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型可吸收棒(InionOTPSTM)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桡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随访3~10月,均性愈合,8例优,6例良,1例可,优良率93%。结论可吸收棒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满意,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吸收骨棒 内固定 桡骨小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生物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距骨折患者经生物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后,其中15例患者的疗效为优,10例患者的疗效为良,5例患者的疗效为差,治疗总优良率为83.33%.结论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踝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关键词生物可吸收螺钉;距;骨折;手术方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6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一种新型的硅酸盐可吸收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成特性。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部钻取直径5mm、高10mm圆柱形缺损,分别置入磷酸钙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PC,对照组)和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alciumsilicate,CPC-CS,材料组),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8只动物,行X线检查和HE染色观察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和新形成情况。结果4周时材料组和对照组材料无降解,HE染色观察材料-组织之间均形成纤维层,8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变软,对照组材料降解不明显,对照组和材料组材料-之间纤维组织逐渐被新取代,材料组材料-之间结合面积明显较大,有较多新生;12周时,材料组材料降解明显,内部明显发生碎裂,有新生长入,对照组材料仅部分降解,对照组材料降解率为32.4%,材料组为45.4%,材料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磷酸钙-硅酸三钙复合水泥具备单纯磷酸钙类似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力学强度、表面成活性和降解性方面有一定改善,通过进一步的优化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活性修复材料。

  • 标签: 骨水泥 磷酸钙 硅酸三钙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评估边缘形态与粘接剂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并探讨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的树脂模型6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模型进而被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常规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边缘形态(因素A)选取2种:A1为凹面肩台,A2为直角肩台;粘接剂(因素B)选取3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B2为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B3为RelyX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分别对6组金属全冠进行粘接处理,每个金属全冠均采用10kg载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个金属全冠在代型上粘接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边缘终止线到冠边缘外侧之间的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系统进行测量,计算粘接前后冠边缘缝隙的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粘接后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六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47.47±28.27)、(107.78±56.91)、(69.68±39.44)、(58.44±38.39)、(131.90±66.18)μm。A1B2组边缘浮升量变化最小,A2B3组最大。边缘形态不变时,应用不同粘接剂粘接时的样本浮升量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同一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的样本浮升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形态和粘接剂两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边缘适合性,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临床上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凹面肩台并选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边缘形态 粘接剂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外固定技术的治疗。方法分别运用端一端加压、EEL或EBIT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85例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结果85例难治性不连与缺损均获性愈合,并一期完成了肢体长度的重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l2/一l倍较适宜;术后1周内应每天在传感器的监测下将压力量调整至初始值;对单纯性不连仅需端一端加压即可;伴有患肢短缩的不连,缺损幅度小于原长度15%时,可安全采用EECL方法,缺损幅度为15-20%时,需在脉冲多谱勒血流测定仪监测下谨慎采用;若缺损幅度大于20%时则必须采用SBTL方法治疗。外固定是治疗感染性不连缺损的重要手段,在牢稳固定下,感染易于得到控制。

  • 标签: 骨外固定技术 复杂骨不连与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搬移治疗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51例搬移的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控制好搬移的速度,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51例搬移均未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搬移的速度,使缺损的患者患肢愈后良好,达到延长的标准。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移 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56-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长术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胫骨不连或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患者以延长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对照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3%,两组对比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术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延长术 胫骨骨不连 骨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植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中,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自体开放植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脆骨病或脆骨一蓝巩膜一耳聋综合征。发病率约3/10万,男女比例大约相同。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是一种由于问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疼痛。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本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但也有少数为单发病例。

  • 标签: 成骨不全 先天性遗传性 耳聋综合征 发育障碍性疾病 结缔组织 关节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的特性及移植物的处理.方法分离成年大鼠股骨,小心去除骨膜和骨髓,制成bFGF复合异体移植,HE染色观察移植在埋植不同时间时的组织学特征,结合HE和Masson染色,统计移植内部血管生成情况,分析bFGF复合异体移植后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分析普通和bFGF复合异体的区别;透射电镜观察bFGF复合异体骨细胞超微结构,结论成功制备bFGF复合异体,证实制作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成骨细胞;移植物;处理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06月收治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最长2年3个月,最短6个月均性愈合,足外形、走路、穿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折有满意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架固定技术与中医正骨法结合,骨折医疗与康复同步化的CO系统骨折医疗康复协同疗法在外科的应用。方法应用三维外固定架及时有效固定与中医正骨法结合,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互补协同功效,使骨折医疗与康复同步化。结果共治疗四肢和骨盆骨折45例,平均随访半年以上。骨折愈合,功能康复良好43例;发生针道感染11例;因骨折感染或缺损致延迟愈合2例。结论此法技术先进,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愈合和功能康复质量高,适应症广,疗效优于其它骨折固定治疗技术和单一外固定支架技术。

  • 标签: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应用
  • 简介: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放射性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进行25Gy和28Gy一次性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结束后3、4、5个月切取右侧下颌放射性骨坏死部位死,制备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分析。结果:照射后的早期骨胶原纤维即受到破坏,骨细胞先出现细胞膜破坏,随后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裂解,最后出现核变化。大剂量照射后骨细胞的破坏出现早而重,并且加速了骨细胞的裂解、死亡。结论:骨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较细胞核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照射后骨细胞死亡过程首先发生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内,与以往认为细胞核损伤在先的观点不同。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小型猪 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缺损修复中采用同种异体移植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36例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同种异体移植进行修复,与同期收治的36例自体移植的缺损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同种异体移植组患者与自体移植组患者在愈合时间、愈合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移植与自体移植疗效无明显差异,同种异体来源广泛,在缺损修复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缺损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64-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