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常熟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分离出593株阴沟肠杆菌。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产AmpCβ-内酰胺酶fAmpC),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及药物敏感(药敏1检测。结果:在593株阴沟肠杆菌中。痰液和尿液标本检出菌株构成比分别为51.1%、24.6%,ICU、呼吸内科检出菌株构成比分别为30.0%、33.7%;ESBLsf+)、AmpC(+1和ESBLs—AmpCf+1菌株构成比分别为30.0%、14.3%、8.4%。药敏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耐药菌株构成比较高(50%~100%),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逐年上升。结论:本地区阴沟肠杆菌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且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并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株,应引起临床重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阴沟肠杆菌 药敏试验 Β-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部位及分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统计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监测的常见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8例,其中院内感染9例,占23.68%;29例属于社区感染,占76.3%;感染发生部位呼吸道多见。病原菌种类检出率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粪肠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氏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产气肠杆菌1例、产色葡萄球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并分析得出常见耐药菌标本分布情况、临床分布点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结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涉及到医疗、护理、药剂、检验等多个学科,需要协同管理好每个环节,才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带来的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分布特征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点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0例,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成像(CTA)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颅内外段的分布进行统计,患者经随访12个月后,观察脑卒中的发生率,分析颈动脉斑块分布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颈动脉斑块主要分布在动脉的颅内段,而且颅内外混合斑块的复发率和脑梗死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来说,颈动脉斑块主要分布在颅内动脉,而且大脑中动脉斑块患者卒中出现率高,临床医生在对脑缺血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 标签: 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斑块 预后
  • 简介:分析了近年来现代医家关于多种因素(如地域、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感染病原体等)对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点的影响,指出今后对小儿肺炎采取中医辨证时需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从而不仅可以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也能实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学思想。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综述
  • 简介:通讯作者王庆梅,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摘要目的探讨压疮患者的特有年龄分布状况、临床特点、预后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老年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127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10岁的年龄间隔分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各个年龄组的发病人数,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基础疾病、预后、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7例压疮患者主要分布在40~50,70~80,80~90岁这3个年龄段,尤其以40~50岁的年龄段最多见,最常见的前5位基础疾病为感染、肿瘤、瘫痪、术后、慢性病终末期(P<005)。结论压疮患者的年龄分布有其独特的年龄段分布点,预后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关。

  • 标签: 压疮 年龄 分布 预后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昌地区临床真菌感染的种类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l~10月临床分离出的真菌菌株,用沙保弱培养基对其培养、分离和纯化,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02株真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1.1%,其次是光滑念珠菌,占13.5%。分离的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相对较低。结论检出的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真菌 感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疆吐鲁番市1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分布点。得出结论GERD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男性多于女性,汉族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早于维族患者;汉族患者barrett食管发生比例高于维族患者。

  • 标签: 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分布特点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院内病原茵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142株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9株,占62.68%,以大肠埃希茵、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奇异变形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53株,占37.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革兰阴性杆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特别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哌酮耐药率达100%,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肺炎克雷伯茵对三代头孢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均超过50%;铜绿假单胞对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6.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8.3%;奇异变形杆菌对三代头孢耐药率较低,但是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也达到了50%。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很高,金葡茵为97.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100%、粪肠球菌为7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3.5%、66.7%、75%;苹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结论细菌多重耐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感染患者病原茵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减少抗茵药物滥用、降低病原茵耐药性、提高患者治愈率至关重要。

  • 标签: 医院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高血压这一特殊人群,在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上可能存在不同于非高血压人群的分布点和规律。方法对金山卫镇4个社区服务点的40岁以上中老年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共进行834例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两组人群之间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的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1),气虚质存在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平和质与阳虚质为高血压保护体质,阴虚质与痰湿质为高血压危险体质。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体质 社区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检验科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的分布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为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全年检验科收检的1502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分布点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结果1502例标本中共检出菌株644株,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以及真菌的株数分别为156、277、207,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最大。不同的菌种对于不同的抗生素耐药程度不同。结论本院检验科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耐药性不断升高,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要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用药,降低细菌耐药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检验科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到1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和门诊病人送检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BD公司的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计金葡菌468株,其中对苯唑西林耐药的金葡菌(MRSA)124株,占26.5%。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SSA)344株,占73.5%。其中咽拭子193株,占41.24%;痰液157株,占33.55%;分泌物79株,占16.88%;血标本16株,占3.42%;粪便11株,占2.35%;脓液7株,占1.50%;尿液4株,占0.85%;胸水1株,占0.21%。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儿科169株(36.11%)、ICU62株(13.25%)和神经外科40株(8.55%)。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氯洁霉素。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呋喃妥因,莫西沙星、利福平。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茵,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使其产生多重耐药。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类疾病中的分布点及耐药性。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从各科室临床标本中提取出的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和生化分析,分析、总结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科室、来源、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最广的科室为呼吸科,神经外科次之;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具有耐药性,其中,耐药性最高的是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次之。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30株被检出具有多重耐药性,检出率为76.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性明显。

  • 标签: 临床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分布特点
  • 简介:龙兴大业开新纪,蛇舞寰宇奏凯歌。努力拼搏、携手奋进的2012年即将过去,孕育希望、奋发进取的2013年信步走来。辞旧迎新,憧憬未来,《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在2012年为加快妇幼医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指导、支持和关心本刊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编委、广大读者及企业界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事业发达、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 标签: 医学发展 医学杂志 身体健康 编辑部 电子版 企业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班布特罗治疗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1例哮喘急性发作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班布特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热时间、咳嗽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4及IFN-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班布特罗能显著控制哮喘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班布特罗 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分布采血网点,确保在有效的时间内采到更多的血液,保障临床血液供应。方法根据郑州市多年来的采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科学合理分布采血网点既不浪费资源,又保证了服务及临床血液供应。结论采血网点的分布要根据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 标签: 采血 网点 人群分布 时间 空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涟水县1956~2012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1956~2012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4997,r值为0.5480。结论麻疹发病有季节性分布,疫苗干预可使麻疹发病高峰日后移,但不会改变麻疹发病的季节性流行规律。

  • 标签: 集中度法 圆形分布 麻疹 季节性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单侧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侧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侧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单侧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侧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侧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侧分布组与单侧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侧分布组优于单侧分布组。对单侧PKP手术骨水泥呈单侧病例,可行对侧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