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的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有丝分裂中微管亚基的动力学行为,使细胞正常分裂过程受阻,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TTFields尚存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抗肿瘤机制,并可诱导细胞膜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可逆性升高,在与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时发挥协同作用。随着多系统研究的不断开展,TTFields在不同瘤种治疗中的特异性治疗频率、时间和场强等将不断被揭示,进一步扩展TTFields的应用领域,惠及更多患者。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治疗方案 肿瘤电场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肝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新的分子途径。基因组时代正在改变对癌症的认识,尽管大量数据转化成为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肝细胞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及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其分子特征的研究促进了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大多数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病变的肝脏,可以预见,一个准确的基因特性描述将使癌症发生前通过化疗策略选择靶点。目前分子诊断对于诊断小肿瘤是可行的,但尚未正式通过科学指导的规范化。分子治疗的实例:索拉非尼在给予晚期患者前所未有的提高了生存时间。从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基因组信息研究将有助于预后判断和促进癌基因鉴定,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肝硬化患者 基因组时代 非肿瘤组织 分子诊断 肝细胞癌
  • 简介:基因表达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预测价值;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应用吻合器进行侧侧吻合的中期结果;对比血管形成抑制剂Cilengitide(EMD121974)联合吉西他滨与单用吉西他滨治疗未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的随机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随机临床试验对比联合应用多西他赛、顺铂及5-FU与联合应用表阿霉素、顺铂及5-FU治疗进展期胃癌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随机临床试验 颈部食管胃吻合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管形成抑制剂
  • 简介: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胃癌相关性MG7抗原寻找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内MG7抗原这一胃癌早期诊断指标的敏感且简便的方法。实验设计:用ELISA法检测116例未手术的胃癌患者、63位手术后胃癌患者、78位癌前病变患者、50位健康人及患其它类型癌症患者血清MG7抗原的水平。检测未手术的胃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及TAG-72作为对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MG7抗原表达水平。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恶性肿瘤 MG7抗原 血清CEA 胃癌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一种由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分泌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导致肿瘤细胞坏死的特性。近年来,TNF-α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TNF-α与肿瘤研究做一综述,为生物学和医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肿瘤 关系
  • 简介: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仅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来调控的,还依赖于肿瘤间质等构成的微环境。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是肿瘤间质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对恶性肿瘤的形成、分化、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肿瘤间质 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卵巢肿瘤使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而卵巢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稳居前三位,大部分卵巢肿瘤的发病隐匿,导致在疾病的晚期才被发现,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以往采取血清癌抗原以及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但是检查方法单一,具有局限性,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差强人意。随着科学的发展,对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逐渐被发现,且应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检测和治疗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此可见,肿瘤标志物的早期检测对卵巢肿瘤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肿瘤转移和复发一直是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难点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肿瘤标志物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物,在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肿瘤标志物可以在早期发现肿瘤转移和复发,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对肿瘤转移和复发进行动态追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肿瘤转移 复发关系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浸润在肿瘤细胞周围的巨噬细胞,主要分为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型)和交替激活的巨噬细胞(M2型)两大类,总体呈现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M2型巨噬细胞表型。随着对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TAM具有高度可塑性,可随着肿瘤微环境的变化而相互转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其分型和数量也可能用作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因此TAM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癌症的潜在靶点,现就TAM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逃逸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是来源于肿瘤组织细胞的血浆游离DNA,与肿瘤组织具有相同的基因组特征,因而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循环肿瘤DNA作为肿瘤标志物,有望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动态随访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耐药是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相互作用的结果。TME中含有多种基质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可塑性的异质性群体,TME中的巨噬细胞在成熟分化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激活途径呈现两种极化状态,即经典活化型(M1型)和替代活化型(M2型),其中M2型TAMs被认为在肿瘤耐药与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预示着总生存期的缩减和不良预后。

  • 标签: 肿瘤 巨噬细胞 肿瘤耐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对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名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院的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收集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包括6名患者(12%)为纤维性假瘤,1名患者(2%)为睾丸结核,23名患者(46%)为精原细胞瘤,3名患者(6%)为淋巴瘤,3名患者(6%)为混合生殖细胞瘤,3名患者(6%)为畸胎瘤,以及3名患者(6%)为胚胎性癌。胚胎癌患者占6%,1例支持性肿瘤患者占2%,7例其他肿瘤患者占14%。结论:超声波对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表现出很高的诊断价值。此外,结合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症状可以提高诊断和鉴别的准确性。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作者建议应考虑将超声作为睾丸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主要诊断工具。

  • 标签: []超声 睾丸肿瘤 肿瘤样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临床治疗肿瘤,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疗效快捷,对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明显的损伤和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且无损伤和毒副作用的抗癌药物,是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中药在肿瘤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将国内抗肿瘤中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调亡 中药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肿瘤疾病的热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且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等有协同作用,近年来已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和生物治疗后的一种抗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热疗主要通过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和热诱导的放射增敏效应来发挥提高放化疗效果的作用,故现在热疗正逐渐应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本文主要对肿瘤热疗在联合传统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新材料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热疗法 肿瘤/化学疗法 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免疫疗法 生物材料
  • 简介:恶性肿瘤近年来呈年轻化上升趋势,化学药物的应用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杀死生长中的肿瘤细胞,可以减少或防止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提高疗效.但是它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所以在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肿瘤患者 临床护理 术后肿瘤复发 恶性肿瘤 化学药物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8例肿瘤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48例肿瘤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情绪达到稳定状态,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45例患者达到较满意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8%(45/48),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9.6%(43/48)。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肿瘤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脑肿瘤生长及复发快,预后极差,已经成为国内外肿瘤生物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脑肿瘤的分类,对脑肿瘤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并综述其进展状况,从而为患者的及早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 标签: 脑肿瘤 肿瘤干细胞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