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显示,到今年年末,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预计为8618亿,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预计为2133亿,总结余预计将达10751亿.

  • 标签: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 城镇职工 财政部
  • 简介:摘要中医学以阴阳理论为基础,难学难懂,学医一生,不知所终。但三医学理论把中医学搞的简单化了,清晰明了,病因、病理、病情分型都是“毒郁虚”三个字,学中医用中药不再难。中医理论从阴阳的二论上升到毒郁虚的三论,中医变得简单明白,是中医界的好事情。

  • 标签: 三元 医学理论 毒郁虚 武学文
  • 简介:太原有一家老字号饭庄,店名清和,将近300年历史了。这家店能传至今天.全仰仗了傅山。清和饭庄的前身,不过是一家普通的清真羊杂小店。小店距离傅山住处很近,傅山隔三差五地来喝碗羊杂汤。当时的傅山已名满天下,因坚守汉人气节而备受百姓尊重。每当傅山来店中,店主都要陪着小酌两杯,听傅先生讲讲古今趣事。

  • 标签: 傅山 饭庄 药膳 老字号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项目编制的意义及编制过程,并对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领域数据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 临床护理信息 数据元 项目编制
  • 简介:目的收集医院护理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相关的护理表单,提取相关信息数据,编制《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目录》以及《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值域代码》。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设计,采用文献研究、借鉴法以及现场调研与专家访谈法收集护理表单,采用自上而下法对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进行提取。结果初步收集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共计703个,并按照卫生信息数据目录的17个分类的编制,将703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编制《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目录》以及《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值域代码》。结论基本上完成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体系框架的构建及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目录及其值域代码的编制,探讨了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体系构建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为今后完善中医临床护理信息数据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数据元 中医护理 标准化
  • 简介:中医药信息数据相关标准的编制,是实现中医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等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基础性、指导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就我国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信息数据目录的编制及其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

  • 标签: 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信息 数据元 标准化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识别不同类型脊髓神经参与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我们采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鼠的脊髓片,进行形态观察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神经为中小型中间神经,其胞体位于脊髓中央灰质第VII层、VIII层和中央管细胞群(X层),其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63.5±1.5mV,这些神经没有自发放电,但当一个去极化电流脉冲注入细胞可引起神经的兴奋,发放动作电位,并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发放动作电位的频率也增加,部分神经表现出L型钙通道电流,这有助于理解脊髓中间神经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脊髓中间神经元 运动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8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情况,将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统计学对比两组治疗疗效,P<0.05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疗效评价发现研究组显著疗效9例(21.4%),一般疗效31例(73.8%),差疗效2例(4.8%),对照组显著疗效4例(9.5%),一般疗效29例(69.1%),差疗效9例(21.4%)。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6%,统计学对比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对比常规治疗方式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在急诊治疗中应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 简介:本刊社决定于2014年1月1日起,启用在线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系统人口位于《环球中医药》杂志官方网站www.hpzyy.com首页。作者投稿本刊,请首先在本刊网站在线注册账号,以该账号登陆稿件采编系统投稿,并可以随时了解稿件编审进度。使用稿件采编系统十分方便作者和编辑的随时交流。被邀请审阅稿件外审专家则会收到一封采编系统发出的邮件,其中包含账号和预设的密码,以及“查看稿件”、“开始审稿”、“登录系统”等字样的链接,通过点击这些链接实现与采编系统的交互,完成对稿件的评议。

  • 标签: 稿件编审 在线期刊 中医药 系统 采编 杂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给予升血调颗粒治疗,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升血调颗粒对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把76例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升血调颗粒治疗4周,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升血调颗粒治疗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疗效可靠,能增加患者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升血调元颗粒 转移性晚期肿瘤 免疫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扶通络胶囊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扶通络胶囊(0.6g,po,tid),2组均以2周为1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通络胶囊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扶元通络胶囊 脑梗塞 急性期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运动神经病(MND)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分别对50例MND患者进行4个区域的共8块肌肉肌电图(EMG)分析,四肢的磁运动诱发电位(MEP),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F波检查,在双侧腓肠肌记录H波,四肢神经传导速度(NCV)被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MND组中EMG失神经电位65.0%,轻力时限增宽62.5%,振幅增高52.8%,大力单纯或单混相60.0%;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71.5%;F波出波率下降24.7%,F波增高26.0%;H波增高25.0%;复合运动神经动作电位(CMAP)降低27.3%,运动神经传导(MCV)减慢2.5%,感觉神经传导(SCV)减慢0.6%,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降低2.0%.结论:EMG对MND患者下运动神经损害有定位诊断价值;MEP对MND患者上运动神经损害有诊断价值;F波、H波对MND患者上下神经神经损害定位有补充诊断价值,可作为损伤程度的评价标准;NCV测定帮助鉴别诊断.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评价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现有动物模型、尸体模型在研究该部位的生物力学上均有不足之处。已有人构建枕寰枢关节(occipito—atlanto—axialjoint,OAAJ)有限模型,但其包含的解剖结构并不一致。我们基于1例青年男性志愿者CT扫描数据,构建了完整的OAAJ非线性有限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 标签: 枕寰枢关节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建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的有限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来探讨最适宜的固定融合方式。方法分别建立以下融合固定模型:单枚融合器+双侧椎弓根钉(A型);双枚融合器+双侧椎弓根钉(B型);单枚融合器+单侧椎弓根钉(C型);双枚融合器+单侧椎弓根钉(D型)。对各模型进行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轴压加载,比较各模型的角位移、椎弓根钉及融合器的所受应力情况。结果各融合固定模型在不同工况下椎弓根钉及融合器所受应力的VonMises峰值各有差异,但均在最大受力范围之内。各工况下四种模型角位移均较有限模型减少,A/B型、C/D型相比角位移减少程度相当,而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时脊柱稳定性较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差。结论建立了不同固定方式的腰椎融合模型,验证了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中使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加单枚融合器置入可提供适当的稳定,可以作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的固定方法选择。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腰椎 椎间融合 生物力学
  • 简介: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烈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的“牛皮癣”“摄领疮”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呈慢性经过,时轻时重,多在夏季加重,冬季缓解。初起为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或外来机械刺激所引起;久病则因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而成。肝火郁滞,情志不遂,郁闷不舒,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职,凝滞肌肤,每易成为诱发的重要因素,且致病情反复。李文老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将金元大家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运用于本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今将李老师临床运用介绍如下。

  • 标签: 脾胃论 神经性皮炎 清肝泻火 清热除湿 血虚风燥
  • 简介:摘要护理模式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由最早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以及“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发展为现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步扩展了护理的领域和功能,对有利地促进了护理教育模式的进化。

  • 标签: 护理模式 护理学 教育
  • 简介: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促进其生长、发育,维持其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SD大鼠大脑皮质体外培养神经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胚胎,取其大脑皮质后,对神经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3组,其中灯盏花素组加入10g/L灯盏花素,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又分为24h、48h亚组。对24孔板中各组细胞各时间点采集图像,之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AmRNA的表达变化。对96孔板中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采用MTT检测神经生长活力。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和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细胞数、胞体面积、突起长度及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但正常组及对照组均有随时间点延长,3个指标均上调(P0.05),灯盏花素组各时间点较正常组和对照组上调(P〈0.05)。提示灯盏花素促进SD大鼠脑源性神经的存活、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发挥作用。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灯盏花素 神经元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
  • 简介:烯醇化酶同工酶均为胞浆二聚体酶,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糖酵解代谢中,催化2一磷酸甘油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由免疫性质不同的α、β、γ3种亚基组成。而特异地存在于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γγ型,被命名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经研究证实,NSE的释放量与神经细胞死亡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本文阐述了NSE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出血 脑缺血缺氧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