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简单介绍了蒸汽锅炉和蒸汽发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蒸汽锅炉存在的问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蒸汽锅炉和蒸汽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了对比;详细介绍了与蒸汽锅炉相比蒸汽发生的优势,最终得出了结论。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蒸汽锅炉 节能高效 安全性 费用控制
  • 简介:目前大多数医院患者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放在地上,不利于临床对地面的清洁,移动时只能放在床上。尽管有的使用了“S”型挂钩,但不美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负压引流安放装置。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已在5家医院试用,患者及医护人员评价良好。介绍如下。

  • 标签: 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器
  • 简介: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最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加速机房屏蔽厚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给出对比结果。结果:经现场检测,其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 标签: 医用加速器 机房屏蔽 计算方法 辐射防护 屏蔽设计
  • 简介:目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在呼吸波形上特异性改变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在不影响临床诊治前题下,对入选病例呼吸波形进行动态监测,研究阻塞性通气障碍病人呼吸波形改变与相应病情和医疗等情况的相关性及其在呼吸波形上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波形与正常波形相比,在压力、容量、流速曲线和压力一容量环上有连续、剧烈顿挫的特征性改变。其改变的幅度、大小、频率与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病理变化程度相关。模拟液体阻塞气道实验也可得到类似特异性改变波形。结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正压通气时,呼吸波形根据通气障碍类型分别可出现“锯齿”状、“波纹”状、“鸭头”状、“鸟头”状、“火炬”状等具有典型特征的特异性呼吸波形。这对其临床快速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阻塞 通气障碍 呼吸波形 特异改变
  • 简介:在临床上正确的卧位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临床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疾病的影响,住院危重患儿常因病情的需要取半坐卧位。半坐卧位为抬高床头30~40°,摇起膝下支架5~10°。目前国内的儿童病床功能、规格不一,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患儿取半坐卧位的体位要求,而且患儿的自律性差,摇高床头取半坐卧位时经常容易下滑.

  • 标签: U型体位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床头量角对抬高患者床头准确性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0例应抬高床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研究组(102例)。对照组采用目视评估法抬高患者床头,研究组采用自制床头量角抬高患者床头。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进行计量资料,研究组床头抬高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床头量角成为抬高患者床头准确性的保证,简便易行,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量角器 抬高床头 准确性
  • 简介:活动矫治是一种常用正畸矫治,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常用单臂环、箭头卡和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的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再次心梗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9例。观察组为28例发生再梗的患者,对照组为61例未发生再梗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心率、溶栓治疗后酶峰出现时间、心功能等级、抗凝治疗、个人生活习惯等与再次心梗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心率快于对照组心率(70.5±4.9比68.3±5.1,P<0.05),观察组溶栓治疗后酶峰出现时间增加(13.8±1.5h比12.1±1.4h),观察组心功能分级>2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1.4%比6.6%),观察组接受抗凝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T10.2±4.5s比19.3±5.3s;APTT15.5±45.3s比23.2±6.3s),观察组每日适度锻炼人数比例较对组比例明显降低(28.5%比65.6%,P<0.05)。结论心率、酶峰出现时间、心功能等级、抗凝治疗、个人生活习惯等与再次心梗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次心梗 高危因素
  • 简介:请问,发生急性声嘶怎么办?山西阳泉安静急性声嘶又称“突发性声嘶”,起病迅速,有时突然发生。声嘶前患者常无任何先兆。急性声嘶病因主要有受凉感冒、热食后吃冷饮、热辣饮食、发音过度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

  • 标签: 声嘶 急性 精神心理因素 突发性
  • 简介:我今年67岁,大约2年前开始排尿不畅,表现为排尿迟缓、尿流缓慢,逐渐发展为尿流呈滴沥状,很是费力。有时觉得排尿已完毕,一会儿又有些尿意,随即又可以排出少许尿液。经常听到老年男性惠前列腺增生症会造成排尿困难。怎么老年女性也会有排尿不畅的情况呢?

  • 标签: 排尿困难 老年女性 前列腺增生症 排尿不畅 老年男性 尿流
  • 简介:中药是我国国之瑰宝,其配方取自自然,其疗效为千百年来人们长期实践、体验的认可。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中药是无毒、无副作用的。然而,“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一样。经临床用药证实,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是由于中药固有毒性、中药炮制不当、超量服用、服用过量、中药品种的混乱、配伍不当、认知障碍以及患者的体质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 标签: 中药 毒副作用 原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方法。方法收集海军安庆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ICU收治的患者210例临床资料,分析讨论护理分险事件发生常见可能原因。结果ICU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人员思想高度集中,年轻护士技术能力/知识水平欠缺,可能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牢记护理安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与患者交流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可以减少分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预防 ICU护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选取我院心内科护理纠纷案件,选择记录受理的资料,对那些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心内科护理纠纷事件进行统一分析,找出引起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并且对这些因素各自所发挥的作用的大小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一般资料采取频数、百分比、均数、百分制等方式进行描述。结果造成心内科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忽视安全管理等,以及有患者角度的客观原因造成的。结论护理纠纷事件百害而无一利。对此需要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专业技能着手以达到从本质上改善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 纠纷 原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肝胆手术后对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其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9月的10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从生理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后辅导等途径进行全面护理。结果显效的患者有4例,有效的有5例,无效的有1例,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表明,5名患者非常满意,3名患者满意,2名患者不满意,满意率达80.0%。结论术后的护理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再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 心理护理 生理护理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研究发现,miRNAs的异常表达与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s在不同癌症中水平不同。研究证明,miRNAs可以作为肝细胞癌分类、预后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并有望成为体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各类miRNAs小分子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能等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肝细胞癌 MICRORNAS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总结了儿科32例护理纠纷,分析其原因。结果儿科护理纠纷主要是由儿科护士头皮静脉穿刺率不高,沟通能力差,服务意识欠缺等引起的。结论防范护理纠纷的主要对策是加强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沟通技巧等。

  • 标签: 儿科 护理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是近年来关于肿瘤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热点,氧化应激损通过细胞新邵转导途径,影响细胞基因表达,其产物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最终将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甚至过度增殖从而引发肿瘤。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抗氧化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揭示肿瘤防治的一新思路。

  • 标签: 肿瘤 活性氧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产前预测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做好孕妇的孕期保健,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的早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分娩的巨大儿8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足月儿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宫高、孕周、腹围、体重增加和B超显示胎儿的双顶径、腹围,以及孕妇孕前的BMI、是否有GDM合并等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中,BMI>24、孕妇GDM、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8kg和孕周超过40周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研究组双顶径>9.6cm、股骨长>7.5cm、胎儿腹围>35cm、宫高+腹围>140cm的例数远远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加强对孕妇的孕前和孕期指导,并严格要求孕妇控制体重和血糖,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同时医院需加强对孕前胎儿体重的综合评估工作力度,从而预测出巨大儿的发生机率,进而做好应对措施。

  • 标签: 巨大儿 危险因素 产前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