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眩晕患者的诊断过程始于对病史以及随后的全身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的准确评价。这步骤通常能够识别确切的病因,或者至少可鉴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神经放射检查必须作为选择性诊断手段加以考虑,包括CT、MRI、MR血管造影(MRA)以及血管造影术。对于周围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Meniere病、外淋巴瘘、局部外伤、中毒性迷路炎、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渗液等疾病的诊断而言,影像技术的作用是有争议的。CT和MR可用来排除其他病理学原因和证实诊断。分辨率和增加和能够增强迷路内液的特殊MRI序列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对迷路的结构和病理学变化进行更详细地分析。T1和T2对比序列检查都是必需的。当怀疑中耳类以及在外伤后眩晕随访时,需要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很多,包括椎基底循环血管病变、多发性硬化、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小脑和脑干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中脑缺血和多发性硬化最为常见。在这些情况下,影像检查应该是强制性的。CT能够诊断大多数小脑出血以及小脑和脑干的急性缺血,增强的MRI已经证实是检测后颅窝病病变最为敏感的工具。弥散加权MRI能够比常规MRI更早地显示急性缺血性改变。MRA能提供类似血管造影片的颅内血管图像。有证据表明,有时可避免进行侵入性的血管造影术。MRA的分辨率不如传统的血管造影术,还可能受到活动和其他伪影的影响。选择性的后循环血管造影通常对治疗决策有提示作用。

  • 标签: 神经放射学 眩晕 迷路内液 CT M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海市自1978年报告第1例淋病病人以来,性病发病率遂年上升,1999年上海市性病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但近年来淋病上升势头有所缓和,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13.6%,而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还出现了胎传梅毒,对HIV流行和优生优育都带来严重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对1999年梅毒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现场流行病调查,揭示本市梅毒的流行特征,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

  • 标签: 梅毒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上海 性病 淋病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的形态特征,对于股骨损伤后的治疗与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可以为人类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本文测量了250例(男性109,女性14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的成人股骨各个部位的径线、扭转角和颈干角,并计算出与股骨形态相关的指数.结果(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2)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的侧别差异.(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和正形居多.(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无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有侧别差异(p<0.05)均为左侧大于右侧.(5)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但均有明显的侧别差异(p<0.01).

  • 标签: 股骨 形态学特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 简介:1980年由Caplan首次报告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basilararterysyndrome,TOBS)系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在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585例脑梗死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者24例,笔者对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提高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特征分析 SYNDROME ARTERY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高龄老年人血液流变特征,以便更好地治疗。方法入选的1006名41-92岁的来院体检者,检查进行分组调查,系实验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用2×3卡方检验,组间定量资料系用方差分析。结论超高龄老年人血液流变指标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的指标,应采用单独的血液流变指标。心脑血管发病率高。

  • 标签: 超高龄老年人 血液流变学指标 统计学分析单独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简介:美女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人们一般都会向她投去羡慕、惊叹、喜悦、好感以及善意的目光。女性俊俏美丽的容貌就像百花园中婀娜多姿的花朵,谁不愿意去欣赏和摘取那朵最鲜艳的呢?中外的语言文字对美女的形容,虽然世异域殊,但往往不约而同。人类具有爱美的天性,对于美的感悟,有着共同的语言。世界文学的上乘之作,几乎都在描绘美女上有其独到之处。尽管有的作家进行了艺术夸张,但是读者却乐于接受。对于美女的赞扬我国有着丰富的语言和词汇,诸如"杨柳细腰"、"亭亭玉立"、"雪肤玉肌"、"粉妆玉砌"、"花容月貌"、"脸若芙蓉"等等。我国古代形容西施之美:"鸟惊入松岗,鱼畏沉荷花","服以绮罗之衣,乘以重帷之车,国人慕美人之名,争欲识认,都出郊外迎候,道路为之雍塞"。在《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中对西梁国女王有这样描写:"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

  • 标签: 价值几何 美女身 身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特点,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法运用SPSS11.0软件.对2005年吉林市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中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吉林市报告麻疹发病例数为257例,发病率为5.65110万,其中1-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6.21/10万。4-5月份龙潭、磐石两市区出现麻疹暴发,发病率分别为19.48/10万和15.15/10万。结论2005年吉林市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分析 儿童 暴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雅安市犬伤暴露人群流行病特征及伤后处理情况。方法分析2009年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狂犬疫苗接种者的相关信息。结果以5—9月份犬伤暴露人群最多致伤人群男女比例为1.111;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年龄为86岁,20—40岁致伤人数最多,占61.95%;致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和下肢,占89.45%;致伤程度以中度抓伤、咬伤者为主,占89.57%;致伤人群狂犬疫苗的全程5针次接种合格率和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雅安市近年来犬只数量在不断增加,犬伤人数呈上升趋势。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人群 流行病学
  • 简介:近来,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海南等地均相继发生较大范围的“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集体中毒事件,原因是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肝、猪肺和猪肉。养殖户为了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和出肉率在猪饲料中任意滥用“瘦肉精”。我国的生猪主要产地:……

  • 标签: “瘦肉精” 中毒 流行病学 防制对策 牧塌 养猪户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对IBS的症状分析多来自临床病例.目的:分析社区人群中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症状人群的症状特征.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到239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症状人群,记录其人口统计资料,以及最近一年内的腹痛或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本组社区人群中IBS症状人群的病程为1~60年,平均4.2年±3.7年;腹痛或腹部不适以脐周或下腹部为多见,其发生与女性经期和进食关系最大;77.4%的症状人群每次腹痛持续时间一般小于30min.其他常见的IBS相关症状有排便次数增加、黏液便、排便不尽感、腹胀等;较常见的非结肠性消化道症状有恶心、反酸、打嗝、呕吐等;较常见的肠外症状有乏力、女性痛经、头痛或肌肉酸痛等.各IBS亚型中,以腹泻为主型最为多见(74.0%).结论:社区人群中IBS的症状多种多样,且常合并有较多非结肠性消化道症状和肠外症状.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体征和症状 问卷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容奇地区近年肺癌流行特征,为防治本地区肺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6年-2001年间发病患者及死亡患者的情况进行病案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容奇地区1996年-2001年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38.4%及35.9%。男性发病率为74.1/10万,女性发病率为23.7/10万,男妇女患者比较为1.65:1,肺癌40岁后发病率上升明显,以60-69岁为高峰。男性肺癌患者以鳞癌比例最大,达56.7%,女性以腺癌为主,占51.9%,旧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新城区。咳嗽、咳血丝痰、胸痛,占求诊主诉的60.8%。结论容奇地区肺癌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治。

  • 标签: 肺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死亡率 性别分布 发病年龄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病特征,提出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方法951~200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和人群免疫水平等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MV前期(1951~1966年)、MV推广期(1967~1978年)、MV计划免疫期(1979~1986年)、计免-冷链运转期(1987~2000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39.10/十万、436.40/十万、163.10/十万、4.35/十万,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冬春季流行高峰,有后移趋势;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8.8%.1967~2000年全省累计使用MV17222.75万人份,1979~2000年MV报告接种率维持在84.8%~95.9%之间,1994~2000年MV免疫成功率、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在88.9%~94.4%、87.4%~98.1%.结论:1.广东省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2.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前提和基础;3.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关键;4.开展MV后续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和风疹疫苗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必要补充;5.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广东 麻疹 流行病学 发病季节 年龄分布 地区分布
  • 简介:对一株O139型霍乱弧菌的微生物特性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作了初步研究,发现此菌在会3%氯化钠的肉汤琼脂与TCBS培养基上易变异成粗糙型;药敏试验证明它对氟哌酸、氧氟沙星、卡那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敏感,对氯霉素、四环素、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黄连素、复方新诺明、灭满灵耐药;并发现食醋、大蒜、茶叶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经常食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霍乱 O139型霍乱弧菌
  • 简介:目的阐明国人消化道憩室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结合国内文献复习,对551例消化道憩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1例消化道憩室中,老年患者占58.6%,食管憩室、胃憩室、十二指肠憩室、空回肠憩室和结直肠憩室分别有14例(2.54%)、10例(1.81%)、395例(71.69%)、70例(12.70%)和62例(11.25%);14例食管憩室中,中段占78.6%,高于咽食管憩室的11.2%。62例结直肠憩室中,右半结肠憩室占56.5%,高于左半结肠的38.7%。结论国人消化道憩室的发病特征与西方社会均存在某些差异,尤其在食管和结直肠憩室方面。

  • 标签: 憩室病 食管 十二指肠 空回肠 大肠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中心城区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的院前急救病例逐年上升,但死亡病例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的年龄段。院前急救死亡的常见病因是猝死(65.68%)、创伤(9.74%)、脑血管意外(8.79%)、心血管急症(7.34%)、呼吸系统急症(6.32%)、中毒(1.61%)、消化道出血(0.52%)等。因创伤死亡的病例呈上升趋势,但2004年有所下降。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死亡则呈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对猝死、心血管急症及创伤院前急救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 标签: 院前急救 死亡 流行病学
  • 简介: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进行的藐小棘隙吸虫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人群的感染率为13.71%(899/6557)。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4.29%和13.11%)。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3~10岁26.01%,11~20岁21.69%,21~30岁14.26%,31~40岁9.50%;41~50岁8.74%;51岁以上2.97%。3~30岁感染者占78.31%。感染者的家庭分布和空间分布均具极明显的聚集性。当地保虫宿主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9.76%和62.16%。文中就感染者的分布特征与饮水来源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饮水来源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关。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流行病学调查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