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检测,对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5000例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密度及BALP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5000例患者中BALP正常人数为2335人,占46.7%,BALP可疑数值人数为2199人,占44%,BALP异常人数为466人,占9.3%,可疑数值人数和异常人数占总人数的53.3%。各年龄段BALP异常人数以0-1岁年龄段最高,位居第二的是1-2岁年龄段。骨密度检验结果与BALP检验结果的比较,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检测BALP和骨密度,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偏低(Z<-1.0)的患者数为0,骨密度数值正常(-1.0≤Z<0)者为24例,占42.9%,骨密度良数值良好(Z≥0)者为32例,占57.1%。89例BALP正常者(BALP175-200U/L)骨密度偏低患者为11例,占12.4%。141例BALP可疑者或者偏高者(BALP≥225U/L)骨密度偏低者70例,占49.6%。结论BALP检验数值可以作为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低值BALP对骨密度是否良好和正常具有较强的预见值。

  • 标签: BALP 骨密度 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缺铁性贫血和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本研究得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我院的健康幼儿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本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测定,研究缺铁性贫血和谷原性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得出,对照组当中,骨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6例,占7.5%,观察组中骨碱性磷酸酶在250U/L以上的24例,占30.77%,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具有直线关系,呈负相关。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顾碱性磷酸酶在250U/L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且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性磷酸酶含量具有负相关。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碱性磷酸酶(BAP)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4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487例3个月~2岁小儿进行末梢血小儿骨碱性磷酸酶(NBAP)活性检测,并按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预防方案对487例小儿进行佝偻病临床筛查。结果487例3个月~2岁小儿中NBAP阳性率为34.91%,而临床筛查佝偻病患儿为65例,阳性率为13.35%。结论NBAP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预防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婴幼儿 佝偻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碱性磷酸酶与血钙的测定结果,分析骨碱性磷酸酶的检验价值,以提高临床对缺钙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骨碱性磷酸酶和血钙的测定。对比观察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指标对钙离子缺乏的检测意义。结果150例婴幼儿中,骨碱性磷酸酶异常者37例,血钙异常15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碱性磷酸酶与血钙均可以反应婴幼儿的钙缺乏,其中骨碱性磷酸酶异常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助于反应患者的钙营养情况,需要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血钙 钙营养 婴幼儿
  • 简介:一般来讲,酸性食物使肌肤衰弱,碱性食物使肌肤健美。如果吃酸性食品过多时,血液酸度增高,全身血液的活动力迟缓,并有疲劳感觉。反之,碱性食品可改善血液的状态,防止皮肤过早粗糙和老化。

  • 标签: 碱性食物 血液 皮肤 酸性食品 酸性食物 活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骨性磷酸酶(NBAP)的测定方法对佝偻病早期诊断及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与钙磷秉积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两种方法对173例小儿进行测定(其中早期佝倭病患儿123例,对照50例)。结果NBAP和血Ca、P检出率不同,有明显差异,NBAP较Ca、P检出率高。结论我们对NBAP≥200u/L者给予胆维丁乳治疗1~3次后,患儿多汗、夜惊等症状在给予治疗后半个月消失,3个月后骨性变化有好转,上述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NBAP在小儿佝偻病诊断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并可较好地指导佝偻病治疗。

  • 标签: 骨源性磷酸酶 佝倭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 二度烧伤创面修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选取 72 例二 度烧伤创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n=36 例)与对照组( n=36 例),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9 年 8 月到 2020 年 2 月期间。 对照组二度烧伤创面修复患者运用常规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组二度烧伤创面修复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深二度烧伤 创面修复
  • 简介:当弱碱性水、离子水有益健康的宣传铺天盖地而来,我们不禁要问,是商业利益,还是真实存在呢?

  • 标签: 离子水 弱碱性 有益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阴茎肌性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本试验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精准实验室完成。取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只,体质量(200±50)g,取其阴茎海绵体并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肌性干细胞,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取第2代肌性干细胞分为两组进行培养,实验组:200 µl生长培养基+肌性干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10 µg/L、30 µg/L、50 µg/L、70 µg/L、90 µg/L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干预;对照组:加入200 µl生长培养基+肌性干细胞。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加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溶液。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大鼠阴茎肌性干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ukey检验。结果(1)肌性干细胞多呈Sca-1阳性反应[表达量为(79.90±1.82)%],少数呈Desmin阳性反应[表达量为(68.60±0.72)%]。(2)两组肌性干细胞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殖(均P<0.01),出现显著促增殖效应的培养时间均为96 h。(3)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肌性干细胞均有明显的促增殖效应;当浓度从10~70 µg/L递增时,促增殖作用也随之均显著增强(均P<0.01),至70 µg/L时其促增殖作用接近顶峰。结论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阴茎肌性干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加,96 h与70 µg/L为最佳的体外培养时间和浓度。

  • 标签: 肌源性干细胞 大鼠阴茎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增殖 浓度 培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郑州地区1-3岁釉质发育不全儿童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对郑州及周边地区前来本院就诊的1-3岁213名临床初筛发现有不同程度釉质发育不全症状者,进行儿童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213名受检儿童中骨碱性磷酸酶≤200u/L者仅13例,占6.10%;200u/L—250u/L者84例,占39.44%;250u/L—300u/L者112例,占52.58%;≥300u/L者4例,仅占1.88%。结论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可作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儿童釉质发育不全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釉质发育不全 儿童 郑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度烧伤患儿经rb-bFGF(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轻中度烧伤患儿Ⅱ度创面10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3例,分别采用rb-bFGF凝胶、磺胺嘧啶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平均愈合时间、创面菌检出情况、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98.11%、86.7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②治疗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0.00%,对照组为1.89%,两组不良反应率无差异(P>0.05)。结论rb-bFGF凝胶能有效促进轻中度烧伤患儿Ⅱ度创面愈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瘢痕形成,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 rb-bFGF凝胶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碱性眼外伤患者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ERG)的表现,明确FERG检查在碱性眼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化学性眼外伤及眼表热烧伤的患者22例(27只眼),其中男性20例(25只眼),女性2例(2只眼);年龄19~60岁(中位数为41岁)。碱性眼外伤17只眼、热烧伤7只眼、酸性眼外伤3只眼;另纳入单眼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17只健康眼。选取碱性眼外伤患眼中有视力记录的14只眼按视力损伤程度进一步观察。所有受试者均依据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在不同闪光强度的光刺激下行双眼明、暗适应FERG,比较其波形特征。不同类型患者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不同视力的碱性眼外伤检查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0.01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b波振幅分别为(135±85)、(169±55)、(112±43)及(341±53)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38;q=8.94,5.70,5.45;P均<0.01)。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a波振幅分别为(178±78)、(172±35)、(99±53)及(334±60)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3;q=7.04,5.60,5.80;P均<0.01)。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 b波振幅分别为(354±79)、(342±77)、(352±201)及(600±78)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8;q=8.11,6.51,4.48;P均<0.01)。碱性眼外伤、热烧伤、酸性眼外伤患眼及健康眼在3.00 cd·s·m-2光刺激下暗适应FERG振荡电位振幅分别为(97±54)、(107±41)、(45±22)及(206±32)μV,与健康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03;q=7.36,5.13,5.96;P均<0.01)。碱性眼外伤后,视力≥0.2和视力<0.2的患者FERG 6项反应振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眼外伤FERG 6项参数的波形振幅普遍下降,提示碱性眼外伤可造成视网膜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损伤。FERG可客观判断碱性眼外伤患者的视网膜功能状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14-518)

  • 标签: 眼烧伤 烧伤 化学 视网膜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09年3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发生碱性反流性胃炎的患者5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治疗配合护理、饮食护理、情绪疏导、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治疗,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身体状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于护理之后全部康复出院,其中27人在治疗后的5天后出院,21人在7天后出院,4人在10天后出院。出院后随访结果表明并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患者出现胃大部切除术后碱性返流性胃炎后,在治疗过程中辅助以多种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应该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碱性反流性胃炎 护理
  • 简介:(三)心的本性在根本不观察的时候,我们从来不知道心是什么样的东西。稍加观察以后,我们会找到意识像风、像云、像闪电等等的答案,但现在需要进一步详细观察,心的本性究竟是怎样的呢?虽然就佛教理论而言,万事万物都是空性,心的本性也应该是空性。但我们首先不能轻易下定义,强迫自己必须按照释迦牟尼佛说的去想。

  • 标签: 个人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