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每天认真刷牙,是不是不用洗牙了?不对!因为牙齿在彻底洗刷后的半小时内,即会有新的菌斑形成。久而久之.这些未被清洁的菌斑钙化为牙石,会加重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口臭等情况,最终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因此,要维护牙周健康,应定期到医院洗牙。

  • 标签: 洗牙 抛光 菌斑形成 牙齿松动 牙槽骨吸收 牙龈红肿
  • 简介:《爸爸去哪儿》除了引起收视的高潮,也引起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田亮的“慈祥的爸爸”:林志颖让Kimi独立的尝试:张亮和天天“兄弟式”的父子情,到底哪种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吗?教师是什么?严师真的能出高徒吗?每次这些疑问跑进我脑海的时候,我就会禁不住地翻看以前参加的蒙台梭利教学培训时导师给的资料,

  • 标签: 教学 语言 抛光 家庭教育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德利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10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随着全瓷材料和微创修复理念的发展,全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全瓷修复体的抛光是影响修复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抛光不仅能为全瓷修复体提供光洁的表面和外观,还能降低对对牙体硬组织的磨损、减少修复体表面菌斑聚集、避免裂纹扩展、提高修复体强度和美观性。做好全瓷修复体的抛光需要3个重要的环节:抛光工具的合理选择、抛光参数的正确设定、抛光步骤的严格遵循。

  • 标签:
  • 简介:尽管后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材料和技术发展已很成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牙△面磨损速率高,边缘易破损,疗效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为了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修复体进行细修整和抛光。尽管修整和抛光的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如更易发生边缘破损和耐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尝试寻找一种解决的办法。本文对几例临床病例采用了一种修复体不用或少用器械修整的技术。如必需对修复体修整,修整后须用一种特殊的树脂类表面封闭剂处理,可提高修复体修整后的表面强度和边缘密合性。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牙牙合面解剖形态。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临床病例 修整 后牙 抛光 边缘密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冲法抛光后囊预防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浑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202例(24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120只眼)采用水冲法抛光后囊和对照组102例(120只眼)采用传统抛光法。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后囊浑浊发生及处理。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发生后囊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残余皮质的发生率,试验组为0.83%(1/120),低于对照组的9.17%(11/20)(χ2=8.772,P=0.003)。术后12及24个月,试验组后囊浑浊发生率为3.30%及8.33%,低于对照组的10.83%(13/120)及27.50%(33/120)(χ2=5.128,14.988;P<0.05)。术后24个月内实施了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者,试验组9只眼(7.50%)少于对照组29只眼(24.17%)(χ2=12.507,P<0.05)。结论水冲法抛光后囊预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后囊浑浊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术 手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年龄相关性 抛光,后囊 浑浊,后囊
  • 简介:目的: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伢典和传统车针去龋后窝洞表面的微观形态。方法:选取累及牙本质深层龋坏的离体牙9颗,分为对照组,机械组,伢典组3组,每组3颗。用扫描电镜观察窝洞表面形态。结果:对照组表面有很多碎屑、残渣等,无牙本质小管完整形态。传统车针组的牙本质表面有不规则的颗粒和碎片,有玷污层形成。牙本质小管口堵塞。伢典组的牙本质表面没有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清晰可见。结论:伢典能有效去除玷污层。

  • 标签: 扫描电镜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 简介:目的:利用健康离体牛牙,评价伢典对健康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牛切牙28颗,磨除唇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酸蚀组,伢典处理组,伢典处理+酸蚀组。分为不做预处理组,37%磷酸酸蚀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后再用37%磷酸酸蚀处理组。在牙本质表面粘结形成直径5mm,高3mm的光固化树脂圆柱体。37℃水浴24h后,以1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伢典处理后的健康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不做预处理的健康牙本质。伢典处理不影响酸蚀效果。结论:伢典对复合树脂与健康牙本质间的粘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剪切粘结强度
  • 简介:摘要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并发症。PCO不论按照临床表现还是病理机制均可分为纤维型和再生型。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预防PCO的技术为术中机械性晶状体前后囊膜抛光,但是否有效预防PCO一直存在分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晶状体前囊膜抛光对纤维型PCO有抑制作用或没有作用,而对再生型PCO很可能有促进作用。因此,是否行晶状体前囊膜抛光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而定。(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92-494)

  • 标签: 囊膜混浊 晶体 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晶状体囊膜抛光
  • 简介:  分别考察助剂用量、物料粒度(D95≤)、乙醇浓度、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刺五加总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刺五加总黄酮正交实验,本研究主要为了考察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各工艺条件对刺五加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标签: 刺五加黄酮 学法辅助 工艺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化学机械去龋法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作探讨。 方法: 此次研究中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龋病患儿 100 例)均分为 2 组:选择传统机械去龋法为对照组患儿治疗,选择化学机械去龋法为观察组患儿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去龋效果比对照组优, X 2 =6.9843 、 P < 0.05 ;观察组去龋总有效率 96.0% 比对照组 80.0% 高, X 2 =4.7321 、 P < 0.05 。 结论: 儿童龋病治疗时选择化学机械去龋法的效果更佳。

  • 标签: [ ]儿童龋病 机械去龋法 化学机械去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治疗儿童龋齿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龋齿患儿12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去腐治疗,观察组60例,予以伢典微创凝胶去龋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76.67%)更高,疼痛程度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伢典微创凝胶 龋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自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手动注水冲洗抛光后囊膜技术运用,对降低后发障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2022 年 3月至2023年 3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40例200只眼,男性 72例100 只眼,女性68例100只眼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100只眼术中进行手动注水冲洗抛光后囊膜 ,对照组为100只眼未进行注水冲洗抛光后囊膜,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随访观察术后1一12个月,术后6 个月, 实验组后囊膜发生混浊有 8只眼 (8% ) , 对照组发生 15只眼 ( 15%)。,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术后 12 个月、实验组后囊膜混浊发生 14只眼 ( 14%) , 而对照组发生27只眼 (27 % )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使用手动注水冲洗抛光后囊膜安全有效 ,且明显减少术后后囊膜混浊, 能更好的提高术后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后囊混浊 后囊膜水抛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牙龋病采用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月3月因乳牙龋病入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8例患儿(136牙)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64人(72牙),选择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对照组64人(64牙),选择常规器械治疗,返院复查时统计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治疗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4.4%,对照组为81.3%;观察组的治疗舒适度为98.4%,对照组为64.1%;观察组的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牙龋病采用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的有效性高,能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牙龋病 化学-机械微创法 常规器械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化学-机械去腐法Carisolv微创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72例龋齿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4月-2020年6月,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分别实施常规慢速球钻磨牙技术与化学-机械去腐法Carisolv微创技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去龋成功率方面,观察组(91.67%)更高,与对照组(72.22%)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龋齿 化学-机械去腐法Carisolv微创技术 常规慢速球钻磨牙技术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2.0 mm同轴微切口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灌注抽吸系统(I/A)注吸针头对晶状体前、后囊膜进行抛光,联合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对术后人工晶状体(IOL)及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接诊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0例(80眼),年龄46~72岁,晶状体混浊分级为Ⅱ~Ⅳ级,屈光度-10 D~-24 D。在施行2.0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时,用抛硬币法随机对一眼应用I/A注吸针头对晶状体前后囊膜进行360°全方位走罐式抛光并植入CTR作为试验组(40眼),对侧眼则不抛光不植入CTR作为对照组(40眼)。双眼手术时间间隔1周以内。门诊随访记录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前囊口大小、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ELP)、IOL偏心量及后发性白内障(PCO)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的前囊口面积、IOL偏心量和ELP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的前囊口面积随着时间延长逐渐缩小,IOL偏心量逐渐变大,ELP逐渐变小。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LP首先表现出差异趋势(P<0.01);术后1、3、6个月,对照组的ELP均明显小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前囊口面积和IOL偏心量在术后1、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O方面,术后1、3、6个月,试验组PCO发生率分别为0%、2.5%、7.5%,对照组分别为5.0%、17.5%、32.5%,试验组PCO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囊袋收缩,表现为IOL的不稳定性且前囊口逐渐缩小趋势,术中对其进行360°前、后囊膜抛光联合CTR植入可有效维持ELP的稳定,减少前囊口收缩程度、减少IOL偏心量及PCO的发生率。应用I/A注吸针头对晶状体前、后囊膜进行走罐式抛光,联合CTR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性好,疗效稳定。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白内障 前后囊膜抛光 囊袋张力环 囊袋稳定性
  • 简介:摘要粪便的形状和组成除与食物的质与量有关外,还与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通向消化道的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状态、器质性病变有关。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粪便化学检查。目的讨论粪便化学检查。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化学检查。结论粪便的检查对某些消化道疾病及寄生虫感染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防治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可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