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2011-2021年平塘县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为相关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11-2021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1年全县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204例,年均报告发病数20.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59/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报告男女比例为1.34: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20-40岁组为主,占发病数的69.12%。结论:平塘县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全省,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根据当地丙肝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效措施,遏制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蔓延。

  • 标签: 丙肝 流行特征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县疟疾基本控制在1/万以后,监测20年血检阳性疟疾病人来源、疟原虫种类和发病情况。方法对1995-2014年全县血检阳性病人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该县20年所检出的疟疾病人,内源性病人仅占3.91%(9/230),无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人占96.09%(221/23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疟疾病人大多数在海南省感染后带回本地,占流动人口疟疾病人的55.20%(122/221),恶性疟疾病例占1.36%(3/221)。结论该县疟疾发病率控制到目前的1/10万以下,疟疾病人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外出回归输入性病例为主,是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

  • 标签: 疟疾 流动人口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4-2011年平塘县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11年法定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平塘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7886例,死亡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4.30/10万,死亡率为2.31/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是肺结核(164.96/10万)、病毒性肝炎(64.84/10万)、细菌性痢疾(63.57/10万),发病农民占75%、学生占7%、散居儿童占6%。结论该县乙类传染病主要以肺结核为主,其次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重点人群众是农民、其次是学生、散居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病学 疾病报告系统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掌握平塘县法定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21年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1年报告法定丙类传染病7种,共3186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4.62/10万。2004-2018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最高峰,年发病率128.87/10万,之后逐渐下降, 2004年发病率最低,年发病率为1.31/10万。结论  平塘县法定丙类传染病主要以手足口病为主,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重点人群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学生、农民及幼托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 标签:   丙类传染病 发病趋势 防控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11月1日至2011年12月24日发生在平塘县某镇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病82例,罹患率为14.75%,发病主要集中在三年级,共计35例,占发病总数的42.68%,班级之间发病有明显差异(X2=151.15,P<0.01),男女性别比为3.11。结论疾病监测敏感性不强,疫情处置不及时,是本次疫情爆发、蔓延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