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近视进展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纵向调查研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青岛市黄岛区1所小学(3~6年级)和1所中学(7年级、8年级)中的6个年级,其中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班级,共纳入320名近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先于2018年1月寒假期间完成对所有入选学生裸眼远视力、电脑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睫状肌麻痹验光及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并获取基线数据。再于2019年1月寒假期间再次重复上述检查获取随访数据并通过现场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受检者1年内包括近距离工作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等影响因素的相关信息。采用ANOVA、χ2检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296名(92.5%)学生的完整数据。所有学生随访1年后的近视等效球镜度(SE)增长(-0.56±0.62) D(t=7.71,P<0.001),其中6年级近视进展最快(P<0.001)。各年级男、女生近视进展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近视学生中双亲均近视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单亲近视,双亲均无近视的比例最低(χ2=27.92,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近视进展与双亲近视[OR=1.68,95%可信区间(CI):1.22~2.13,P=0.042]、近距离工作距离<30 cm(OR=1.23,95% CI:1.02~1.59,P<0.001)、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30 min(OR=1.34, 95% CI:1.02~1.61,P=0.021)有相关性;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近视进展仅与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30 min(OR=1.28, 95% CI:1.08~1.68,P=0.042)有相关性。结论:所有受检者随访1年的SE增长为(-0.56±0.62)D。各年级近视进展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规律,其中,6年级(13岁)可能是近视进展速度变慢的一个转折点。连续近距离工作时间≥30 min是影响近视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近视 近视进展 青少年 相关因素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抑郁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青少年自我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较多,其中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较大。本文将对父母心理控制在青少年抑郁中如何起作用的进行探讨,指出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抑郁的影响。希望能够引起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健康的环境。父母心理控制主要是孩子的父母通过某些行为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理世界进行干预的行为。主要特点是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操控使孩子出现焦虑、内疚感等情况。该行为对孩子自我安全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消极的作用,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功能。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父母心理控制;青少年;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这种疾病病程较长,根治率较低,且很容易复发,反复发作的过程中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等。由于病程时间较长再加上病情反复,很容易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的心智尚不成熟,慢性乙肝不仅会带给青少年患者病痛上的折磨,还会带给他们心理上巨大的压力。本文就针对青少年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进行相关阐述,希望可以给业内相关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慢性乙肝患者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少年共计245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225名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56%和28.44%,合并网络成瘾行为检出率为32.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OR=1.158,95%CI:1.088~1.233)、消极应对方式(OR=2.283,95%CI:1.242~4.196)、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OR=2.703,95%CI:1.205~6.061)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OR=39.741,95%CI:5.858~269.61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状、消极应对方式、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影响因素 抑郁症状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情绪障碍相关疾病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伤害,甚至可持续影响至成年,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大脑在静息状态下仍活跃的脑区所组成的脑网络。DMN是静息态脑功能研究领域的热点,但少有研究关注其在青少年情绪障碍相关疾病下的病理变化。近几年发表的多篇与青少年情绪障碍疾病相关的文章,从影像学角度为理解青少年情绪障碍特征及其潜在机制提供了线索。本文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与DMN脑区激活、皮质厚度、灰质体积或密度以及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变化密切相关,部分脑结构和功能改变可作为预测因素。本文通过归纳这些情绪障碍疾病脑影像学的改变,以期探究新的神经影像学标志性改变,为青少年情绪障碍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情绪障碍 默认模式网络
  • 简介:摘要焦虑、抑郁作为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两种情绪障碍,已成为威胁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焦虑和抑郁由于存在共同的临床表现、行为特征以及遗传和环境病因机制,二者常以共病形式存在,具有近期与远期不良健康效应。本文总结了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共病的流行现状和共病特征,综述焦虑抑郁共病病因学模型和影响因素,并揭示潜在病因机制,试图为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共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焦虑 抑郁 共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运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运动损伤青少年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损伤青少年患者接受急救护理,能快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少年 运动损伤 急救与护理 护理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