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LaSetva设计工作室为Bolia品牌设计了一款百变灯具:TheFaroIamp。之所以说它百变,是因为这款灯几乎可在所有位置摆放,而灯光则可以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向所有方向照射,这个优势完全利益于设计师在其中引入了磁铁。

  • 标签: 灯具 磁性 位置摆放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矫正牙弓宽度的过程中拔牙和非拔牙方式对于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牙弓矫正的患者病例中选出50例,其中25例患者采取的是拔牙矫正,作为Ⅰ小组;另25例患者则采用的是非拔牙矫正方法,作为Ⅱ小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弓宽度进行记录和分析,了解患者矫正后牙弓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后可以看出,Ⅰ小组患者在矫正后其尖牙间的宽度有着明显的增大,而第二磨牙牙弓宽度则有明显的减小;而Ⅱ小组上颌尖牙间宽度没有明显变化,而下颌尖牙宽度则明显增大,而第二磨牙间宽度也明显增大。同时矫正后Ⅰ小组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大于Ⅱ小组;而上、下颌磨牙间宽度则小于Ⅱ小组。结论在对患者的牙弓宽度进行矫正的过程中,利用拔牙矫正方法能够避免患者的牙弓前部窄化,矫正后整体美感较好。

  • 标签: 拔牙矫正 非拔牙矫正 牙弓宽度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并对其成像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新设计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和人眼模型,模拟仿真其在不同视距下(L=6 m、L=70 cm、L=40 cm以及L=25 cm)的成像结果,得到空间频率为100 cycles/mm时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与Simonov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仿真结果是否满足人工晶状体植入光学特性和测试标准。结果:通过光学设计软件模拟仿真新设计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模型,其结果显示无论α=0°还是α=5°,瞳孔大小为3 mm时,单色光(λ=0.546 μm)空间频率100 cycles/mm对应的MTF值均大于0.43,满足人工晶状体植入光学特性和测试标准。在α=0°时,仿真结果相较于Simonov等研究结果有较大提升;在α=5°时,无明显提升。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双元件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仿真结果满足人工晶状体植入光学特性和测试标准要求,相较于Simonov的研究结果,其整体性能有所提升。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可调节 焦距 光学系统
  • 简介:摘要制作一种防足下垂垫,可调节长度,充分考虑到病人卧床时足跟与床尾的间距,病床床尾有无床挡;护士方便观察病人足趾末梢的颜色、温度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更有利于病人更换卧位,减少骶尾部压疮的发生。可调节防足下垂垫由支架和垫两部分组成,使用时置放于床尾,根据病人的身高相应调节长度,让足底与垫充分接触,防止脱节现象,又便于观察足底末梢循环,易于保暖,充分起到防止足下垂,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可调节 防足下垂垫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牙弓后段不同位置的基骨宽度。方法选取安氏Ⅱ类、Ⅲ类患者各30例。使用3Shape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原始数字化模型作为对照组T0;利用3Shape软件模拟牙移动,使第一磨牙达到中性关系,获得数字化模型作为实验组(T1、T2、T3)。应用牙槽嵴中心宽度分析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数字化模型进行宽度测量。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Ⅱ类、Ⅲ类病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量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但实验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磨牙矢状向移动量与上下颌牙槽基骨宽度不调改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安氏Ⅱ类为负性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安氏Ⅲ类为正性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38。结论磨牙不同矢状向位置的上下颌基骨宽度测量结果存在差异。

  • 标签: 错畸形 横向分析 牙槽嵴中心 数字化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研究大脑发育正常儿童的头颅指数(cephalic index,CI)和最大宽度点(point of maximum width,PMW),为评估中国儿童的头颅外形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428例儿童的相关数据,其中,男243例,女185例,年龄范围0月~15岁。男女各一组,每组分为7个年龄段分组统计分析CI和PMW。结果我国正常儿童的CI值为(86. 6±5. 2)%,其中男童CI值为(87. 0±5. 1)%,女童CI值为(86. 0±5. 2)%,两组间的CI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62),各年龄段的平均CI总体呈现随年龄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我国正常儿童的PMW为(53. 7±2. 4)%,其中男童PMW为(53. 8±2. 5)%,女童PMW为(53. 5±2. 3)%,两组间的PMW均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158),各年龄段的平均PMW总体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结论正常儿童的CI指数和PMW指数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头颅形状,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后效果的评价。

  • 标签: 颅缝早闭 颅阔点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牙齿矫正患者共50例,根据矫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拔牙矫治,对照组采用不拔牙矫治,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牙弓宽度的影响。结果牙齿矫正后,观察组牙弓宽度为(39.93±1.72)mm,对照组牙弓宽度为(38.78±1.67)mm,观察组的牙弓宽度比对照组的平均牙弓宽度多出0.92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矫治不会导致牙弓宽度缩小,更有利于美观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拔牙矫治 不拔牙矫治 牙弓宽度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7年8月国内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025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6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48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91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 809例,女216例;年龄为(54±11)岁,年龄范围为16~83岁。1 025例病人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值为14.3%,其中高RDW(RDW-CV>14.3%)病人347例,低RDW(RDW-CV≤14.3%)病人678例。观察指标:(1)肝细胞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2)肝细胞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3)随访及生存情况。(4)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采用Graphpad Prism 7.0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肝细胞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高RDW病人年龄(≤70岁、>70岁),肝硬化(无、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或C级),甲胎蛋白(≤200 μg/L、>200 μg/L),肿瘤数目(单发、多发)分别为313、34例,152、186例,161、53例, 158、143例,186、109例;低RDW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641、37例,359、310例,415、48例,367、227例,547、131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6.709,6.787,23.906,7.114,34.375,P<0.05)。(2)肝细胞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RDW-CV、肿瘤长径、肿瘤数目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1.388,1.432,1.534,1.455,2.813,1.505,95%可信区间为1.004~1.920,1.086~1.887,1.263~1.864,1.211~1.748,2.293~3.450,1.173~1.93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DW-CV、肿瘤长径和肿瘤数目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020,1.340,2.427,1.438,95%可信区间为1.007~1.032,1.027~1.749,1.801~3.272,1.057~1.956,P<0.05)。(3)随访及生存情况:1 02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640,P<0.05)。(4)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针对年龄、肿瘤长径和肿瘤数目3个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954例年龄≤70岁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030,P<0.05)。71例年龄>70岁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933,P>0.05)。459例肿瘤长径≤5 cm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76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660,P<0.05)。487例肿瘤长径>5 cm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950,P>0.05)。733例单发肿瘤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530,P<0.05)。240例多发肿瘤病人中,高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低RDW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820,P<0.05)。结论术前RDW可预测肝细胞癌病人的预后,高RDW病人预后更差。RDW在年龄≤70岁和肿瘤长径≤5 cm病人中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肝功能 预后 预测
  • 作者: 吴健 成娟 宋曙 刘君 陈钟鸣 俞炯 曹红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24
  •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0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224005,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01508,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214005,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2400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RDW与血小板比值(RPR)在HEV相关肝衰竭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和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152例无肝衰竭HEV感染(HEV-non-LF)患者和62例HEV诱导的肝衰竭(HEV-LF)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估RDW和RPR对诊断HEV相关肝衰竭及其预后的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189,95%CI 1.026~1.376)和RPR(OR=4.758,95%CI 1.621~13.965)均为影响戊型肝炎患者发生相关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RPR和RDW预测HEV发生相关肝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 CI 0.67~0.79, P<0.01)和0.68(95% CI 0.61~0.74, P<0.01)。RPR和RDW预测HE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2(95% CI 0.49~0.74, P<0.01)和0.57(95% CI 0.44~0.70, P>0.05)。结论RPR和RDW对HEV相关肝衰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PR对肝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戊型肝炎 肝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可调钠透析对于低血压预防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来本院就诊的28例患者,进行常规透析(140mmol/l),和可调钠透析(起始钠148~150mmol/l,结束钠135~138mmol/l),治疗后通过自身对照对比两种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常规透析后发生低血压219次,发生率为16.15%;采用可调钠透析后发生低血压39次,发生率为5.39%,经χ2检验得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调钠透析可以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 标签: 可调钠 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对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标准钠透析(透析液Na浓度138mmol•L)和可调钠透析(Nammol•L由148阶梯下降至135mmol•L.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透析中血压的变化。结果标准钠透析与可调钠透析在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8.5%和6.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可调钠透析可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且不增加病人钠负荷、不引起病人口渴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

  • 标签: 可调钠透析 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脑室引流管一般应用于脑室钻孔引流手术。目前,我院所采用的脑室引流管为国产硅胶长管和全进口美国FVPC2型引流管2种,但它们都没有配备调节器,难以控制引流速度,因此容易引起引流量过多、过急而造成脑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采用美国FVPC2型引流管配上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对49例脑室引流术置管患者实施控制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自制 可调节 脑室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可调钠对血液透析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54例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的影响。将5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血压透析,观察组患者给予可调钠透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透析后,对照组出现低血压例数149例,低血压发生率为27.59%;观察组出现低血压例数56例,低血压发生率为10.37%,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透析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可调钠透析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本文总结了可调式下肢消毒牵引支架的设计制作与临床应用方法,包括用物与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认为下肢骨折手术消毒时应用可调式牵引支架既节省了人力、缩短了消毒时间,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该支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牵引支架 骨折 下肢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意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护理方案。通过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患者的治疗的显效率。结果本次实验的8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77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得到改善,3例未改善,总体有效率达96.25%。结论给予脑积水患者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配合综合性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显效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可调压式分流管 脑积水 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