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马克思通过对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交换和流通手段、贮藏、支付和世界货币职能论析而描绘了货币发展历史,进而揭示了货币概念逻辑.他透析了货币通过其职能所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现象,以及这种表现形式之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意味,从而戳破了货币现象魔术,揭开了货币之谜.马克思指出,货币表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关系,并且只要这种社会关系持续存在,货币就必然产生和存在,并通过其职能展开而必然表现这种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货币本质.

  • 标签: 货币 表现形式 货币职能
  • 简介: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伟大历史作用不可轻视,但工业革命起点是“机器”工具机而非动力“蒸汽机”。在马克思看来,仅仅作为生产力机器自身还不能算是经济范畴,yl有纳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对立统一关系“机器”概念,才是经济范畴。马克思强调“工具”与“机器”本质区别,其实质就是强调“机器”经济范畴意义,而不是机器单独生产力意义。对于科学技术伟大历史作用,必须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革视角理解。

  • 标签: 马克思 机器 经济范畴 工业革命
  • 简介:随着所谓“后人”时代到来,“超真实”作为“主词”不断彰显.“超真实”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从物质技术生成角度看,它是源于数字媒介模型无“原本”拟像“复制”再生产;从“符号”与“真实”关系角度看,它是符号与“原型”真实断裂与僭越,表现为一种能指符真实取代真实本身符号真实范式转换;从哲学角度看,它是“去真实”化拟像真理(真实).

  • 标签: 超真实 符号 真实 超级写实主义 拟像
  • 简介:基于以荀解荀方法论自觉,本文取一种元伦理学进路,在荀子本人“共名与别名”逻辑架构之下,内在于荀子哲学固有脉络考察和分析了荀子㈠性”概念多重意涵,揭示了荀子人性理论多层次性,进而在道德主体理论层面探讨了荀子人性观念语境、意义及其哲学重构可能性。本文以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为线索:第一,荀子性恶观念在何种意义上是成立?第二,既言性恶,则善从何而来?易言之,善在荀子那里是否也具有某种意义上先天根据?第三,如果对第二问题回答是肯定,这是否就意味着苟子人性理论存在着结构性悖论和矛盾?通过对这样三个基本问题讨论,本文认为,荀子“性”概念乃是一种结构论的人性观念,而非本质论的人性观念。

  • 标签: 荀子 元伦理学 结构论人性观 本质论人性观
  • 简介:从语义演化、内在逻辑及现实历史演进三个层面看,中国传统政治精髓在于“正人”“治民”。秦汉之后大一统之政乃是中国特有“政治”发展演变必然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概念本身就蕴涵着这一发展趋向。儒家政道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主导原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顺应传统“正人”之“政”发展趋势,并以更大综合性,为之提供更充分理论论证,且使之在实践上得以更有效地贯彻和深化。

  • 标签: “政治” “正人”之政 以“攵”而“正” “大一统”之政 儒家政道
  • 简介:"小康"一词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但始终蕴含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政治理想。鸦片战争后,现代意义上"小康"概念也在救亡图存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各个阶级和阶层构建和实践下,"小康"概念不断丰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为了完成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基础上,给予"小康"更多时代内涵,使得"小康"逐渐成为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目标。党十九大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现阶段中国奋斗目标,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阶段,"小康社会"逐渐演变为现代中国重要概念符号。考辨"小康"概念源流,不仅可以了解"小康"内涵变迁过程,还可以透视各个社会力量对"小康"价值要求和实现政治社会秩序主张。

  • 标签: 小康 社会 概念 源流
  • 简介:如果说马克思早期异化概念还保留着它脱胎而来旧哲学痕迹,那么在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马克思就不再把异化看作抽象人性自我异化,而是看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产物,并且以生产关系变革作为扬弃异化现实路径。异化一直是马克思所批判对象,但其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路径走向成熟。正确理解马克思异化概念历史唯物主义内涵,才能正确解读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而正确理解马克思。

  • 标签: 马克思 异化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思想有诸多相近表述和提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它们从不同角度或层面表达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思想和观念。深入认识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对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毛泽东思想
  • 简介:本研究在四个实验通过应用句子启动范式来考察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与匹配易化。实验1,被试先阅读一个含有垂直空间信息句子,然后立即对随后出现一个词进行道德词或者不道德词分类判断。实验2和实验3分别要求被试关注句子中空间信息终止位置或起始位置。实验4设置了延迟反应,要求被试在句子消失4秒后再进行词汇分类判断。结果显示,前三个实验都出现了明显道德概念空间隐喻非绑定性匹配抑制,即"下-道德"或者"上-不道德",而在实验4出现了隐喻非绑定性匹配易化,即"下-不道德"。这一结果证实空间信息句子加工确实能够激活道德隐喻。但是由于句子加工时间较长,如果空间信息与道德概念占用相同资源,就会导致道德空间隐喻匹配抑制。如果有足够时间加工句子空间信息,就能够启动随后道德概念加工,出现匹配易化。可见,资源竞争与激活是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出现匹配抑制和匹配易化关键。

  • 标签: 道德隐喻 句子启动范式 匹配抑制 匹配易化
  • 简介:20余年来,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引起学界和政界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问题”“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等主要概念不断得到诠释,研究者在强调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重要性同时,亦意识到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存在局限性。当前对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方法单一、跟风式、标签化问题,个别关键领域尚存研究空白,亟须拓宽和深化。

  • 标签: 问题意识 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名实论》,公孙龙以"物"和"实"为阐述其思想初始概念,强调对"具体可感之物实"认知和推断必须满足"位其所位"要求。这一"名实论"和庄子、荀子及墨家学派皆有不同,具有非常独特哲学意蕴。

  • 标签: 《名实论》
  • 简介: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他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概念论是一种存在问题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似真之看”是不可能,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一种概念能力)和M2(知觉内容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主张是不一致,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 标签: 知觉内容 概念性 直观 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
  • 简介:“改革开放”概念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内涵演进是一部生动改革开放史。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重要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这一概念形成与演进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话语层面,还体现在内涵层面,表现为促进话语建构与认同、增进思想深化与内化、推进实践转化与创新等基本价值。同时,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动因,“改革开放”内涵演进体现着理论与实践互动,话语转换与价值认同统一,价值性与真理性协调,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衔接,并通过建构“价值共同体”形成改革开放共识,推进着“命运共同体”基础上共识性改革开放。回顾“改革开放”概念形成历程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启示:我们要以“长时段”理论审视改革开放,以“大历史”观念总结基本经验,以“全球化”视角回应发展诉求,进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标签: 改革开放 概念史 话语 40年
  • 简介:在马克思哲学语境,“对象化(Vergegenstandlichung)”概念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费尔巴哈而非黑格尔第一个大量使用“对象化”概念,而且费尔巴哈是为了阐释黑格尔哲学而提出“对象化”概念,他关于人“对象化”分析实现了对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一种再诠释,这一点直接影响了刚刚踏上哲学之路马克思。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伊壁鸠鲁研究片段》以及后来博士论文中,创造性地使用“对象化”概念,赋予其自我意识哲学内涵。“自我意识对象化”不仅意味着意识以对象方式呈现其自身,并且意味着意识以对象方式把握其自身,这是意识真正自我实现。这种分析也反映出青年马克思对个体自由现实诉求。这样,“自我意识对象化”也就构成了马克思柏林期间哲学思考核心范式。

  • 标签: 马克思 对象化 费尔巴哈 自我意识 博士论文
  • 简介:片石山房可谓是石涛留在这个世界上孤本,不同于清初其他画家,石涛不仅留下一幅幅山水画作抒写艺术观念,而且还留下一处叠山造景表达着他不同于他人艺术理念。石涛作为一位在传承古人山水画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寻求笔墨、程式突破山水画大家,将"师法造化""得心源"看成是艺术修行过程。当画家将平面的山石风景化为空间中园林景致,那么,画家本身也就完成了艺术观自我实践。

  • 标签: 石涛 艺术观 造园艺术 应用
  • 简介:在以儒、道、墨为代表中国传统哲学占统治地位核心思想无疑是内涵无比丰富'天人合一'观念。但这个足以代表中国哲学核心思想'天人合一'观念在当代并没有彰显出其丰富内涵和价值。中国哲学必须意识到,所谓'天人合一',本质上是人'身心合一';'身心合一'是'天人合一'基础;'身心合一'就是'天人合一'。身心分离具体表现是'身先于心',即心被身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当身先于心自然地成熟,达到了'生理青春期',具有了自我创造、自我复制能力时,而心却由于'知障'遮蔽仍处于无知、无明状态;所谓'身心合一',即心要急起穷追,使自己也像身那样成熟起来,拥有精神生命自我创造、自我复制能力而与身并驾齐驱,达成身心二元分裂和解,否则,人必'役于身''役于物'。中国哲学这种自我意识是它完成自我超越和新生必由之路。笔者想在简单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上,以现代人生哲学所提出一个创造性概念——'精神青春期'为撬板,予'身心合一'观念和'天人合一'观念以全新阐释。如是,则'天人合*朱鲁子(1961~),男,山东胶州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现代人生哲学、美学、宗教学。本文系2016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影环境意识流变研究'(16BC037)之阶段性成果。一'观念无与伦比意义和价值将得到充分彰显。可以期待,这一观念必将成为一个普遍的人类哲学范式。

  • 标签: “天人合一” “身心合一” “精神青春期” “身先于心” 撬板
  • 简介:现代主体性在一路高歌之后陷入了危机。主体性危机表明了主体性结构自我与他人、经验与先验、理性与非理性等各种因素缠绕遮蔽与对立冲突,因而主体自身发生着解构。现代主体是建立在排除和压制他者基础上,后现代哲学对主体解构是对他者肯定。他者并不是简单的人称称谓,而是寻求差异一种复杂的话语语境。列维纳斯、德里达、福柯等人通过不同形象他者发掘瓦解了中心化现代理性主体。尽管后现代哲学一再声称要探寻更复杂主体性形式,但他们理论诉求并未真正实现,而是陷入了新理论困境。从根本上来说,后现代哲学提供是一种消极和充满悖论主体。在当代,最重要不是对主体解构,而是对它进行重建。重新思考马克思实践概念,对于超越解构并且重建更具反思性主体性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主体 解构 他者 困境 马克思
  • 简介:无印良品产品因其简约无华设计而广受消费者欢迎。无印良品在原材料选用、工序工艺、产品包装等方面体现了绿色设计理念。少量化设计是构成绿色设计理念重要要素之一。少量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达到绿色设计目的。

  • 标签: 无印良品 绿色设计 设计理念 产品设计 少量化设计
  • 简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以探索出有效、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可行性路径,我们称之为"三三三"制,即教学设计理念,突出"三个点":充分展示课堂"亮点"、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深度关怀学生"疑点";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三个结合":专题讲授与知识系统梳理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余指导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弘扬"三气":教师讲课有底气、教学内容接地气、课堂教学讲正气。通过"三三三"制几轮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原理课程"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卓有成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教学设计 教学实效
  • 简介:当今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绿色设计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在设计过程要求适度、寻求平衡、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美学思想,以及适度平衡、科技美感现代美学思想。

  • 标签: 绿色设计 现代美学 人与自然 和谐 适度 科技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