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应用与掌握,促进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稳步提高,快乐学习成长。方法针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给予不同的培训内容,再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成绩考核评价。结果大部分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结论护士分层级培训考核是一种比较实用性、实战型的管理方案,应用效果具有积极性的收效。

  • 标签: 护士 层级培训 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外伤不同类型的诊疗方法,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67例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根据不同喉外伤类型分类,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不同喉外伤严重程度分级,而采用对应的分级诊疗措施,是成功救治喉外伤的关键。

  • 标签: 喉外伤 喉外伤分级
  • 简介:毛囊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主要长在头部、颈部、臀部、阴部等部位,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常伴自觉瘙痒。是一种复发性较强的皮肤病,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所以患者饱受毛囊炎的困扰。想要彻底有效地治疗毛囊炎,必须先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脂腺增生 激素性皮炎 炎性红晕 郁于 搔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护理目标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个科室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护理管理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采取护理目标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目标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本科室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质量、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基础护理、护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目标层级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科室 护理目标 层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特征,提高对EH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我院明确诊断EH的CT表现。结果EH的CT特征为额顶叶脑外间隙≥5mm,大脑半球后部间隙不宽,前纵裂池间隙增宽(≥7mm),后纵裂池不宽;外侧裂池增宽(≥7mm);额顶叶脑均部分增宽;部分鞍上池增大,脑室轻度增大。结论CT是诊断EH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外部性脑积水 CT诊断 CT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式中国医院交通设计大多设有一个入口大厅,无论步行或者驾车,就医或探访人员都会先来到这里,然后前往各个科室。还有一种设计是分别设有出入口的独立建筑。过去,医院建筑外部交通问题不太复杂,传统设计方法或许能起到良好效果。如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医院外部交通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 标签: 交通设计 医院外部 医疗建筑 医院建筑 传统设计方法 行人交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类型及预后。方法分析132例EH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头颅CT诊断进行,了解外部性脑积水的类型及预后。结果轻度病例均为原发性EH,未经治疗全部自愈;中、重度病例为继发性,中度治愈率为96%;重度治愈率86.67%。结论外部性脑积水的类型、临床症状决定了该病的预后,原发性、轻度EH不必治疗,继发性中、重度EH病例需康复治疗。

  • 标签: 脑积水 类型 预后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HIV检测质量,鉴别和控制诊断试剂的质量和操作误差.方法使用HIV抗体阴性的正常人血清梯度稀释HIV抗体强阳性血清,并经标定后作为外部质控血清.使用阿克苏试剂,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和手工方法随标本同时检测.结果实验证明,两种检测方法的精密性和稳定性良好,CV分别为3.4%和4.2%.结论自制HIV外部质控血清,方法易行,经济实用,为室内质控提供了较好的质控品和参照方法.

  • 标签: HIV检测 外部质控血清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15名病房护理人员采用的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效果分析。之后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实施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对比得出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质量比层级管理前的质量有效提升,而且实施层级管理后病房护理差发生率显著降低。研究结果显示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有效良好的效果,其不仅优化了护理管理模式,而且能够实现最少人力的最大化效益。

  • 标签: 护理人员 层级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中强调层级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护理人员共20名,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对比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随机抽选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差异性。结果在实施前,护理操作、病历书写、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方面均处于相对偏低状态,实施层级管理后评分均显著提升;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86%,实施后上升至98%。结论层级护理有利于管理者在了解每位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经验、态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分层工作目标,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

  • 标签: 层级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参与考核的305名护士(联合培训前)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参与考核的310名护士(联合培训后)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依据护理工作性质分为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依据岗位与各级护士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逐层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接受了联合培训后的305名护士其考核合格率98.71%;明显高于接受联合培训前92.13%的考核合格率,且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联合护理前后各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方面,参与联合培训后的效果均更优于联合培训前,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可通过对护士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来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满足于不同层级的岗位工作需求,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与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岗位胜任力 分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0月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3个层级,职责明确,实施包干责任制。建立层级考核培训制度,改变护士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在采用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总体满意度93.3%。实施前为66.7%,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在病室管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士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的评分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层级管理 护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儿外部性脑积水CT诊断。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冠外部性脑积水患儿,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CT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儿诊断结果,CT检查的临床病理表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诊断结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T检查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具有大的意义,其诊断的结果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对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婴儿 外部性脑积水 CT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H)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治疗、CT复查证实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结果EH的CT特征为两侧额顶部对称性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边缘呈“花瓣样”,纵裂前部增宽,严重者可伴双侧侧裂池增宽及鞍上池增大,脑室不大或轻度增大。结论CT影像检查胎儿脑积水具有无创、可重复、分辨率高,定位准确等优点,对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部性脑积水 CT 影像学 花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