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依峰流水南国春早——赏吴松恩作品《南国春早》;灵犀一现开新意香飘九里迎客来--赏曾安昌作品《香飘九里迎客来》

  • 标签: 盆景作品 岭南
  • 简介:<正>岭南派桩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岭南画派的影响,创造了以“蓄枝截干”为主的独特折枝法构图。树种选取萌芽力强的榆、雀梅、九里香、福建茶等。所谓“蓄枝截干”乃是盆景树木的枝(干)长到一定的粗度后进行强度的剪截,然后在枝(干)上选留角度位置合适的新枝,待这些新枝(干)蓄养到适当的粗度后再行剪截,这样年复一年地再蓄枝再截枝,

  • 标签: 盆景流派 自然型 艺术型 规则型 造型风格 九里香
  • 简介:根据秦岭南北54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数据,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模型、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和Spline插值等方法分析近52a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多年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由北向南逐步上升,排序为巴巫谷地〉汉水流域〉秦岭南坡〉秦岭以北,各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不一,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上升的站点占本区站点总数的比例顺序为汉水流域〉秦岭南坡〉巴巫谷地〉秦岭以北,秦岭以南地区增加更为明显,生态区23个站点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际波动并不大,介于1.34~1.89之间;2)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湿润指数、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水平(P〈0.01)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排序为降水量〉湿润指数〉相对湿度,降水的增多会促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累积,水分是主要制约因素;3)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由南向北递减,排序为巴巫谷地〉汉水流域〉秦岭南坡〉秦岭北坡,绝大部分地区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近52a来,水分利用效率普遍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显著,整体上维持相对稳定水平。

  • 标签: 气候变化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水分利用效率 秦岭南北
  • 简介:以新丰县岭南红叶之乡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以往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后建设的范围、对象、目标、布局及建设内容。同时,根据地类、林种、生态区位、经营目的、景观效果的差异,归纳出包括造林型、改造型、补植型等3大类18种建设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景观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 标签: 岭南红叶之乡 建设模式 新丰县 广东省
  • 简介: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概念,通过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人们对桉树以及桉树文化的认知程度,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文化认知程度差异的原因。找出了中国桉树文化认知的区域差异性,并从侧面反映了桉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性,揭示了桉树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有促进作用,及种植桉树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并充分挖掘了桉树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岭南地区桉树产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均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桉树文化,发展并推广桉树文化,可以促进岭南地区和岭南文化的发展。

  • 标签: 桉树文化 岭南文化 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