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迈入电子信息化时代,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传统教育更是如此。而肿瘤放射物理是肿瘤放射治疗的一重要分支,对于将来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学生们学好此门课程至关重要。教师们应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物理学是高等医药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不仅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物理学理论知识,还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场所,而物理实验作为学习物理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每位医学院校学生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医药物理学现状做为出发点,结合笔者以往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实验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下一步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及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物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在医学课程的临床教学中,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作为其中两项重要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着重对肿瘤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学的临床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肿瘤放射物理学 放射治疗技术学 临床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立足课堂,在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个案的分析,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观察该方法对提升学生整体学习动机的有效性,通过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梳理和归纳,从而逐步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实施一些主题单元的教学实践活动,验证以自我系统为基础的教学策略的成效。

  • 标签: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分层次,大学物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雷电发生发展物理过程研究情况及雷电物理学研究的一些发展,以及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而对雷电放电特征有较系统的了解。表述了在雷电探测的技术方面,尤其是闪电定位技术及星载雷电探测和定位技术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雷电探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减少雷电灾害具有非凡意义。

  • 标签: 雷电物理 雷电探测 人工引雷 闪电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用于患者物理降温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70例发生高热的神经外科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3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冷水蘸投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对两组患者的物理降温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1小时后、1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体温分别为(38.6±0.8)℃、(37.4±0.6)℃和(36.8±0.3)℃,对照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1小时后、12小时后以及24小时后的体温分别为(38.9±1.1)℃、(38.6±0.9)℃和(37.9±0.8)℃,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对神经外科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能够起到更有效且更持续的降温效果,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体脑保护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输液软包装制作冰袋 物理降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在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各种方面的知识,其中物理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但是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学生不能适应物理学习要求的状态。高中生出现物理学习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找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且将这些困难进行转化。

  • 标签: 高中物理学习 措施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冰袋在临床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通过2016年4月-2017年3月152名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自制冰袋的降温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冰袋效果。结论自制冰袋在临床降温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宫颈糜烂对妇产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双盲且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实施射频自凝刀治疗,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就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二组间疗效并不存在差异,重症宫颈糜烂患者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对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的80.00%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的宫颈糜烂患者而言,射频自凝刀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案差异并不明显,而对于重度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射频自凝刀治疗。

  • 标签: 宫颈糜烂 药物 射频电凝刀
  • 简介:摘要近年来,药学中的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及医护人员的重视,两者为药学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对于药学研究也具有较重的指导性意义。文章重点就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物理化学 药学 作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此综述主要探讨物理因子治疗肌痉挛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物理因子 肌痉挛 康复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康复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物理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4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7.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后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实施物理康复治疗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肩腰腿痛 物理康复治疗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对于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来说,发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反应,所以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降温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给予患者采用的降温方式以物理降温为主,其中可包括温水擦浴、乙醇擦浴以及冰袋冰敷等,尤其冰袋冰敷被广泛使用。但是冰袋缺乏规范、统一的冰袋外套,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或是存在成本较高以及降温效果不显著等缺陷,所以我们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冰袋,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和治疗成本降低。

  • 标签: 物理降温冰袋 外套 制作 应用
  • 简介:摘要为对煤矿巷道加固的水泥基材料热物理参数研究,采用ISOMET热特性分析仪对不同砂的细度模数和龄期下水泥基材料热物理特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细度模数和龄期增大,水泥基灌浆材料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逐渐减小,导温系数逐渐增大;导热系数、容积热容和导温系数均与砂的系数模数呈良好线性关系与龄期呈良好对数关系。

  • 标签: 灌浆 热物理参数 煤矿 龄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PDCA循环在肿瘤放射物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6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为传统模式带教,观察组为引入PDCA法带教。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对带教效果的评价。结果应用PDCA方法带教的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与对照组(P<0.05),临床带教的各项满意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放射物理带教质量,有助于更快的提高实习生和进修生的水平,同时也促进带教老师的自我提高。

  • 标签: PDCA方法 放射物理带教 物理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感染导致高热使用物理降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感染患儿40例作为观察对象,4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患儿。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降温,护理组采用物理降温护理。结果护理组患儿的温度下降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感染所导致的高热症状,采取物理降温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儿体温,保证患儿的安全,在临床中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感染 高热 物理降温 护理
  • 简介:摘要在大多数动物中,表皮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抵御外界病原体和损伤的第一道屏障。目前的研究表明,对秀丽隐杆线虫表皮进行物理损伤可以引起线虫固有免疫应答以及伤口愈合反应,因此研究秀丽隐杆线虫的物理损伤有重大意义。目前对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研究通常采用激光照射或显微针刺的方法,这类方法难度较大,若需要批量损伤,操作费时费力。我们研究出一种可以简便的对大批量线虫进行物理损伤的新方法,可用于新药筛选等应用。

  • 标签: 秀丽隐杆线虫 物理损伤 毛细玻璃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62例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1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盆腔炎 左氧氟沙星 物理方法
  • 简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joint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发生于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常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化和丧失,伴有软骨下骨和其他软组织的改变。TMJOA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关节杂音等,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尽可能阻止疾病进程,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再生,以恢复颞下颌关节的各种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TMJOA的手段有很多,但仍以患者容易接受的保守治疗为主,并且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文章对TMJOA的物理及药物疗法进行综述,以探讨更为合理的保守治疗手段。

  • 标签: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保守治疗 物理疗法 药物疗法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严重烧伤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指数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烧伤后的功能重建。

  • 标签: 外科手术 物理治疗 严重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