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电化教学对聋儿语训工作的促进作用,帮助教师解决在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时出现课程内容与实施手段不协调的问题.基本论点:聋儿康复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而在变化、渐进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教学媒介的选择,真正达到为教育聋儿服务的目的.指导意义:帮助教师了解开展电化教学活动的优势在于可以产生极强的视觉刺激,十分有效地吸引聋儿的注意力,提高聋儿学习知识的兴趣,使较枯燥的、教师不易讲解的、聋儿不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此来调动聋儿视、听等多种感官功能,从而使聋儿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 标签: 电化教学 聋儿 康复教育 电教媒体
  • 作者: 骆光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3-13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3期
  • 机构:1997年,日本和香港的科学家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光泵浦ZnO薄膜紫外激光[1],引起科学界的震动。1999年美国西北大学曹慧等人在ZnO多晶粉末薄膜上获得了自形成谐振腔室温随机紫外激光[2],使得ZnO材料成为光电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前列腺电解治疗仪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符合诊断标准118例,年龄55~82岁。结果96%患者近期排尿困难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尿流率(MFR)有明显改善,65%恢复正常,残余尿量减少。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适应症广,适应广大基层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解疗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应用电化学治疗内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30例Ⅰ、Ⅱ、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10例采用玲克牌BK92A型电化学治疗仪进行电化学治疗和整体护理,对照组120例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1次治愈和2次治愈情况亦好于对照组,总治愈率达到100%,对照组总治愈率达69%。经0.5~2年的观察随访,未存在复发状况;研究组术前术中血压、脉搏基本平稳,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血压、脉搏指标较治疗前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临床应用电化学治疗内痔,具有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无创面,无需换药,恢复快,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疗效显著等特点;治疗的前、中、后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运用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电化学 内痔 治疗 护理
  • 简介:采用电化学处理的方法,对人血浆及PBS(磷酸盐缓冲盐水)进行了提高氧分压的基础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电化学处理对人血浆和PBS的氧分压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对进一步研究放射治疗增敏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电化学 氧分压 人血浆 PBS
  • 简介: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大量报警式的电化学监测仪进入我国市场,这种仪器是具有简便、快速及直读的优点,但是这种仪器是否适用于室内空气检测,怎样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配套,特别是环境因素、环境毒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如何?

  • 标签: 环境因素 影响 环境毒物 测定结果 甲醛 仪器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颈硬化症患者应用电化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膀胱颈硬化症患者,经临床症状、尿流动力学和膀胱镜检等检查确诊后,均采用EASY一100A电化学前列腺增生治疗仪进行电化学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3及6个月的尿流率、残余尿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术后5—7d拔除导尿管,34例拔管后排尿通畅,2例出现尿潴留,经重新留置导尿1周再拔除后排尿通畅。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l、3及6个月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0.4±1.6)、(11.2±1.8)及(11.7±1.3)mL·s-1,与术前(4.9±1.7)mL·s-1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l、3及6个月残余尿量分别为(38±11)、(35±15)及(26±13)mL,与术前(80±12)mL比较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对于高危膀胱颈硬化症患者经电化学治疗是一种安全、经济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电化学 治疗 膀胱颈硬化症
  • 简介:摘要电化学DNA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消耗低及简便易用等优点,能够对特征DNA序列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因此电化学DNA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电化学治疗对食管癌的作用.方法:50例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病人术前行电化学治疗,治疗电压:5-6v,电量:250-350c;全部病人予电化学治疗后1-3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标本作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电镜观察.结果:经病理及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肿瘤表面与电极接触区阳极黑痂凝固性坏死,阴极区水肿性坏死,疗效以缩窄型最佳,其余类型均伴有正常食管壁损伤,电量达300c时损伤达外膜层.结论:1、电化学治疗为食管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新手段,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尤其是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高危中晚期病人,宜积极行电化学治疗.2、由病理及临床观察发现,现用电极对肿瘤未侵及食管全周者极易损伤正常食管壁,急需改进、完善电极.

  • 标签: 电化学治疗 食管癌根治术 组织病理 电镜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中草药分析研究中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进展及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各种电化学技术在中药元素组成、结构形态、成分含量的应用,主要介绍电化学检测技术在中药及中成药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旨在为电化学在中药分析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电化学 有效成分 药物分析 研究进展
  • 简介:为了消除电化学PCR系统检测中不同温度对检测电流信号的影响,我们提出了对改进计时电流法电流峰值信号实时校正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改进计时电流法数值解方程基础上,建立了电流峰值与温度的数值模型,并结合PCR温度控制规律,对不同浓度下电活性物质的峰值信号进行实时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电流峰值随浓度变化的曲线可直观显示,且两者的比例关系验证了校正方法的准确性。更多还原

  • 标签: 电化学检测 改进计时电流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试剂温度 峰值电流
  • 简介:摘要:重金属铅和镉对人体健康有害,长期摄入可能导致中毒和慢性疾病。为了确保粮食质量安全,需要快速、准确地检测粮食中的铅和镉含量。然而,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繁琐的操作步骤,不适用于粮食企业在粮食现场收购过程中的快速监测。基于此,以下对粮食中重金属铅镉电化学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粮食中重金属铅镉电化学 快速检测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和探讨免疫检验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等量电脑随机法下,将76例乙肝患者(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均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38例;分别给予2组乙肝患者以ELIS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E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验,对比两组免疫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在甲胎蛋白阳性检测率、甲胎蛋白水平及血清CA15-3含量数据方面均优于基础组(P

  • 标签: 乙肝 免疫检验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到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出 86例,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43例。参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比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查正确率。结果 检测后,参照组血清中肿瘤标记物不如观察组明显,数据不突出;观察组检查正确率更高,( P< 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可提高临床检验中的正确性,数据更准确,应推广。

  • 标签: 电学 免疫 血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6例作为样本。分别采用ECLIA以及ELISA两种方法检测抗-HBc。观察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对比情况。结果采用ECLIA法检测,阳性率98.84%;采用ELISA法检测,阳性率89.53%。结论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应用到乙型肝炎等疾病的临床检验中,阳性率较高,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 酶联免疫吸附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测TSH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0份血清标本(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患者所提供)作为本次研究材料,再根据所选血清标本编号的数字奇偶性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分到65份标本材料,均需对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进行测定。其中,对照组所在的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而观察组所在的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连续检测1周,记录检测数据,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TSH检测效果。结果 (1)就精密度上来看,观察组所用检测方式的低、中、高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值(CV)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数据经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2)就准确度上来看,观察组所用检测方式的精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数据经对比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测TSH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检测结果,但就检测的精密性和准确度来看,电化学发光法更具优势,检测价值更高,可以考虑于后期进一步增强对该检测法的推广应用力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筛选后共计96名乙肝患者,等量随机分为研究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在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检查阳性率AFP、血液中糖类抗原15-3含量、甲胎蛋白AFP的对比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的临床医学检验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检验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化学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对75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进行电化学治疗。结果治疗后第2周时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总分较治疗前平均降低了20.40(70.26%),症状尺度评分下降了13.17(70.54%),WBC计数下降了15.03(54.80%)。到第4周NIH-CPSI总分均值降至10以下,WBC计数平均值也降至10以下。75例患者经4周治疗,有效率达92%,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电化学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 标签: 电化学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