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与普通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效果。方法将本院50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普通透析组(使用普通透析器者,如金宝公司生产的POIY14L,17L)和高通量透析组(同一个病人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者,如费生尤斯生产的FX60,80,)。测定和比较透析前后两组透析患者的BUN,SCr,iPTH,β2-MG和血磷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患者在清除血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时,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清除β2-MG等中大分子,血磷方面,高通量透析组明显高于普通透析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清除较大分子的毒素,有利与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减轻皮肤瘙痒,降低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等并发症,高通量血液透析优于普通血液透析,方便经济,治疗效果好,适合广大透析患者。

  • 标签: 普通透析 高通量透析 &beta 2-MG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肾内科透析的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使用金宝8L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11.3ml·mmHg^-1·h^-1(1mmHg=0.133kPa),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使用金宝17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57ml·mmHg^-1·h^-1。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吸中段流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中的V50分别为(2.57±0.53)、(2.67±0.44)、(2.65±0.46)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8±0.44)、(2.25±0.48)、(2.28±0.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长期应用高通量透析能够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测定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un、sCr、P、iPTH值,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对血磷及甲状旁腺素的清除率较低通量血液透析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肌酐及尿素氮下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小分子物质血磷及中分子毒素甲状旁腺素的清除较低通量血液透析优越。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磷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机体营养状况。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研究2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时炎性因子hsCRP、IL-6的表达水平以及机体营养指标ALB、PA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sCRP、IL-6表达水平,ALB、PA浓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周时,研究1组患者的hsCRP、IL-6明显低于研究2组(P<0.05),ALB、PA浓度均有所升高,研究2组ALB、PA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缓解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微炎症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临床资料,病患收治时间在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46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水平、血磷、血钙、血浆白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的营养状态、微炎症状态水平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的血浆白蛋白指标与对照组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的钙磷代谢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情况,内容包括:BUN、SCr;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采用高通量以及低通量血液透析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疗效,并观察对炎症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1年3月~2023年5月阶段的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26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26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与参照组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各炎症反应指标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同低通量血液透析方法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运用,可将患者炎症反应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 标签: 高通量 低通量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肾功能
  • 简介:摘要高通量透析(HFHD)即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文献的分析,总结高通量透析对透析患者的影响。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在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时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我院8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并发症和毒素清除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中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则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的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以及β2-微球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提高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以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对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 简介:根据《全球出生缺陷报告》,全球每年出生遗传相关出生缺陷婴儿近800万,占出生总人数6%;其中300多万遗传性出生缺陷患儿在5岁前夭折,另外约300万将终身带病。94%以上患儿、95%以上死亡病例来自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现已发现7000多种遗传或部分遗传性出生缺陷;遗传性病因可分为染色体病(含基因组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其中,严重遗传病占严重出生缺陷的80%,常为致愚、致残、致死性,且难以治疗、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因此,严重遗传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前诊断 高通量 遗传性病因 出生缺陷 测序 中等收入国家
  • 作者: 徐桂娜 王红梅 崔彩霞 张瑕 曾凡胜 秦志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益阳市环洞庭湖血吸虫与病原生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益阳 413002 ,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防治所 4341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 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日本血吸虫童虫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鉴定已知miRNA的表达水平,预测分析miRNA靶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体外制备日本血吸虫童虫,提取童虫的总RNA构建文库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采用DEGseq R语言包,结合perl脚本进行miRNA表达量的差异分析;分别利用miRanda、Blast软件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构建文库中,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达的miRNAs与最新miRBase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共有38 483条匹配序列,鉴定到已知miRNA 60个;其中,sja-miR-125b表达量最高,其次为sja-miR-61、sja-miR-71a、sja-miR-36-3p和sja-miR-10-5p,上述5种miRNA表达量占总miRNA的91%(3 263/3 585)。共预测到靶基因7 176个,基因功能集中在核苷酸转移酶活性、细胞氮复合代谢、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生物合成、等离子体膜及蛋白质成熟;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高表达的miRNA主要参与致病过程、生物进展及多条代谢途径通路。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显著表达的miRNA参与了血吸虫分化、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代谢途径调节,为研究血吸虫发育调控机制及新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血吸虫,日本 微小RNA 高通量测序 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