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菊芋(JerusalemArtichoke).又名洋姜、鬼子姜,地姜、地环、姜不辣.是具有许多功效、药食两用的食材。菊芋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长期食用可有效提高生活品质,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 标签: 调节血糖 菊芋 药食两用 生活品质 洋姜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推拿在体温调节中的应用以及改变体温引起机体机能反应的机理,它不仅可以改变局部温度,还可以通过改变局部温度进一步起到改变整体体温的作用,而整体温度的改变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推拿 体温调节
  • 简介:摘要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其不但具有激发免疫应答的能力,还可以下调免疫应答或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胎盘的蜕膜组织中存在DC,DC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和凋亡、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方式参与母胎耐受的维持和调控,从而在妊娠免疫耐受和分娩发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蜕膜 妊娠 免疫耐受
  • 简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1,Sirt1)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sir2)家族中的一员,是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l在细胞的生存、凋亡、肿瘤的发生发展、代谢性疾病以及抗衰老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microRNA(miRNA)是一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短小的、不编码蛋白质的单链RNA。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能从转录后水平调控Sirt1的表达。因此,调控Sirtl的miRNA可能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新靶点而倍受研究者们广泛关注。

  • 标签: SIRT1 MIRNA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健康教育对糖调节受损病人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社区体检查出的糖调节受损病人216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病人130例,糖耐量受损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三月随访一次,连续随访四次,观察病人病情转归情况,分析总结早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08例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升高演变为糖尿病病人12人,血糖恢复正常68人,仍存在糖调节受损28人;对照组108例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升高演变为糖尿病病人54人,血糖恢复正常20人,仍存在糖调节受损34人。结论早期健康教育能减少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进一步升高,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糖尿病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健康教育 糖调节受损
  • 简介:摘要做好中央空调节能运行管理,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医院运行成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央空调 节能运行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调节血脂的重要性,对不同病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血脂某些成分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血脂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节香烟提取物(CSE)诱导心肌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机制及白藜芦醇(Res)心肌保护作用。方法H9C2细胞分5组:C组(对照组)、二甲亚砜组(DMSO溶剂对照组)、CSE组(CSE刺激组)、CSE+Res组、Res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IRTI的mRNA表达、WestonBlot检测各组细胞SIRTI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微量平板法检测不同浓度CSE刺激H9C2细胞产生ROS的变化、特异性荧光探针CM-H2DCFDA检测活细胞内ROS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CSE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ROS表达显著增强。与CSE组相比,CSE+Res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ROS表达显著减少。随CSE刺激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产生增加。提前给予Res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产生减少。结论Res可通过刺激SIRT1的表达而抑制CSE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ROS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的心脏氧化应激损伤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炎局部免疫调节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经我院确诊并自愿接受免疫调节治疗的甲状腺炎40例患者进行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1-2个月;观察甲状腺功能和体积、甲状腺自身抗体以及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改变。结果免疫抑制剂甲状腺局部治疗使甲状腺炎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甲状腺功能改善和恢复,甲状腺自身抗体降低,并发症及副反应少见。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炎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具有经济、操作简便、创伤性小且并发症及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甲状腺炎 局部免疫调节治疗
  • 简介:摘要调节性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B细胞亚群,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中综述了Bregs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Breg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TGF-&beta 1
  • 简介: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是一种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NSL动物和人体内的氧敏感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基因表达参与组织细胞对低氧的适应性应答,其表达是机体适应低氧的关键环节和起始步骤。近年研究发现HIF-2a可能与脂代谢过程有密切联系。本文就HIF-2α对脂肪酸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2 α亚基 脂代谢障碍 脂肪酸类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桂木凝集素(ALL)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首先,在无菌条件下提取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mIL-4)协同诱导下培养,培养至第六天,添加TNF-a或者ALL继续培养两天。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变化;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2、IFN-γ的分泌水平。其次,小鼠皮内注射OVA和/或ALL;两周后断尾取血,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G的浓度。结果ALL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增殖;并促进BmDC分泌细胞因子IL-12、IFN-γ;但不能增强OVA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量。结论ALL在细胞免疫中具有很好的促进BmDC成熟及增殖的作用,但不能增强小鼠对OVA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 标签: 红桂木凝集素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z)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O.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每次FiO: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0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m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 标签: 早产 氧疗 脉搏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2例,随机分组进行不同方案治疗。观察组30例,临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运动、合理的饮食进行调节;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肝郁脾虚型疗效最为明显,并且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分型后更为细致的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更为客观的对脂肪肝进行治疗。

  • 标签: 脂肪肝 辩证分析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固有淋巴细胞(ILCs)既是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又是获得性免疫的前体细胞,可根据其表达的转录因子和产生效应分子的类型分为不同亚群,包括T—bet+ILC(ILCl)、GATA3+ILC(ILC2)和RORγt+ILC(ILC3)。肠道菌群参与了ILCs的分化,同时ILCs可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影响肠道菌群组成。本文就ILCs分化与肠道菌群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ILCs在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分化 芳香烃受体 肠道菌群 免疫 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P)患者的血压调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E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给予安博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2.9%,组间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135,P=0.003);两组均能降低血压变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5.71%,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安博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低于对照组。结论安博诺对老年EP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