13/64)比4.00%(2/50)],PROM合并HCA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高[25.81%(8/31)比9.38%(6/64)和2.00%(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AT在PROM产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NE在合并HCA的PROM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ox-AAT和NE表达增强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胰蛋白酶(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NE)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PROM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为PROM合并HCA组(31例)和PROM未合并HCA组(64例),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表达水平。结果PROM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2.34 ± 0.02) ng/L比(1.50 ± 0.12)和(0.32 ± 0.04) ng/L和(0.48 ± 0.08)ng/L比(0.13 ± 0.06)和(0.11 ± 0.05) ng/L],PROM未合并HCA组外周血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50 ± 0.12) ng/L比(0.32 ± 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水平高于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0.031 ± 0.005) ng/L比(0.015 ± 0.002)和(0.009 ± 0.003) ng/L、(0.020 ± 0.002) ng/L比(0.003 ± 0.001)和(0.002 ± 0.001) ng/L],PROM未合并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015 ± 0.002) ng/L比(0.009 ± 0.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9, P<0.05),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与NE水平呈正相关(r = 0.875, P<0.05)。PROM合并HCA组和PROM未合并HCA组胎盘早剥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32.26%(10/31)、20.31%(13/64)比4.00%(2/50)],PROM合并HCA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较PROM未合并HCA组和健康对照组高[25.81%(8/31)比9.38%(6/64)和2.00%(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AT在PROM产妇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NE在合并HCA的PROM外周血和胎膜组织中过表达,ox-AAT和NE表达增强与围生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胰蛋白酶及消化后是否弃去胰蛋白酶对Madin-Darby犬肾(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消化效果的影响,并评价培养基中添加胎牛血清对减轻胰蛋白酶细胞毒性的作用。方法选用5种胰蛋白酶分别消化MDCK细胞,消化5 min后弃去胰蛋白酶为弃去组,不弃去为保留组。观察消化过程,记录细胞达到不同状态所需的时间。完全消化后,检测细胞的活率、结团率、直径。以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消化MDCK细胞,按培养基是否添加胎牛血清分为含血清和无血清组,检测细胞活性。结果重组胰蛋白酶消化时间长于动物源胰蛋白酶。保留和弃去组细胞活率均值都大于94.77%,结团率均值均大于34.56%,直径均值分别为17.33和16.97 μ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 P<0.001)。细胞活性随胰蛋白酶添加量呈现梯度变化。含血清和无血清组的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5, P<0.001)。结论5种胰蛋白酶均可完全解离贴壁MDCK细胞,其中重组胰蛋白酶消化时间较长,作用温和,比较适合生产。弃去胰蛋白酶再继续消化的做法可行且有益,胰蛋白酶浓度对细胞活性有影响,胎牛血清可以减轻胰蛋白酶的潜在毒性。

  • 标签: Madin-Darby犬肾细胞 传代培养 细胞消化 胰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T(降钙素原)、AMS(血清淀粉)联合TAP(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检测在AP(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1 年5月期间的疑似AP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67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CT、AMS联合TA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PCT、AMS、TAP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本次AP疾病的PCT、AMS以及TAP联合诊断中,误诊率、漏诊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分别为6.67%、1.92%、93.33%以及98.08%。

  • 标签: PCT AMS TAP AP 诊断
  • 简介:摘要:蛋白测定常用方法是茚三酮比色法,然而普通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浓度的灵敏性不高,稳定性不好,从而影响了测定土壤蛋白活性的准确度,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茚三酮试剂的活化,改进了茚三酮比色法,达到了以更高的精度测量蛋白活性的目的。

  • 标签: 土壤酶 蛋白酶活性 变更茚三酮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基质金属蛋白2(MMP-2)、迁移诱导蛋白7(MIG-7)、细丝蛋白A(FL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899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MIG-7表达水平分别为(481±69)ng/ml、(262±85)ng/ml、(156±23)ng/ml,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36±33)ng/ml、(191±21)ng/ml、(98±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591、120.224、59.896,均P<0.01);结肠癌组织中FLNa表达水平为(19.5±3.2)ng/ml,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5.4± 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902,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表达水平与肿瘤长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高表达、MMP-2高表达、MIG-7高表达及FLNa低表达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9、MMP-2、MIG-7低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95% CI 25~78个月)、56个月(95% CI 26~79个月)、54个月(95% CI 25~78个月),均长于高表达患者;而FLNa高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58个月(95%CI 27~80个月),长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MMP-2、MIG-7、FLNa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MP-9、MMP-2、MIG-7高表达和FLNa低表达均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结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迁移诱导蛋白7 细丝蛋白A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乳鼠脑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c,HI)后24 h内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7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HI组(n=40)和假手术组(sham组,n=40)。建立HI模型,按术后5个时间点(0、4、8、12、24 h)分为5个亚组取脑组织,每组8例。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MMP-9、IL-1β和TIMP-1的表达。此外,制作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缺氧模型,加入MMP-9抑制剂和MMP-9激动剂,进一步证实MMP-9、IL-1β和TIMP-1的关系。结果HI后4 h大脑皮质出现轻微的核异常和胞体肿胀,12 h神经元嗜酸性改变最为明显。与8 h、12 h比较,HI后24 h MMP-9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HT22细胞缺氧4 h加入MMP-9抑制剂,IL-1β mRNA表达下调。结论新生乳鼠HI早期MMP-9、IL-1β和TIMP-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抑制MMP-9表达可降低IL-1β水平。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白细胞介素-1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乳鼠脑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c,HI)后24 h内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7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HI组(n=40)和假手术组(sham组,n=40)。建立HI模型,按术后5个时间点(0、4、8、12、24 h)分为5个亚组取脑组织,每组8例。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MMP-9、IL-1β和TIMP-1的表达。此外,制作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缺氧模型,加入MMP-9抑制剂和MMP-9激动剂,进一步证实MMP-9、IL-1β和TIMP-1的关系。结果HI后4 h大脑皮质出现轻微的核异常和胞体肿胀,12 h神经元嗜酸性改变最为明显。与8 h、12 h比较,HI后24 h MMP-9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HT22细胞缺氧4 h加入MMP-9抑制剂,IL-1β mRNA表达下调。结论新生乳鼠HI早期MMP-9、IL-1β和TIMP-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抑制MMP-9表达可降低IL-1β水平。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白细胞介素-1β
  • 简介:摘要 血清组织蛋白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了组织蛋白B、S、L、K、D等等,各自有其特点和功能,应用在临床诊断当中。本文主要综述了血清组织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例如血清组织蛋白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应用,血清组织蛋白K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血清组织蛋白L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等,希望能对血清组织蛋白有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

  • 标签: 血清组织蛋白酶 临床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粪弹性蛋白1(FE-1)是由胰腺腺泡分泌的蛋白水解,与胰腺外分泌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137例CP患者(CP组)和92名健康者(对照组)的FE-1浓度,探讨FE-1对CP诊断和分期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CP组的FE-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FE-1诊断CP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提高了CP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粪弹性蛋白酶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分期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枸橼酸铋钾的四联治疗在Hp感染中的根除率,以及观察链霉蛋白联合四联药物对Hp的根除效果。方法:选取Hp感染阳性,胃镜提示为胃炎的初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接受14d的Hp根除治疗。治疗组: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甲硝唑400 mg,3次/d,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疗程14d,同时每次在早晚餐前10分钟左右同时服用链霉蛋白颗粒及碳酸氢钠1.0g。对照组:应用同样的铋剂四联疗法。停药4周后进行14C-尿素呼吸试验,对比根除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 95%,对照组根除率为 83.3%,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论: 铋剂四联疗法是一种高效的Hp根除方案,联合链霉蛋白能够提高Hp根除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蛋白激活受体2(PAR2)是G蛋白耦联受体的家族成员,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受体,PAR2可被丝氨酸蛋白及药理学上的合成配体激活,其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并在心血管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PAR2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纤维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抗凝剂利伐沙班可通过作用于PAR2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因此,PAR2或可成为冠心病的治疗靶标,同时相关抗凝剂或可老药新用,挖掘其凝以外治疗冠心病的潜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再灌注损伤 蛋白酶激活受体2
  • 简介:摘要念珠菌是人体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在社会进步、医疗手段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临床上致病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亟需研发新的抗真菌药物。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中都有发现,不仅参与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耐药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该的抑制剂有望发展成为新型抗真菌药物,解决目前抗真菌治疗的难点。

  • 标签: 念珠菌属 抗真菌药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圆拱形装置和敷料型装置对吸引区皮肤的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MMP-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受吸引区皮肤的改变方式及机制。方法2018年3—5月,在广州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用已建立的动物模型,将54只小鼠均分为3组:对照组、圆拱形装置组、敷料装置组。分别在负压吸引处理后1、3、5 d取材,在皮肤组织HE切片上直接测量比较皮肤真皮层厚度,用分光光度法比较局部皮肤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用ELISA法比较局部皮肤组织中MMP-1和TGF-β表达量。结果圆拱形装置组与敷料装置组均能增加真皮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5 d时,对照组:(71±8) μm;圆拱形装置组:(351±9) μm;敷料装置组:(267±12) μm, P<0.05]。圆拱形装置组和对照组相比,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5 d时,对照组:(30.9±4.3) mg/g;圆拱形装置组:(72.7±3.6) mg/g, P<0.05]。圆拱形装置组的TGF-β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比敷料装置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处理5 d时,对照组:[0.24±0.1) ng/ml;圆拱形装置组:(0.78±0.08) ng/ml;敷料装置组:(0.39±0.18) ng/ml, P<0.05]。而MMP-1分泌则呈现为逐渐减少趋势,敷料装置组TGF-β和MMP-1分泌在全实验过程中变化不大。结论圆拱形负压吸引装置界面通过造成成纤维细胞空间形变,更有效激活成纤维细胞,促进TGF-β和胶原蛋白分泌,增厚皮肤组织。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小鼠 皮肤 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负压吸引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蛋白小亚基-1(CAPNS1)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0例胃癌组织及相邻癌旁正常胃组织中CAPNS1、Ki-67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CAPNS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58/80)、67.5%(54/8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12.5%(10/80)、15.0%(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8,P<0.05);CAPNS1表达与Ki-67表达两者呈正相关(r=0.638,P<0.05);CAPNS1、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χ2=0.633,P>0.05; χ2=0.102,P>0.05)、性别(χ2=1.013,P>0.05; χ2=1.212,P>0.05)、肿瘤大小(χ2=0.656,P>0.05; χ2=1.058,P>0.05)、浸润深度(χ2=0.285,P>0.05; χ2=0.618,P>0.05)无相关,CAPNS1、Ki-6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χ2=10.865,P<0.05; χ2=6.412,P<0.05)、淋巴结转移(χ2=6.921,P<0.05; χ2=6.532,P<0.05)、临床分期(χ2=6.325,P<0.05; χ2=8.652,P<0.05)明显相关。结论CAPNS1、Ki-6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参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 标签: 胃癌 细胞核增殖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脑炎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的3C蛋白抗体并检测抗体特异性反应位点。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0-3C,将蛋白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免疫纯种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抗体与3C蛋白结合的特异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与EMCV病毒中表达的3C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原核表达具有不同抗原性的EMCV 3C的3个不同片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单克隆抗体与EMCV 3C蛋白不同片段的反应特异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与原核表达的3C蛋白反应良好,通过Western blot可以检测到病毒中表达的3C蛋白,通过免疫荧光也可以检测到EMCV病毒中的3C蛋白。通过与3C片段的反应发现,单克隆抗体与C端反应,即抗体针对的是C端处的抗原决定簇。结论成功制备EMCV 3C蛋白的抗体,能与原核表达的3C蛋白和病毒3C蛋白反应,且针对的是C端的抗原决定簇。

  • 标签: 脑炎心肌炎病毒 3C蛋白酶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胃蛋白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厌食症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胃蛋白,观察组加入小儿推拿。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对,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小儿推拿 胃蛋白酶 中医证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