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是老年心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对充血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交叉对比的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组,治疗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结果应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心脏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提高(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CHF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血心力衰竭内科治疗应用优质护理价值。方法本次选取充血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我院心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50)与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心衰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07年04月至2013年01月期间前来就诊的CHF患者共200例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对照组予本病常规治疗药物,即卡托普利、地高辛及利尿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而加用非洛地平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3.0%。同时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血压心功能分级、心率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CHF的过程中,加用非洛地平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临床体征。

  • 标签: 非洛地平 慢性充血性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组充血心力衰竭并发肝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住院的292例各类型心衰病人并发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胆红素监测结果TB增酶学增高情况ALT88例(30.14)、AST46例(15.75%)、LDH52例(17.81%)、GGT55例(18.84%)、ALP19例(6.51%)。高89例(30.48%);胆红素监测结果TB增高89例(30.48%);蛋白代谢监测结果TP降低48例(16.44%)。结论本组病人肝功能检测结果充分说明了充血心力衰竭病人对肝功能损害的现象,主要表现肝功能轻度异常,肝脏酶学及胆红素轻度增高,部分病例ALB明显降低,GLB明显增高,A/G倒置,造成不可逆的肝脏病理损害,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严重影响了病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而消化道症状则不明显,黄疸与症状及体征也因心衰症状突出。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充血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遵医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对充血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充血性心力衰竭 遵医嘱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充血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充血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扩血管治疗、强心治疗及利尿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变化以及心功能变化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如心率、心功能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心力衰竭,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beta 受体阻滞剂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充血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片第1周每次0.2,每天3次,逐渐减量维持治疗3个月,同时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在左心室射心血分数(LVEF)、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改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而心脏猝死率、心力衰竭病死率及心衰恶化再住院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嗣对治疗充血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搏苏),坎地沙坦(维尔亚)联合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3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搏苏5mg,每日1次;维尔亚8mg,每日1次。疗程为六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58.8%,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因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CHF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运动耐受,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比索洛尔 坎地沙坦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充血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充血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中西医药物结合的方式之上再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性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应用运动疗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治疗16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步行试验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经过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指标明显改善(P<0.05),且生化指标和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应用运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症状。

  • 标签: 中西药结合药物 联合运动疗法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重症充血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0例充血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均进行病因和对症治疗并按CHF常规处理,包括低盐饮食,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因硝酸酯类,口服ACEI效果欠佳,停用上述扩血管药物,改用硝普钠注射剂5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持续3天。结果治疗3天后,总有效率95%。结论硝普钠注射液可有效地用于治疗重症CHF病人,它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短期应用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 标签: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 硝普钠 射血分数
  • 简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CHF)是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如果心力衰竭能早期发现、诊断、干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检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进一步探讨其与CHF诊断、分级及左室重构等方面的关系。

  • 标签: 血浆N-末端脑钠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龄 左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左卡尼汀针对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8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使用6分钟步行试验、动态心电图评分和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卡尼汀针对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之前和治疗后的6分钟步行试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24小时内心肌缺血次数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之后两组比较,左卡尼汀增强患者缺血性心力衰竭的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使用常规治疗加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强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以及运动耐量,患者的耐受性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缺血性心力衰竭 左卡尼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2例,对其进行心电图、X线及实验室生化试验等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然后观察其心衰分级及疗效。结果9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属于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比较多,经治疗后死亡的患者有9例,概率为9.78%;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5例,总有效率为81.52%。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发原因大多是因其患有有关心脏的各种基础疾病,对其进行X线、心电图及心衰标志物检测等检查可确诊其病情,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加强对患者心力衰竭的预防可减少其死亡的发生。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充血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心衰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强心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65.0%。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酚妥拉明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佳,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心力衰竭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充血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充血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扩张血管、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14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氨肽苷用于慢性充血心衰的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肌氨肽苷 慢性充血性心衰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