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疼痛是影响骨科患尽快康复的最常间原因,疼痛会导致骨科患者难以积极配合护士的护理和康复锻炼。因此无痛病房的建立则变得尤为重要了。

  • 标签: 骨科护理 疼痛 护理管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99-01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以8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疼痛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前者采用传统疼痛管理模式,后者采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情况及其持续疼痛时间结果在以上观察指标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骨科疼痛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关键词骨科疼痛无痛病房护理模式效果前言疼痛是由于人体组织发生损伤产生的第五生命体征,可使患者产生一些心理和生理变化,如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烦躁焦虑及其失眠等,进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成效造成严重的影响[1]基于此,有效的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成为了当下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目前我院针对骨科疼痛患者实施的是无痛病房护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效较好,现在我们将具体介绍,为后期的临床护理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以86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依据疼痛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包括了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2.1)岁;后者包括了29例男性和17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1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9.5)岁,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包括了摔伤高处坠落暴力伤及其车祸伤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仅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2.方法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疼痛管理,也就是以患者的主诉疼痛情况为依据将适当的止痛措施采取而观察组的46例患者则实施的无疼痛病房护理模式,也就是患者入院后及其对其进行疼痛评估,了解其疼痛部位时间及其程度等,并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时的疼痛评估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如药物镇痛非药物疗法(心理疏导物理疗法及其音乐疗法)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降低操作次数保证患者体位舒适等之后在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并将相关资料发放,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加强自我疼痛管理,并且掌握疼痛评估方法,进而为疼痛护理的开展提供依据再者就是加强患者术后切口的护理,避免绑扎过紧导致患者疼痛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加强术后康复训练,如肌肉长收缩等,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骨折部位活动度的恢复[2]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还要加强疼痛护理成效的评估,假如无效或者是效果不佳,则应对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将新的护理计划制定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情况及其持续疼痛时间4.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二、结果1.护理满意度比较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分别为97.83%(45/46)85%(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时间睡眠情况比较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和睡眠时间上分别为(15±2.7)d(7.2±1.0)h;对照组则依次为(20±3.2)d(4.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持续疼痛时间比较依据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将其分为三个时间段,即持续疼痛时间在12h内在12~24h之间在24~48h之间,而观察组在各个时间段的人数分别为25例(54.35%)17例(36.96%)和4例(8.70%);而对照组则依次为13例(32.5%)15例(37.5%)和12例(3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结论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示常见问题,并且多不可耐受,进而对患者的康复和睡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诱发肌萎缩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此可见,帮助患者及时消除和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调查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无疼痛病房护理模式,与传统的疼痛护理手段相比之下,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持续疼痛时间更短,且患者睡眠质量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因此可将该护理模式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参考文献[1]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1.224.[2]梁玲,李慧铭,何平.自控镇痛泵健康教育指导标准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60.61.[3]南桂英,王慧玲,朱迎春,等.产科护士疼痛知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8.40.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医院临床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推动护理服务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的要求》等文件的要求,对护士工作时间及工作模式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并综合采取主动护理等多种措施加强整体护理,优化护理模式,通过思想动员、人员调配、逐步落实,保证护理顺利进行。

  • 标签: 加强 改善 优化调整 顺利进行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调查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量与护理人员配置的情况,为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主研究并设计的儿科护理项目调查表,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为期两周的跟踪观察。结果儿科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日均护理时间为563.79分钟,工作量已超负荷,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基本需求。结论在进行儿科护理理工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进行儿科护理所需要的具体特点,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工作,保证医院护理的顺利运行。

  • 标签: 儿科病房 护理工作量 护理人员配置 工时测算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工作的细化,提前预防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级医院争相重视的问题,再加上少生优生的政策对婴儿、儿童的健康护理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儿科病房护理的内涵、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也不断扩大。因此,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与院内感染管理也日益得到家长、医院和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上对护理的管理进行探讨。

  • 标签: 儿科病房 护理工作 安全 院内感染 管理方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无痛病房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对骨科126例患者及15名护士进行运用综合控制管理方案和质量改进,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对患者PDCA循环前后疼痛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综合认知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骨科患者的疼痛度有所下降,对医院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综合认知明显提高。结论骨科病房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工作广泛运用。

  • 标签: PDCA,骨科,无痛病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的84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42例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对二组病患的疼痛程度展开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二组病患的NRS评分都明显比接受护理前低;护理前两组病患的NRS评分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患的NR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减缓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中病患的疼痛。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无痛病房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科护理模式的探讨和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90例康复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的康复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改良后的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的康复治疗知识、康复护理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以及饮食护理知识四方面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是96.84%、97.89%、97.89%以及96.84%,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科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康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疾病以及康复护理知识的认识程度,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的康复护理知识,有助于护理的顺利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科 护理工作模式 探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住院的90例患者(2014年5月~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湿免疫科无痛病房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其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无痛病房 优质护理服务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