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科室护士绩效二次分配的具体方法。通过按岗定酬、按工作量定酬的原则,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绩效分配 护士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岗位分配在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于 2017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 2017 年 12 月 31 日结束,为期 1 年。将消毒供应中心 18 人分为 4 个层次,设定 9 个岗位。设置岗位管理系数,制定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绩效考核与个人奖惩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法进行绩效管理。对 18 名人员干预前后工作质量控制评价、理论技能考核情况、在临床科室的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岗位分配应用在绩效管理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人员专业素质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岗位分配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中,能够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提升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持续改进,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在临床科室的服务满意度 。

  • 标签: 岗位分配 消毒供应中心 绩效管理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技术作为病理诊断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病理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从业人员也逐渐在整个医疗行业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尚不能改变其“冷门专业”的天然属性。笔者结合任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技术组长的经历,对当下各医疗机构中中小型病理技术团队发展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分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介绍一些实践经验和探索设想。

  • 标签: 病理技术 岗位设置 绩效分配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将护士岗位胜任力与绩效分配相结合,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以及心血管内科共5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月为时间分割点,此时间点前为干预前,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此时间点后为干预后实施基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绩效分配管理;对比干预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中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重症分级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护理人员对夜班岗位(27.59%)、责任护士(36.21%)及教学组长(29.31%)的倾向性均高于干预前(10.34%)、(18.97%)、(13.79%),而干预后护理人员对辅助岗位的倾向性(24.14%)低于干预前(55.17%),(P<0.05)。结论:基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绩效分配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调整护理人员的岗位倾向性。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绩效分配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学的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办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对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全部工作人员(67名)的岗位类别、岗位劳动强度、技术风险级别、本专业人员层级划分、专科带教培训、岗位说明书修订、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设置管理,应用竞聘机制,在护理部按消毒供应中心总人数发放绩效总金额的基础上,按照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科研、服务满意度等对岗位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岗位晋级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实行绩效二次考核分配管理前后,护士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质控检查质控缺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民主测评中,对绩效分配非常满意43人,不满意的3人,不满意的内容为哺乳期岗位系数同其他岗位无差别。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的实施,激发了各层级护士的潜能,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做到了层层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全员参与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和工作运行,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护理管理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 岗位管理 二次绩效考核 专科发展
  • 简介:摘要岗位工资设置是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升人力资源效益的举措。我院根据医院发展规划按需设岗,公开公正,严格考核,竞聘上岗,按岗定薪,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掘了职工潜能,引导职工奋发向上,创造佳绩,从而促进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总结我院在岗位工资实施过程中做好准备、细化岗位设置、严格岗位考核及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做法。

  • 标签: 医院 岗位工资 设置 考核
  • 简介: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两个严密关注”,狠抓“两个斗争准备”落实,按照江泽民科技兴训、科技强军的要求,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科技练兵,努力提高医院整体训练水平和卫勤保障能力,卫勤战备训练有了新的发展进步,取得了一定成效。

  • 标签: 岗位练兵 边疆医院 卫勤保障能力 成才 科技兴训 科技强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方式与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各个医院的共201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护理人员不进行手术室岗位护理作为本次对照组,101例护理人员进行岗位护理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与其医生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与医生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03%和96.04%,对照组护理人员与医生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2.00%和79.00%。观察组护理人员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岗位管理,其有助于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医院广泛应用于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岗位管理 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严格根据护士岗位管理的有关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并制定有效的考核计划,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比较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前后,临床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药物管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建立健全以临床护理岗位分级、绩效分配为基础的护士岗位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管理力度,并增强优质护理力度,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士岗位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指示要求,《护理管理杂志》于2013年拟设“护士岗位管理”专栏,聚焦于全国各地各级医院开展护士岗位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实践经验及存在的困难,以期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一个临床护理岗位管理成果的交流平台。现将专栏征文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岗位管理 医院护士 征稿 护理管理 管理工作 护士岗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常人体的血液约占体重的7%~8%。人体内的血液大部分在血管内迅速地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另外一小部分血液则滞留在肝、脾、肺等处的血窦或毛细血管、小静脉中,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备血量。在剧烈运动或失血等应急情况下,贮备血量可被动员加入至循环血量中。

  • 标签: 部分血液 人体内 循环血量 分配 正常人体 毛细血管
  • 简介: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在医院多年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激励与制约、质量与效益相结合的奖金分配方案,达到了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医院发展的目的。基本做法为了进一步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从1996年开始,我院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加大了奖金分配的浮动力度,按照注重效益,逐级考核,逐级发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即从每个职工每月工资中提取100元,医院再给以等额资金作为奖金计算发放,但全院每月奖金必须控制在一定额度内。具体做法是把奖金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效益奖、质量效益奖和经济效益奖(含工作

  • 标签: 奖金制度 浮动分配 医院管理 市场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消毒供应室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方法  于2021年制定了新的绩效分配方案,通过综合系数+各班护理工作量+月业绩量化考核三个方面对绩效进行分配,实施12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绩效分配后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器械清洗流程、清洗质量及包装质量方面均有了提高。结论绩效分配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消毒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绩效考核 工作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急诊护士的绩效考核办法,有效稳定急诊护理队伍,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2014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根据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细则确立考核维度,制定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绩效分配。对绩效考核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护士综合满意度与调动/辞职率的(综合满意度、护士调动/辞职率、弹性排班、绩效分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绩效考核实施后的护士综合满意度与调动/辞职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急诊护士队伍稳定,护理质量持续提升。结论实施急诊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同护理岗位工作强度、难易程度以及岗位风险,及护士的自身价值。

  • 标签: 急诊护士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