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中国奶业D20企业联盟聚会呼伦贝尔,向全社会郑重承诺:一、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养殖振兴。扩大高产奶牛核心群,增加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供应,支持适度规模奶牛养殖发展,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打造黄金奶源带,稳定和提高奶源自给率,让中国奶牛养殖效率高、效益好。

  • 标签: 中国奶业 呼伦贝尔 企业联盟 奶源基地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 高产奶牛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科尔沁沙地飞播修复,从植物种的选择、播种时间和播种量、播后管护等环节研究科尔沁沙地飞播及播后效果等环节进行了试验示范.经过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飞播后科左后旗和科左中旗沙地的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群落地上生物量都较飞播前显著提高,并将飞播前和飞播后的遥感影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飞播后代表植被的斑块影像较飞播前的明显增多,说明修复区植被盖度增高,生态效益明显.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飞播 效果监测
  • 简介: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在西藏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中草原类型数据形成的技术方法。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野外样点数据采集、综合多源数据建立草原分类系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生成图形与属性数据等技术集成体系。野外采集样点2432个,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测定草原类型及其生境与植物生物学特征。基本信息源为TM数据,参考信息源为SPOT数据;基于上世纪80年代西藏草原类(亚类)分类系统框架,依据样点资料建立草原类型分类系统;在eCognition软件支持下,通过影像多尺度分割、最邻近和隶属度函数法信息提取与人机交互式修正,快速精准完成了西藏草原类型数据的集成。

  • 标签: 草原类型 3S技术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集成技术
  • 简介:草原与草业》始于1979年,原名《内蒙古畜牧兽医一草原专刊》,由许令妊教授担任第一任主编。1983年更名为《内蒙古草原》,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学院草原系共同主办,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共同主办,在全国正式出版,季刊发行。2013年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草原与草业》,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管,自2013年第2期起,正式启用现刊名。

  • 标签: 《内蒙古草业》 内蒙古草原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内蒙古自治区 勘察设计院 畜牧兽医
  • 简介:资源信息的整合、挖掘,建立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平台是草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迫切任务。西藏草原资源信息平台以目前国际上高度认可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对象化设计方法及专业开发工具为研发框架和手段。以西藏第二次草原普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研发出一套通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较强,并能够满足西藏地区草原资源信息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平台。西藏草原资源的GIS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创建了我国高海拔、大尺度草原信息快速获取与精准制图成套技术方法,提升了草原资源数据管理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满足草原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 标签: 西藏 草原资源 信息平台 GIS 高海拔 大尺度
  • 简介:高原鼠兔挖掘活动会对高寒草地土壤特性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高寒沙化草地鼠洞周边土壤在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特性的变化,本研究对若尔盖高寒沙化草地土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寒沙化草地鼠洞洞口不同土堆高度下,土壤pH,有机碳,速效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而洞口周边土壤侵蚀深度对土壤特性有一定程度影响。当土壤侵蚀深度>15cm时,土壤pH值增加,而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和全磷含量有所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挖掘活动会对高寒草地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沙化草地 高原鼠兔 土壤特性 侵蚀强度
  • 简介:根据海南省第五次(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分析了海南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最新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及建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海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28015.77hm2、沙化土地面积55038.83hm2,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6975.33hm2,平均每年减少1395.07hm2;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845.57hm2,平均每年减少969.11hm2。

  • 标签: 海南省 荒漠化和沙化 现状 动态变化
  • 简介:近年来,翁牛特旗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草原“三化”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并向良性循环发展,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阐述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 标签: 翁牛特旗 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 简介:为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草原生态的重视程度提出了高度要求,出台了相应的制度政策。生态畜牧业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草原建设对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先导作用。文中分析青海省在草原建设方面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建议。

  • 标签: 草原建设 生态畜牧业 经济发展 青海省
  • 简介:于2015-2017年,在乌拉盖管理区境内选择34个样地,采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提出的草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进行草地植被调查,基本摸清了乌拉盖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这将对乌拉盖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绿色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乌拉盖草原 物种丰富度 物种组成 植物群落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