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中药鉴定法在中药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药房工作的药师,总计4名。2020.01至2021.01,未应用中药鉴定法,作为参照组。2021.02至2022.02,应用中药鉴定法进行管理,作为试验组。评析各组中药管理结果。结果:试验组药师专业技能、中药鉴定时间、审方时间等,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药鉴定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中药管理水平,提高药师工作效率。

  • 标签: 中药鉴定法 中药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探讨了中药品质鉴别方法中运用现代常规中药经验鉴别法获得的一些研究意义。方法中选择了枸杞子等共十三种我国常见的传统药材,每一种中国常见药材品质均可分为上下两种,分别是采用现代品质鉴别实验技术、传统中药经验鉴定技术分别进行质量鉴别,并对比测试两种质量鉴别方法准确率。结果表明,观察各组中药材的鉴别与综合准确率平均数(91.7%)都明显要高于观察对照组水平83.3%)以上,差异对比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举平台固定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固定方法的优势,比较其与其他固定方法的差异,并总结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效果。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小儿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其他固定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技术的视角。

  • 标签: 高举平台固定法 小儿静脉输液 优势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接受血液检验受检者100例,按照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方式对受检者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耐药符合率、革兰阳性菌符合率、革兰阴性性菌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检测反应时间、操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检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直接药敏试验方式对血液检验,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耐药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在PICC维护贴的固定当中使用等号式固定法的效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2019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肿瘤住院部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一共选择了3065名,根据患者使用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使用传统方法需要固定PICC患者一共613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创新固定的方法一共2452名,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皮肤损伤,松脱等情况以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用黏胶出现皮肤损伤,贴膜松脱以及感觉舒适的情况都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

  • 标签: 等号式固定法 PICC维护 贴膜固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柱固定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双柱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介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按MehneMatta分型:低T型6例,Y型5例,H型1例。方法对近年手术治疗的1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髁间骨折进行分析,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10例,占83.3%,骨不愈合2例,占16.7%,骨折不愈合均为鹰嘴窝,内外柱已愈合且关节面形态未见改变。按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结论:应用双柱固定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够做到肱骨远端关节面近乎完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肱骨髁间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且选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司法案件中,经常会涉及到人身伤害,其中对受伤害当事人进行伤残等级评定是司法案件处理的一个重要流程,也是后续民事赔偿事宜开展的重要依据、而伤残等级评定也有一定的标准,只有根据相应的依据做出合理的评定,才能让司法案件处理更严谨、更合法。本文就对司法伤害案件中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选择作具体的综述,从而为伤害案件中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伤害案件 伤残等级 等级评定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个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方式后,并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固定后,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中效果明显,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留置针脱落,提高患者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 标签: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 应用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阴道分娩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 。准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是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但临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产后出血量计量不准确、估算不足,从而导致救治最佳时机的延误。因此,本文联合应用客观测定法从产时、产后2小时分别就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的测量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准确计量产后出血量提供参考,为产妇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联合应用 客观测定法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研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RCP术后的鼻胆引流管固定中使用改良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ERCP术后进行鼻胆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固定法固定鼻胆引流管)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固定鼻胆引流管)各4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肤受压情况改变率低、导管移位率低。结论:ERCP术后的鼻胆引流管固定中使用改良固定法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标签: ERCP术 鼻胆引流管 固定 改良固定法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是指大脑内部发育不成熟和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语言障碍。临床症状有行为异常、智力低下、斜视等。其致病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一方面,通常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或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原因。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在颌面部损伤主要是着重于临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有以法医学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及资料。相对而言,脸部受过伤的人要比正常人的精神卫生状况明显更低,受伤程度越高则精神卫生状况也就越低。因此,研究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伤残评定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交通事故 颌面部损伤 伤残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8字法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3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成两组,8例实验组,5例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改良8字法固定气管插管,给予对照组传统扁带环绕固定法。比较两组气管插管10天内的固定效果和扁带受压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固定情况和扁带受压情况,实验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采用改良8字法固定,可以更好的固定气管插管,还能避免扁带受压,取得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气管插管 固定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干预价值评定。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革新后的优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护理方法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人们在运动健身过程中,由于运动前热身程度不够、忽略运动后拉伸环节、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原因,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一部分人群也出现了运动损伤,全民健身的热潮间接推动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在疗养机构内,官兵在训练中也难免出现损伤,本科室采用目前国内文献中普遍认可的康复评定应用在疗养员在院康复过程中,希望能为治疗医生提供及时细致的治疗反馈,提升疗养康复效果。方法:本科室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入院疗养员进行了康复评定方面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了本科室的康复评定实施基本情况,不同类别疾病损伤方面所采用的评定内容等。结果:86例入院患者的基本情况显示:参加康复评定人数82人,评定率达到95.35%,损伤类别分别为:腰部损伤(29.07%)、膝关节损伤(18.60%)、踝损伤(17.44%)、颈椎损伤(11.63%)、肩部损伤(6.98%)、脊柱(胸椎损伤)(6.98%)及其他损伤(胫骨、足损伤等发病率较少的训练伤)。其中每类损伤分别采用不同的康复评定内容。结论:通过本科室对康复评定应用的统计分析,发现前期中期末期的康复评定在疗养员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阶段性总结和反馈的作用,效果明显,目前已应用至本中心全部科室康复疗养中。

  • 标签: 康复评定,疗养,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进行护理管理时对风险进行分析后制定措施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内随机选择94例,依据护理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组别分类,即实验组(组)与对照组(组),各组病患人数为47例。对照组内整体均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则分析风险因素随后制定护理措施,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后制定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管理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片类药物滴定法治疗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21年7月份到2022年7月份医院纳入的50例癌痛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吗啡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阿片类药物滴定法,从小剂量逐渐给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可得知,观察组的用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得知,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得知,阿片类药物滴定法治疗癌痛效果较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治疗癌痛的过程当中,通过采取阿片类药物滴定法,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在科学控制阿片类药物剂量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阿片类药物滴定法 癌痛 不良反应
  • 作者: 盛春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300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在颈椎损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46例颈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观察组使用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颅骨固定法联合颈托制动干预可有效改善颈椎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状态,有利于提高急救成功,降低不良情绪反应、2次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徒手颅骨固定法;颈托制动;颈椎损伤;急救
  • 简介:摘要:鉴于目前中风病人康复评定存在评定准确度受到康复医师自身水平限制、无法精确记录康复训练中肢体运动实际情况、难以向康复病人提供实时直观的反馈信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肢运动功能的中风患者康复评定系统,该系统可通过运动传感器采集中风病人上肢运动功能情况,并对该些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中风病人上肢运动特征值,并利用中风病人康复评定模型评价出中风病人康复的真实情况,该系统可提升中风病人康复评定效率和准确度,为康复医生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提供了依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