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错误发生后,人们往往会放慢错误后反应速度,以避免错误再次发生,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自上而下认知控制对错误后反应影响。为了探讨刺激属性是否也在错误反应中起作用,本研究从刺激同一角度出发,探讨错误反应刺激与错误后刺激同一以及反应-刺激间隔时间(RSI)对错误后反应影响。结果发现,当错误刺激与错误反应刺激一致时,可减小错误后反应时延长程度,同时,RSI越大,PES越小。本研究得出结论,刺激同一和RSI作为自下而上刺激驱动在PES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标签: 错误后反应时延长(PES) 刺激同一性 认知控制
  • 简介:一、基本情况高三一模考试刚结束,某重点高中一位男生李辰(化名)一脸沮丧地走进了我心理咨询室."老师,我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同学们都在努力复习,我却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上课时老走神,老师讲内容根本听不进去;在家也看不进书,不想写作业,经常坐在书桌前发呆.我该怎么办呢?我都烦死啦."说话间,李辰眉头紧锁,"瘫"放在大腿上双手在不停地搓捏着,显得很焦虑.

  • 标签: 马虎 消极心理暗示 动机水平
  • 简介: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未来并不主动。这类人,不是在动荡日子里颠簸得太久,就是在四平八稳时光里缠绵得太深。不是绝望了,就是变懒了,表现在想法上,不是怯懦就是不思进取。动荡迷乱了精神,信念就会在迷惘里溃散;而在温柔乡里待得太久,斗志难免会忘了回家路。

  • 标签: 宗教 佛教 佛经 信仰
  • 简介:一位从国外归来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不满3岁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门,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朋友主动过去想帮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应该是怎样打开!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欣喜地拍手,其兴高采烈程度绝非大人帮他打开门所能比拟

  • 标签: 孩子 朋友 老师 美国 比拟
  • 简介:Smith和Hunt于1998年首次采用DRM范式提出了错误记忆通道效应,即视觉学习通道较之听觉学习通道会降低错误再认或错误回忆,这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错误记忆通道效应研究,而且提出了许多关于错误记忆通道效应产生机制不同观点。本实验采用DRM范式,运用ERP技术,考察了视觉与听觉通道在提取阶段错误记忆新旧效应,以从更深层面认识错误记忆内在加工机制。结果发现,视觉与听觉通道在300—500ms和500—700ms两个时间窗都发现了ERP新旧效应.但在脑区位置以及错误记忆新旧效应方面存在差异,这表明视觉通道与听觉通道在提取阶段新旧效应存在不同脑神经活动,不同学习通道在提取阶段监测加工差异在导致错误记忆通道效应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视觉与听觉通道 错误记忆 DRM范式 ERP新旧效应
  • 简介:乔姆斯基一贯强调必须能证实、必须准确,而不能一味进行疯狂拉康式推论。乔姆斯基这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乔姆斯基另一个观点是,在当今时代,可公开对当权者进行犬儒式嘲讽,所以无须进行意识形态批判,而只要向大家摆明事实即可。对此类论调必须强烈反对。

  • 标签: 乔姆斯基 经验主义错误 意识形态批判 事实
  • 简介:现场中信息缺失会影响人类对事件记忆,这对证人证言研究是非常重要,但以往对之却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信息缺失范式,采用视频录像材料,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间隔时间和记忆负荷对错误记忆影响。结果表明:(1)间隔时间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但信心水平却随着间隔时间延长而变化;(2)记忆负荷高低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却影响了错误记忆,在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降低记忆负荷可以减少错误记忆发生;(3)信息性质会影响人们记忆,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均高于关键信息缺失条件。

  • 标签: 错误记忆 信息缺失范式 间隔时间 记忆负荷
  • 简介:“大跃进”在进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左”错误,如生产力发展急于求成、生产关系急于过渡以及“五风”等。当毛泽东逐步察觉到这些错误损害了党和人民利益严重后果后,他率领全党努力纠正已经察觉到“左”倾错误。毛泽东纠“左”努力,使“左”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使经济混乱情况有所改变。而他在纠“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正确思想和观点,为后来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提供了比较丰富思想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做历史贡献,也可以看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艰巨和复杂

  • 标签: 毛泽东 “大跃进” 纠“左”
  • 简介:张一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一领域研究提出了新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在1968年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就已经终结.其主要原因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诉求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大原则已经被放弃;在此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派生出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这一观点虽然有启发性。但有一定片面。根据理论逻辑和社会现实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整个发展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即“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区分基础不是抽象意义上本真马克思和资本主义批判这两个前提。也不是总体性或同一思维方式。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现代辩证法理论坐标。

  • 标签: 张一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瑟伯恩 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辩证法
  • 简介:随着当代科学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什么是信念和什么是理性之人观念,因为我们相信事情多于我完全知情事情,而且,我们认知不得不依赖于知识权威,特别是专家观念,甚至依赖于权威链条。因此,存在着共同体知道知识,而不是任何一个个体认知者知道知识。

  • 标签: 信念 证据 专家-外行
  • 简介:对于悲剧本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所谓"过失说",近代黑格尔"伦理冲突论"、叔本华"意志原罪"、尼采"酒神精神"说,都曾经盛极一时,还有的人对悲剧必然从命运观和外在偶然来解释,但这些都经不起具体悲剧作品检验。本文在对所有上述观点质疑之后,从几部典型悲剧作品出发,尝试将悲剧主角行为分为被动悲剧行为和主动悲剧行为,从中归纳出悲剧普遍规律,并指出,被动悲剧行为在更高层次上被归结为主动悲剧行为,悲剧必然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外在于人神秘力量,更不在于人自身过失或弱点,而恰恰是人身上有价值东西由于人自由意志而导致自我毁灭,这种必然是一种最高级必然即自由本身必然。悲剧人物处在特定"悲剧困境"中,由于执着于自己意志而导致不幸结局。本文最后澄清了对悲剧必然常见几种误解,并探讨了各种悲剧学说对苦难意义理解。

  • 标签: 悲剧理论 必然性 被动性和主动性 自由意志 悲剧行为
  • 简介:精神消费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其实,精神消费价值早就广泛存在于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中了。如何正确处理好正负两个向度精神资源转化,如何建构精神转化为消费资源渠道,如何衡量和实现精神消费价值是精神消费问题所面临三大挑战。精神消费生成与实现,主要取决于人类科技存在水平与状态。科学不仅帮助人类逐步认识到了人类精神世界构成,而且逐步实现了抽象精神视像符号化存在,把越来越多各类精神文化转化为了现实生活中消费资源,更好地延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

  • 标签: 精神消费 现实性 技术 转化
  • 简介:利用亲社会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研究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认知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内隐攻击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内隐攻击认知水平。

  • 标签: 亲社会性视频游戏 内隐攻击性认知 抑制效应 实验研究
  • 简介:信息哲学新近发展为人格同一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信息研究路径。在"柏拉图与战车问题"中,通过柏拉图著名战车隐喻引入了一个特定问题,自我本质在其中被视为一种多行动者信息系统:是什么将自我保持为一个整全和一致统一体?在"自我学及其两个分支"和"作为共时个性化自我学"中,通过对自我理论两个分支(一个关注作为实体之自我个性化,另一个关注此种实体认同)描述,预设了一种信息进路,以辩护那种认为自我个性化逻辑地先于其认同观点,同时又表明此种个性化能在信息术语中得以展现。进而在"一种调和假设:三膜模型"中,提供了一种自我信息个性化理论,它建基于一体三分模型上,且有助于解决战车问题。这一理论,在"作为自我之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中被用于展示信息通讯技术是如何可能被诠释为自我之技术。在"实现逻辑"中,通过对"实现"(亚里士多德发现)概念引入,支持了一种极为斯宾诺莎式观点,即据其而言,以信息结构实在论视角,自我被视为信息结构发展最终阶段。最后"结论:从自我学到自我生态学"。

  • 标签: 自创生 信息哲学 人格同一性 自我
  • 简介:改造自然界不能缺失道德考量,但道德考量又不能仅仅以满足人生存需要为基本准则,必须另辟蹊径。改造自然界是人存在方式,其本质是不断超越现有而指向未来,直面人理想价值追求,因而其道德属性不在于满足人生存需要实然,而在于其本身内在蕴含超越现实的人之为人应然。承认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道德本质是人存在本质和价值理想追求呈现及证明,才能真正担保改造自然界道德合理性与生态正当,既避免人们对自然环境不负责任,又防止人们对自然界滥用。

  • 标签: 改造自然界 实践 道德
  • 简介:一、哲学教育在当代中国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哲学曾以真理标准大讨论,启动和加速了改革开放进程。哲学再一次历史性地成为社会变革先导。随后,“人道主义研究”、“异化”和“主体性”问题讨论、“萨特热”、“尼采热”,等等,都对人们思想转变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深人,哲学似乎有点跟不上这趟列车行进速度了,哲学影响力似乎与社会发展进程出现了成反比现象。社会越是发展,人们似乎越是远离哲学。

  • 标签: 哲学教学 批判性思维 改革开放初期 培养 社会变革 “主体性”
  • 简介:宗教文本翻译者,谨小慎微、力求精确地在向另一种语言传达被信徒视为神圣之言,以免改变其意义或意图。然而,对于诠释和翻译之本质多学科研究却表明,这往往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任务。通常,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读到内容理解,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读者特定情况有所变化。每一个读者或翻译者都在与文本之间产生特别的对话,这对话是自发,或者是根据读者所处特定环境而具有独特性。因此,翻译者超越了传统语文学界限,进入了诠释学范畴,从诠释客位视角转为主位视角。文本对话属性已为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等人指出。贝克尔"动态语言"理论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对于翻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当代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研究成果上,我们将探讨读者与文本之间动态相互作用。本文将探讨宗教文本对话、启发性和转变性特征及这些特性对于此类文本翻译有哪些启发。

  • 标签: 诠释学 文本 读者 对话 语境
  • 简介:在不同学科和学术活动中包含着多重合理性,由此得出存在着多元现代论点。接着,考察关于现代替代概念;然后,通过对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尤其是19世纪挪威现代化进程深入分析,展示了有着深厚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化复杂而独特历程。结论是,对不同现代化进程探讨必须奠基于具体合理性概念。

  • 标签: 合理性 多元现代性 挪威 民众运动 精英
  • 简介:采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IRK)和加工分离范式(PDP)探讨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意识。根据关系部分描述与目标句是否存在逻辑冲突,创设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两种实验条件。实验1和2分别使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进行研究。两个实验结果都发现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指标上都差异显著,表明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既影响有意识加工也影响无意识加工,该结果支持和完善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 标签: 说明文 因果推理 文本表征 意识性
  • 简介:现实监控是来源记忆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表明,现实监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学习项目的比例、学习和测验阶段之间干扰任务、被试想象能力等均对现实监控存在一定影响;②儿童现实监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老人现实监控能力相对较低;③不同病人在现实监控中有不同困难;④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提取激活大脑区域不同,前额区在区分两类项目时作用明显.今后应在整合研究结论、建立相应认知模型、构建前额区和顶区联合作用神经网络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强研究.

  • 标签: 现实性监控 来源记忆 项目记忆 想象 前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