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校在职和退休教师眼科体检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意见。方法 对成都某高校在职和退休教师2500人进行眼科体检,包括常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小瞳下直接眼底镜检查。结果 有2304(92.16%)例体检者有眼病。其中屈光不正65.48%(1637/2500)、白内障29.6%(740/2500)、睑板腺阻塞患病率11.88%(297/2500)、结膜结石9.68%(242/2500)、黄斑病变5.72%(143/2500)、眼底动脉硬化5.24%(131/2500)。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眼底动脉硬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校教师 体检 眼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构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模型是高等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当前随着临床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临床教学环境的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模型(如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教师成长模型、探究式教学模型、Molenaar的三维教学能力模型等)的构成要素的进展,并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式教学、床边教学、微教学与BOPPPS[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方法、医学模拟教学等当前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模型的实践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构建出适合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教学能力模型提供指导。

  • 标签: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模型构建
  • 简介:摘要: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联着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有效提高临床医师的教学实力是现如今医学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章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当前许多临床医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代教能力和代教水平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以此来推动临床教师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有效提高。

  • 标签: 临床教师 师资培训 自我实现需要 教学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体检,及时的了解高校老师的健康情况,并根据高校教师检查结论中慢性疾病及其影响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类的工作,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高校50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在参加体检的教师中发现内科慢性疾病的检出率:血压偏高30例(60%)、血糖偏高5例(10%)、高脂血症20例(40%)、脂肪肝5例(10%)。其它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别是乳腺增生13(52%),前列腺增生10例(40%)。结论:无论是关于男性的疾病还是女性的疾病,在治疗措施上都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师健康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体检,及时的了解高校老师的健康情况,并根据高校教师检查结论中慢性疾病及其影响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类的工作,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高校50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在参加体检的教师中发现内科慢性疾病的检出率:血压偏高30例(60%)、血糖偏高5例(10%)、高脂血症20例(40%)、脂肪肝5例(10%)。其它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别是乳腺增生13(52%),前列腺增生10例(40%)。结论:无论是关于男性的疾病还是女性的疾病,在治疗措施上都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师健康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教师是开展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同时也会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然而,从我国当前的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来看,并不乐观,对此,就需要各医院积极探索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并总结了几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标签: 临床护理 教学能力 策略
  • 简介:摘要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是影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设计的临床教师培训将会直接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2017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启动临床教师培训,设计了学习-研究-实践为一体的教师共同体(简称学习-研究-实践共同体),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临床教师培训。经过4期培训,共有332名临床教师完成培训,其中21.4%(71/332)的临床教师有自己主持的学院和省级教研项目;74.7%(248/332)的临床教师掌握了临床技能评估方法和临床教学规范;97.4%(323/332)的临床教师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可见,基于学习-研究-实践共同体的临床教师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可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临床教师 学习 研究 实践 共同体 培训
  • 简介:摘要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是医学教学的主力军。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是保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储备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医学生力军的重要手段。当前,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面临新的挑战:青年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教学相关理论匮乏,教学任务重,信息素养不足,教师培养院校支撑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医学部构建并实施了4层级理论教学、3层次课程内容设置的国内访问学者培训项目,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评估培训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后,98.8%(332/336)学员认为自己在医教研能力方面有所提高;90.2%(303/336)的学员能够在结业时完成至少1篇论文或综述;97.9%(329/336)的学员培训后留在选派单位成为科室的骨干。可见,国内访问学者培训项目可以提高医学院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医教研能力和科研热情,有助于校际合作。

  • 标签: 医学院校 青年教师 培训项目 骨干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高校离退休教师高血压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高校离退休教师(共100名);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高校教师在学生药品预防以及对于毒品概念的掌握方面的教育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在某高校中随机选取200位教师作为统计对象,对其发放问卷调查,最终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196/200)。对其调查结果进行探讨调查分析。结果:高校教师对于毒品药品方面的安全预防工作参与度不高,对于高校学生的毒品安全意识等教育宣讲不到位。结论:高校学生的药品预防及教育工作,需要各高校老师的积极参与,可建立考核或晋升机制,加快高校教师对于药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使学生对于毒品保持正确的态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护理兼职教师教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护理兼职教师教学水平提供科学标准。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筛选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5位专家进行2轮函询,建立护理兼职教师教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的护理兼职教师教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素质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及42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护理兼职教师教学素养评价指标专家意见一致,适合评价护理兼职教师的教学知识、能力、素质。

  • 标签: 护理兼职教师 教学素养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国各阶层医疗机构在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但涉及“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并不充分。本文从我国临床护理师资队伍现状培训方案等方面,了解我国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模式研究进展。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护理师资 医学人文教育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住陪工作展开相对较差的环节,在各个方面都有待增强。教资培训是师资带教能力提升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当前各个层次之间的师资需要,设定相应的培训,并完善对应的培训目标。同时,在对制度的设定情况下,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及淘汰原则;通过设定的绩效考核等相关的激励标准,以确保激励带教人员提升教学能力等。此外,在一定时间内展开对带教能力的评价工作,将带教师资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带教医师自身的各项利益,比如薪酬等进行挂钩,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从而加强带教师资的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 带教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系统、实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方法对参加2017~2019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胜任力导向住院医师教育师资培训班的559名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结合专家研讨,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结果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939。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综合能力、团队协作、同理心、职业素质、专业能力、个性特征6个维度,共计35个条目。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有助于培养和选拔教师

  • 标签: 带教教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胜任力模型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医学全英教学效果和教师自身非语言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焦点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模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教学效果与教师全英教龄(rs=0.393,P=0.001)、国外工作和学习背景(rs=0.318,P=0.008)正相关,全英教龄(OR=2.68,95%CI:1.13~6.34,P=0.025)和国外工作和学习背景(OR=12.53,95%CI:1.17~134.52,P=0.037)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独立因素。

  • 标签: 医学院校 全英教学 教学效果 教师 非语言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岗位胜任力状况,并分析影响其岗位胜任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问卷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及"非双师型"教师共312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岗位胜任力自我评价平均分值为(4.26 ±0.41)分,高于"非双师型"教师(3.19±0.50),胜任力较好。自我评价维度中,职业素养(17.39±1.54)、专业态度(21.75±2.21)、专业能力(21.14±2.31)、教学能力(50.39±5.93)、人际协调能力(25.57±3.04)、人格特征(17.27±2.04)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P=0.735)、是否是专科护士(P=0.335)的岗位胜任力自我评价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教师资格证(P=0.001)、是否是科室骨干(P=0.002)、不同学历(P=0.001)、不同年龄(P<0.001)、不同职称(P<0.001)、不同工作年限(P<0.001)的岗位胜任力自我评价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应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定位,采取"阶梯式"的培养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计划。

  • 标签: 护理 "双师型"教师 岗位胜任力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