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角鲨烯长期服用的安全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角鲨烯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w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角鲨烯以0.83g/kg·bw、1.67g/kg·bw、3.3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角鲨烯长期服用具有安全

  • 标签: 角鲨烯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肠管的留置时间及延期使用的安全,并分析堵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设计调查表格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留置鼻肠管的216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生堵管的留置时间阈值。结果216例患者留置时间7~120 d,堵管发生率为6.02%(13/216),误吸发生率为2.78%(6/216),意外拔管发生率为1.39%(3/216)。对13例堵管患者统计分析发现,堵管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泵注速度快慢有关(χ2=46.056,36.564,P<0.05)。此外,鼻肠管使用时间长短,除影响患者发生堵管外,与患者误吸发生率也有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误吸发生率显著增加(χ2=13.190,P<0.05)。ROC曲线分析鼻肠管留置时间与堵管发生的相关,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 CI:0.886~0.981,P<0.001),约登指数为0.829,最佳留置时间的截断值为52.5 d,其判断堵管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3%、90.6%。结论适当延长鼻肠管留置时间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长期肠内营养患者频繁更换鼻肠管带来的不适,同时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但是,当留置时间超过阈值时其发生堵管概率显著增加,我们应该做好导管维护或及时进行更换。

  • 标签: 肠内营养 鼻肠管 留置时间 导管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肠管的留置时间及延期使用的安全,并分析堵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设计调查表格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留置鼻肠管的216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生堵管的留置时间阈值。结果216例患者留置时间7~120 d,堵管发生率为6.02%(13/216),误吸发生率为2.78%(6/216),意外拔管发生率为1.39%(3/216)。对13例堵管患者统计分析发现,堵管发生率与留置时间长短、泵注速度快慢有关(χ2=46.056,36.564,P<0.05)。此外,鼻肠管使用时间长短,除影响患者发生堵管外,与患者误吸发生率也有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误吸发生率显著增加(χ2=13.190,P<0.05)。ROC曲线分析鼻肠管留置时间与堵管发生的相关,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 CI:0.886~0.981,P<0.001),约登指数为0.829,最佳留置时间的截断值为52.5 d,其判断堵管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3%、90.6%。结论适当延长鼻肠管留置时间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长期肠内营养患者频繁更换鼻肠管带来的不适,同时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但是,当留置时间超过阈值时其发生堵管概率显著增加,我们应该做好导管维护或及时进行更换。

  • 标签: 肠内营养 鼻肠管 留置时间 导管堵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医学上极为重要的药物,对维护人类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也逐渐增加。为了规避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本文就中药应用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骨改良药物目前包括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高钙血症和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由于骨改良药物广泛应用,其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探讨骨改良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师提高对骨改良药物的安全管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不良反应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Overstitch内镜缝合系统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内镜下空腔脏器全层缝合设备,该设备扩大了消化内镜手术的治疗范围,推进了临床手术治疗的微创化。近年来关于该设备的临床试验层出不穷,展示了Overstitch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但时见其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报道,Overstitch相关手术的安全尚待验证。本文就Overstitch的临床应用及安全进行综述和讨论,旨在揭示该设备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及不足,进而评价这一新兴内镜缝合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

  • 标签: 缝合技术 安全性 内窥镜 全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研发的快速推进,数十种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数种不同类型COVID-19疫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疫苗的安全始终是专家和公众都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此文系统总结并分析了目前已公开发表或官方发布的COVID-19疫苗上市前后安全数据,为全面理解疫苗安全,增强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同时为更好地开展疫苗大规模应用后安全监测和信号挖掘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骨改良药物目前包括双膦酸盐和地舒单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高钙血症和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由于骨改良药物广泛应用,其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探讨骨改良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师提高对骨改良药物的安全管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不良反应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医宗金鉴》中记载:“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从古至今,中医推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类伤病,因其独特优势,是一种不可被替代的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推拿治疗过程中缺乏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手法及处方上个体差异大,主要取决于医者的主观诊断与技术,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因此安全是该治疗方法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对推拿手法相关安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及分析,以期为临床手法施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推拿 按摩 扳法 施术部位 不良事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西药的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的影响。方法:抽取时间段选定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抽取病例数为700例,抽取疾病类型为应用西药治疗患者,以此作为研究样本,经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西药处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安全用药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给药、用法用量错误)、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肤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管理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并建立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模式,使药品管理更安全有效。方法:结合本院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从完善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存储区域,启用分级警示标识,严格核查药品处方,强化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减少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 标签: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主要就取决于其有效安全。这就使得研究生物药物有效安全评价显得十分的关键。本文概述了生物药物,分析了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安全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 标签: 生物药物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现在医学事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在提高人们生命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输血是现阶段临床实施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能够有效的挽救外伤、手术等急性失血的患者,对一些内科慢性病的治疗也会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但是在输血过程中,一些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问题,必须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采取针对的解决措施。基于此,本文就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输血安全的对策。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输血安全性
  • 简介:摘要疫苗上市后安全监测是及时发现风险信号以确保疫苗安全的必要措施,包括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其中,主动监测能够全面、持续的收集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并验证疫苗安全信号,已经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主动监测可通过纵向链接多源电子医疗数据库开展分析,数据的快速传输与定期更新,使得接近实时的发现疫苗安全信号成为可能,这种主动、及时、快速识别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准实时主动监测方法逐渐在国际上兴起。本文通过梳理既往文献,对目前疫苗准实时主动监测的发展现状与方法学原理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疫苗安全的准实时主动监测提供借鉴。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主动监测 准实时 序贯概率比检验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疫苗作为防范疾病的重要措施以成为研究热点。大范围传染疾病的发生更加使人们对疫苗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关注。疫苗的安全接种问题关系到人们生命及国家的安危,探讨如何规范疫苗接种的相关工作,对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评价 规范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以及针对应对措施。方法: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对西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组别设置为:将所选取的2020年6-12月期间药剂科实施常规西药管理的500张西药处方作为对照组,将所选取的2021年1月-6月 期间药剂科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的500张西药处方作为观察组。结果: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的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用药合理性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西药 安全管理 药剂科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