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伤害的发生。方法针对科室特点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加强宣教,加强安全防护用品配备及保障体系,规范洗手等防范措施以预防职业伤害的发生。结果使大家对危险因素有了充分的认识,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有效的减少了职业伤害的发生。结论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是预防职业伤害发生的关键。

  • 标签: ICU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提高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方法加强宣教,对采血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配备防护用具,执行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结果通过采取防护措施降低了采血工作人员的感染几率。结论针对采血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特点,加强安全教育和防护,能够及时有效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采血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方法分析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自我防护首先应从预防入手,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危险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
  • 简介:目的了解托幼机构女职工的健康现况,研究疾病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促进托幼机构女职工的健康。方法2012年大连市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对1837名来自托幼机构女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对1837名女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患病率为6.21%,患病顺位为高血压、霉菌性阴道炎、陈旧性结核、肝功异常;高血压的发病多发生在45岁以上,霉菌性阴道炎发生在比较年轻的年龄段。结论加强对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该人群防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是保障和促进集体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托幼机构 女工作人员 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67名护理人员的离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的措施。方法调查我院67名护理人员离职的原因,分析性别、年龄、婚育、学历、工作年限、是否在编、工资水平等因素对离职的影响。结果67名护理人员离职原因为工作压力大20人(29.9%)、待遇低12人(17.9%)、发展机会少7人(10.4%)、未通过医院考评10人(14.9%)、回原籍工作18人(26.9%)。年龄<25岁者、工作年限<5年、无编制者离职率较高P<0.05);而已婚者、高职称、高工资水平者离职率相应较低(P<0.05)。性别、学历不是影响离职的因素。结论工作压力大,工资与期望值不符,发展机会少是护理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

  • 标签: 护理人员 离职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院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污染物品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储存、下送等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因为经常与患者使用过被污染的用品接触,直接受到交叉感染的威胁。另外还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我科自2008年开业起就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供应室 工作人员 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期低剂量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下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方法2013年10月用真空采血针抽取1ml静脉血EDTA-K2抗凝,ABX-Pentra60全自动5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了774名放射工作人员和2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总数。结果均数±标准差(×10~9/L),放射组为5.12±1.35,对照组为6.32±1.2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白细胞(4≤WBC<5)×10~9/L的所占比例,放射组为34.91%.对照组为12.67%;白细胞(2.5≤WBC<4)×10~9/L的所占比例,放射组为7.91%.对照组为0.67%;白细胞(WBC<2.5)×10~9/L的所占比例,放射组为2.52%.对照组为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不同放射性别、工龄医用X线工作人员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讨论结果表明,长期低剂量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下可以引起放射工作人员的造血系统损伤,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有些甚至低于1.0×10~9/L,提示相关放射工作单位还未完全执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白细胞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陵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异常情况。方法对在2012-2013年间单个监测周期(2个月)剂量超过0.84mSv,推算年剂量超过5mSv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结果A1监测周期为18个月,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的规定。推算年受照剂量上述7人均超过5mSv,均应进一步进行调查。结论强化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针对可能存在的非正常照射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减少与射线接触的机会。

  • 标签: 放射工作 外照射 个人剂量 异常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调查并分析。方法对我医院消毒供应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采取问卷方式,内容包括生物、物理、工作人员自我意识、防护措施及知识等方面。结果从职业危害危险隐患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适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所占比例分别为95.7%、90.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都处于高危职业隐患中。发现仍有约3.1%工作人员不知道标准预防方法,1.4%的工作人员对七步洗手方法不熟悉。结论消毒供应心工作人员的隐患因素较多,需要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科学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隐患因素
  • 简介:摘要当前公立医院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改革,在这其中,医院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改进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公立医院 工作作风 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放射源应用的频繁和使用放射源单位的增加,接触操作放射源的人员越来越多。眼晶状体是对射线较敏感的组织之一,长期接触射线可造成一定的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甚至造成视力减退形成放射性白内障。为了解现阶段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影响的情况,现对济南市的操作放射源接触射线的513例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 标签: 晶体 辐射 职业 健康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加强和改善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个人剂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该县个人剂量监测结果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计量均〈20mSv,从事介入放射诊断的工作人员平均剂量高于该地区年平均剂量水平。结论密云县放射防护工作应重点加强介入放射诊疗操作人的防护。

  • 标签: 个人剂量 放射防护 热释光剂量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保教人员健康状况。方法对2012年1月1日一2012年6月30日在我院体检的1610例保教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疾病和异常检出1278例;②肝功异常和职业有一定的相关,教师高于其他职业。结论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保教人员 健康体检 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我区医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2008年—2012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方法以2008-2012年710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值为分析对象,以《个人剂量限值》(GBZ18871-2002)1为标准。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2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HP(10)。结果703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mSV,其中99.01%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5mSV。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为0.491mSV。结论苏州市吴中区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但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仍应值得重视。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 简介:目的了解^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手术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为制订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工作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451B电离室巡测仪和SG-102环境X-γ剂量率仪直接测量植入^125I粒子源的患者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结果保守估算口腔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人所受辐射剂量分别为:1.2mSv/a(佩戴防护用品)、0.07mSv/a(佩戴防护用品)和0.2mSv/a(未佩戴防护用品),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手术操作人可产生一定的辐射剂量,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重视潜在照射的危险性.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人性化管理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和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0名工作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分别对两组工作人员在管理前和管理后3个月、6个月的感染意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感染控制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管理后3个月、6个月对控制感染的意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感染控制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感染控制具有较佳效果,同时能够对医院工作人员在感染方面的考核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人性化管理模式 感染意识 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