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后低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进行TAPVC术的153例患儿,根据术后是否出现LCOS,将患儿分为LCOS组(50例)和无LCOS组(103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APVC术后LCOS的影响因素。结果LCOS组患儿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高于无LCOS组[22.0%(11/50)vs. 3.9%(4/103),χ2 = 12.493,P < 0.001]。LCOS组和无LCOS组患儿年龄[3(1,5)个月vs. 5(2,12)个月,H = 2.722,P = 0.006]、体质量[5.2(4.5,6.0)kg vs. 6.0(5.0,8.0)kg,H = 3.519,P < 0.001]、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5(13,17)mm vs. 18(15,23)mm,H = 4.170,P < 0.001]、术前房间隔缺损大小[6(4,8)mm vs. 8(6,11)mm,H = 3.368,P = 0.001]、术前血氧饱和度[85(80,86)% vs. 85(82,87)%,H = 2.168,P = 0.030]、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00(75,137)min vs. 88(70,109)min,H = 2.459,P = 0.014]及是否延迟关胸(χ2 = 4.484,P = 0.0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年龄、体质量、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房间隔缺损大小、术前血氧饱和度、延迟关胸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比(OR)= 0.851,95%置信区间(CI)(0.732,0.989),P = 0.035]、术前血氧饱和度[OR = 0.901,95%CI(0.829,0.979),P = 0.014]是行TAPVC术后出现LCOS的保护因素,而术中体外循环时间[OR = 1.012,95% CI(1.001,1.022),P = 0.028]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应密切关注TAPVC患儿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氧饱和度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若发现LCOS的征象,应尽早干预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 标签: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central venose oxygen saturation,ScvO2)在预测体外循环下(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儿童先心病矫治术低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70例接受CPB下先心病矫治术的患儿(5天至160个月)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根据患儿是否出现LCOS进行分类。分别于CPB后2、12、24、48 h测定上述生物标志物水平。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临床资料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31.4%)出现LCOS(组1),48例(68.6%)无LCOS(组2)。CPB后2 h cTn-I水平>13 ng/ml(OR=40.2,95%CI:9.4~171.4,P<0.001),CPB后12 h ScvO2水平<0.37(OR=124.7,95%CI:28.7~538.2,P<0.001)为LC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PB术后12 h的ScvO2及2 h cTn-I水平是LCOS的早期独立预测因子。cTn-I与ScvO2在CPB后12 h联合使用使预测小儿心脏矫治术后LCOS的能力增强。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体外循环 儿童 心脏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心脏术后难治性低血量综合征(PCCS)启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VA-ECMO)时乳酸水平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144例成人PCCS行VA-ECMO辅助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安装ECMO时乳酸水平分为两组:低乳酸组(54例)和高乳酸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VA-ECMO辅助情况和临床预后。结果144例中92例(63.9%)成功撤机,52例(36.1%)生存出院。与低乳酸组患者比较,高乳酸组启动VA-ECMO辅助时血管活性药物指数(48.2±9.7对24.6±8.5)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12.2±2.9对9.6±2.1)较高,VA-ECMO辅助期间肾脏功能衰竭需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较多(68.9%对35.2%),成功撤机率(53.3%对81.5%)和出院生存率(68.5%对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启动时高乳酸水平是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比值比11.9,95%置信区间2.9~48.0,P<0.05)。结论成人PCCS患者行VA-ECMO辅助时,乳酸水平(>8.6 mmol/L)较高的患者临床预后较差。乳酸水平有助于判断成人PCCS患者启动VA-ECMO辅助的时机。

  • 标签: 心脏术后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乳酸 结果
  • 简介:摘要:低综合征是成人心脏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药物治疗无效时袁通常需要接受机械辅助循环。心脏介入手术本身就容易让患者产生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而如果在术后出现的低综合征则会更进一步加重了患者上述负性心理。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术后患者低综合征的发病风险较高,容易诱发灌注量不足,甚至心力衰竭。因此加强患者介入术后的科学护理至关重要,这也是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以及维护其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低综合征时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2018年1月至12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低综合征患儿,在应用传统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时,观察应用左西孟旦0.1 μg/(kg·min)持续泵入的疗效,记录包括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病死率,开始用药时、用药后48 h的射血分数(EF)、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的变化及应用左西孟旦开始时、用药后3 h、6 h、12 h、24 h、48 h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一般情况:全组共29例患儿,其中男17例(58.6%),女12例(41.4%);中位年龄2(0.5,40.0)个月,中位体质量4.7(2.6,13.5) kg;呼吸机辅助中位时间109.5(42.5,367.0) h;ICU滞留时间187.5(83,446) h;死亡1例(3.4%)。用药48 h后EF值(48%比52%)及ScvO2(53%比58%)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后HR水平(173次/min、176次/min、175次/min、173次/min、170次/min、170次/min)及乳酸水平(4.72 mmol/L、4.65 mmol/L、4.34 mmol/L、3.79 mmol/L、3.28 mmol/L、2.74 mmol/L)逐渐下降,两者用药开始时与用药48 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用药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先下降后逐渐上升(74 mmHg、70 mmHg、71 mmHg、73 mmHg、74 mmHg、75 mmHg,1 mmHg=0.133 kPa)、VIS先上升后下降(26分、27分、27分、26分、25分、25分),两者用药开始时与用药48 h后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0.151)。结论左西孟旦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低综合征时能增加EF,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全身组织灌注,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低心排综合征 左西孟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46例,平均分为两组做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达95.7%,相比于对照组的78.3% 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通过向其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止血时间,有效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止血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产后出血 阶段性护理干预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肾两脏无论从中医角度还是西医角度均存在密切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肾不交、肾综合征是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两脏病机、病理的概括。两脏的密切关系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该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心肾相交 心肾不交 心肾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出血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6例,女21例;年龄23~79岁,中位年龄5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中出血量将患者分为术中出血量≤200 ml组和术中出血量>200 ml组。两组术中CVP比较采用t检验,CVP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中出血量>200 ml组断肝前CVP、断肝期间CVP、断肝前后CVP差值(ΔCVP)分别为(12±5)、(7±4)、(5±4)cmH2O,明显高于术中出血量≤200 ml组的(8±6)、(5±4)、(3±4)cmH2O(t=3.823,2.289,2.680;P<0.05)。回归分析显示,硝酸甘油维持剂量与断肝前CVP的关系最大(t=4.496,P<0.05),术中出血量、硝酸甘油维持剂量与断肝期间CVP的关系最大(t=3.008,2.355;P<0.05),气道峰压、硝酸甘油维持剂量与ΔCVP的关系最大(t=3.017,2.664;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与CVP相关,通过调节硝酸甘油维持剂量、气道峰压可以维持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低CVP水平,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中心静脉压 失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胸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先选取观察对象,选取范围为近两年来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 200例患者中 30例术后发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病人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以及合理指导患者正确咳嗽、辅助吸痰和体位引流的护理干预等,使得胸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明显下降,明显缩短了恢复时间。结论通过临床积极护理后,患者肺功能与护理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护理观察的模式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胸心外科 肺不张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及16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结果(1)成像分析:8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移动CT组相比较,16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8移动CT及64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 标签: 移动CT 移动卒中单元 脑梗死 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阐述从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阴虚、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 标签: 耳鸣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舒适助产护理在临床上对产妇分娩时间以及产后 2h 的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至 2019 年, 2 年来接诊的 80 例待产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将这 80 例产妇以平行对照的方式 1:1 随机分配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性的护理助产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模式。在此条件下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产妇分娩时间以及产后 2h 出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比。 结果: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 产妇分娩时间以及产后 2h 出血量显示 ,观察组的 产妇平均分娩时间( 13.53±1.98 ) h 明显 短于 对照组( 16.03±2.11 ) h , t=5.464 , P=0.001 , 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而观察组的产妇产后 2h 出血量( 145.87±25.04 ) ml 明显低于对照组( 203.72±25.33 ) ml , t=10.272 , P=0.001 , 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舒适助产护理能够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并降低产妇产后 2h 出血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助产护理 产妇分娩时间 产后 2h 出血量 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国产16和进口8移动CT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和廊坊爱德堡医院应用国产16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的1469例患者(1604例次),以及自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应用进口8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的15 510例患者(24 994例次)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部水平位平扫、轴向增强扫描、CT血管造影(CTA)及螺旋扫描三维成像等检查,对比分析2种CT成像质量、运行功耗、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稳定性。结果(1)成像质量:国产16移动CT水平位平扫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沟及脑回等低密度组织;2种CT对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像质量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运行功耗:国产16移动CT每小时人均运行功耗为(0.286±0.018) kW·h,显著低于进口8移动CT的(0.485±0.028) kW·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辐射风险:①国产16移动CT水平位平扫CTDIvol为(36.270±0.281) mGy,显著低于进口8移动CT的(82.520±0.441)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国产16移动CT轴向增强扫描的CTDIvol为(36.270±0.335) mGy,显著低于进口8移动CT的(70.728±0.424)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国产16移动CT的CTA成像CTDIvol为(20.600±0.087) mGy,显著低于进口8移动CT的(29.300±0.335)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成像稳定性:国产16移动CT较进口8移动CT负荷小、重心低、稳定性更好。结论在头部扫描应用方面,2种CT的成像质量均完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但国产16移动CT的功耗和辐射剂量显著低于进口8移动CT,成像稳定性明显优于进口8移动CT。

  • 标签: 移动CT 运行功耗 剂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SD大鼠建立固定失血量失血性休克模型,并对失血性休克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通过股动脉置管术放50%或40%的全身血量血建立大鼠模型,首先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指标并进行生存分析(每组8只);然后在休克后的4、8、12 h收集40%失血量组大鼠的肺、肝、小肠及肾脏进行HE染色(每组6只)。结果40%和50%的放血量造成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分别从(90±5)mmHg和(93±4)mmHg降至(40±4)mmHg和(34±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分别从(330±35)次/min和(336±32)次/min升高至(478±36)次/min和(490±2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和50%放血后大鼠的血红蛋白和pH值明显降低,而乳酸值则明显升高。50%失血量组大鼠的24 h生存率显著低于40%失血量组大鼠(12.5%比100%,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失血性休克后4 h大鼠急性肺损伤和小肠损伤最显著,失血性休克后8 h肝损伤最显著,失血性休克后12 h肾脏损伤最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模拟了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性期的疾病状态,利用固定失血量的策略增加了该模型的可重复性,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模型,动物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手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疗效与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刮宫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95.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62.4±6.4)ml,低于对照组的(96.1±10.2)ml(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8.2±3.3)min比(42.3±2.4)min、(14.3±1.2)d比(25.1±4.3)d、(5.5±2.1)d比(7.5±2.2)d,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创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出院,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手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治疗效果 手术时间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手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观察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凝血功能。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 81 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切除术,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根据用药差异性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 40 例, 41 例患者,分别实施氨甲环酸( TA )联合生理盐水( NS ),氨甲环酸静脉注射联合氨甲环酸微量泵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凝血功能。 结果 TA 联合 TA 治疗后组中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 24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24h 输血量、输液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肝门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 P < 0.05 ),肝组织切除量与对照组相比无较大差异( P > 0.05 )。研究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好, P < 0.05 。 结论 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手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降低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肝癌 肝切除 手术 出血量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不同体位放置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将患者患肢摆放在伸直位、屈髋伸膝位、屈髋温和屈膝位、屈髋高屈膝位,观察不同体位对术后失血量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简单有效减少出血的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体位 失血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