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创面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全身治疗与保守治疗对32例高压电烧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创面处理。结果23处创面行皮瓣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14处、5处、4处。67处创面行皮片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44处、13处、10处。一期修复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43处,延期修复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24处。高压电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53处,低压电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14处。延期修复组皮片愈合明显优于一期修复组(P<0.01),其余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电烧伤致残率离,并发症多,应加强易伤人群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高压 电烧 创伤和损伤 修复 手术 功能 恢复
  • 简介:早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已发现,在应力作用下生物骨表面的电荷会发生重排,产生电信号,具有压电效应骨的这种压电特性提示,如果将电活性成分加入移植材料,可能会有助于提高骨的形成速度和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工业用压电材料已被作为骨替代材料引入医疗领域,模仿生成骨表面电荷从而促进骨愈合.本文就骨压电效应以及压电材料促进成骨机制等方面做简要说明,并对骨组织植入用压电材料的研究与发展前景做一综述.

  • 标签: 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 压电陶瓷 压电高聚物 骨形成
  • 简介:目的评价钛酸钡(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对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周围骨改建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进行.选择5只成年杂种犬,将机械处理表面支抗种植钉(对照组)植入犬左侧下颌骨,BaTiO3压电陶瓷涂层支抗种植钉(实验组)植入犬右侧下颌骨,每侧各2枚;术后2周,给予1.96N交互牵引力持续1个月,测量2枚种植体位移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染色分析、生物力学检测观察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与周围骨结合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TiO3压电陶瓷涂层种植支抗移动距离明显减小,骨形成活跃,骨结合率及最大拔出力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种植支抗表面制备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可有效增加种植支抗的稳定性.

  • 标签: 种植支抗 压电效应 稳定性 骨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采用青光眼植入式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收治的40例采用青光眼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研究选的患者青光眼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视力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关于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青光眼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并发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Ahmed青光眼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80例患者实施改良Ahmed青光眼植入术治疗,观察8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经改良Ahmed青光眼植入术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排斥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平均眼压为(17.21±5.32)mmHg,和接受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率为94%。结论对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使用改良Ahmed青光眼植入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将患者临床病症及时改善,可推广治疗。

  • 标签: 改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 治疗 难治性青光眼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植入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防6-18个月。眼压从术前平均(55±7)mmHg下降至术后平均(15.5±5.4)mmHg。结论引流植入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高压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本组22例手背、虎口、手掌、腕部高压电击伤创面进行早期切痂扩创,Ⅰ期或Ⅱ期行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本组22例患者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不臃肿,外观满意,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保留。结论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修复面积大、血供可靠、距离手部较近、切取转移方便、不牺牲前臂主干血管等优点,是修复手部高压电击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手部电击伤 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