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外源添加对三种蔬菜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添加浓度的提高,蔬菜可食用部位含量随着增加。蔬菜可食用部位含量与环境介质中外源添加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三种蔬菜中,芹菜对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为小白菜,而辣椒果实对的吸收能力最弱,仅为小白菜的15%。以蔬菜(小白菜、芹菜、辣椒)中铜元素的最大允许量为限值,根据相关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了溶液中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0.94mg/L,1.15mg/L,1.85mg/L,而土壤中的临界浓度分别为86.0mg/kg、88.4mg/kg、96.1mg/kg。

  • 标签: 蔬菜 吸收 积累 瞄界指标
  • 简介:<正>在苹果表面贴字,就是在果面上适时地贴上剪好的字样,如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缘、爱、情等。通过光照,待果实充分着色成熟后采收,就能在红果面上显示出贴上的字形。1、选纸。选用经风吹、日晒和雨淋后不易变形和破碎的纸。一般可用牛皮纸,或外面白色里面深色的纸,字体用打印机打出来的宋体、仿宋体或行书等,字迹要清楚美观。

  • 标签: 促销技术 贴字 变形和破碎 苹果 果实膨大 打印机
  • 简介:本文扼要评述了目前国内饲料行业使用的铁,硫酸盐、复合氨基酸络合物等饲料添加剂的优、缺点。结合国外情况较详细地介绍铁的有机酸盐,的碳酸盐等铁,添加剂的理化性能,生产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国内的应用情况,综合诸方面因素,铁的有机酸盐、的碳酸盐是商品饲料最理想的添加剂。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硫酸盐
  • 简介:莲藕极易发生褐变和腐败变质,从而失去食用价值,涂膜可以有效地延长莲藕的保质期。研究了酸、化学杀菌剂等表面处理对莲藕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6~0.07mol/L柠檬酸处理和0.04~0.07mol/L的磷酸处理均对莲藕保鲜效果明显;质量分数为2%的H2O2处理10min,不能有效抑制莲藕褐变,但可以控制其腐败变质;ClO2不宜用于莲藕的表面处理;涂膜前用质量分数2%的H2O2处理,有利于提高莲藕短期贮藏的感官品质,但会使长期贮藏莲藕变质速度加快。

  • 标签: 莲藕 表面处理 保鲜 化学杀菌剂
  • 简介: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使用性能.本文论述了微观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表面形貌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常见的光学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并重点分析了光学干涉法、触针法的基本特点.

  • 标签: 微观表面形貌 非接触测量 接触式测量 干涉法
  • 简介:发病情况安徽省桐城市吕亭镇兴店村束某养猪场存栏育肥猪80头,另外还有8头母猪和309头仔猪。2007年5月15日中午束某发现所有育肥猪食欲减退,次日发现育肥猪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畜主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连续治疗两天,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死亡4头,于是5月18日到安徽省桐城市畜牧局就诊。

  • 标签: 育肥猪 硫酸铜中毒 防治 发病情况 食欲减退 抗病毒药
  • 简介:藻经复合酶解、化学处理、脱色、过滤等工艺流程,提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蛋白酶种类、蛋白酶用量、复合酶比、料液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立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提取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藻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蛋白酶加酶量2%,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比例30∶1,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酶解时间2h;最佳脱色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过氧化氢浓度6%,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h。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32.14%,呈浅绿色;水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2.26%,呈淡黄色。按照上述条件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14.99±0.23)mL/g,持水力为1255.50%±0.15%,吸附不饱和脂肪量为170.84%±0.18%,吸附饱和脂肪量为238.87%±0.37%。研究表明,藻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水合能力、吸附油脂等功能特性,可以作为原料开发多元化产品。

  • 标签: 铜藻 膳食纤维 酶解 提取 理化特性
  • 简介:对山东省常用奶牛饲料进行取样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锌、铁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同种饲料问、锌、铁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国标也有一定差异;(2)分析当前山东省生产中奶牛常用的日粮模型中、铁、锌含量可知,和锌均表现出匮乏状态,但铁是否缺乏有待进一步验证;(3)须结合当地饲料中、锌、铁实际含量制定当地奶牛饲料配方。

  • 标签: 奶牛 调查
  • 简介:参照国家标准GB/T23749—2009,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叶绿素钠的含量。通过对叶绿素钠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表达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测定叶绿素钠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

  • 标签: 不确定度 叶绿素铜钠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通过测量3种常用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及全氟辛磺酸四乙基胺(FT-248)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以及液滴在石蜡和玉米叶片上的动态接触角(DCA),讨论了DST对药液在靶标上的润湿性和铺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液落在靶标上的瞬时DST越小,则与靶标间的DCA越小,越容易在靶标上润湿;DST降低得越快,铺展的速度也越快。应用平衡表面张力(EST)来评价雾滴在靶标上的动态润湿行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用DST能更确切地分析药液在靶标上的铺展过程。

  • 标签: 农药助剂 平衡表面张力(EST) 动态表面张力(DST) 动态接触角(DCA)
  • 简介:中密度纤维板(MDF)乍看起来其密度是一致的,但实际是其有不同的密度层。中密度纤维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表面非常光滑,加工性能优异,是均质的板材。这些优异的特性部分是由于中密度纤维板是由纤维组成的,但中密度纤维板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背后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将这些纤维压缩成板材的工艺。

  • 标签: 中密度纤维板 表面密度 强度 力学性能 性能优异 纤维组成
  • 简介: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环境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从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生产菌种、化学结构类型和特点、主要生产方法及其在病虫害防治、农药生产加工、土壤改良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微生物表面活性物质 结构类型 生产方法 应用进展
  • 简介: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aculovirusSurfaceDisplay,BS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膜展示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杆状病毒表面囊膜蛋白基因与所要展示的目的蛋白基因进行融合,形成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的囊膜蛋白在表达同时,目的蛋白也随即进行表达,并与囊膜蛋白共同运输至病毒囊膜处,特异的与锚定部位结合,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该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较高的展示效率,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转导与基因治疗、较复杂的真核蛋白展示、新型疫苗研发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领域。本文对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 标签: 杆状病毒 表面展示 囊膜蛋白 融合表达
  • 简介:在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CuSO4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生长状况、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最大,完全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仅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而且使这两种孢子的萌发率均低于19%;0.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大;0.02g/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抑制这两种病菌的临界浓度。

  • 标签: 硫酸铜 柑橘和山麦冬 炭疽病菌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