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院互联医院平台建设遵循“顶层设计、分期实现、特色先行”的总体原则,互联全程就医服务以便捷就医主线,以慢病、专病多级管理为健康服务管理的核心开展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全闭环的就医流程服务、上下协同的慢病全流程管理服务、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服务、全息医疗健康档案数据的采集服务、全领域的健康医疗保障服务。

  • 标签: 互联网医院平台 医疗健康服务 全流程管理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专利运营服务平台进行阐述,通过对背景和内涵的分析,以及对国内汇桔网和科易网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两大平台在运营的过程中整体管理存在漏洞,运行体系也比较薄弱,所以,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竞争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因此,建议专利运营服务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进行有效分析,确定市场需求,完善队伍建设,完善自身运行体系,这样才能够在“互联+”的时代,走在各大企业的前面。

  • 标签: 互联网+ 专利运营服务 平台模式研究
  • 简介:摘要:伴随着“互联+”的步伐向前迈进,以及新一轮医改步伐的加快,中国医疗必将迎来顺势转型的机遇。在新医改大幕开启的大背景下,医保、医疗、医药电商、移动医疗以及整个大健康领域的“触网”探索,也是为医改探索新路。作为医疗服务链条中三个主要环节——医生、患者与医院,每个环节都存在若干个急需解决的“痛点”。互联技术则以自己独特的商业逻辑,改变了医疗行业的运作方式,从信息流动这一技术层面上推动着医改。比如借助于互联+这一改造手段,在医院各系统间建立连接的时候就意味着患者的诊疗档案数字化、可追溯、可共享,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 标签: 互联网 智慧医院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互联技术的逐渐普及,在医院方面的互联化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医疗行业有其特殊的地方,与其他领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这就要求医院在发展移动互联的时候要更加注重网络的安全性的专业性。本文提出的就是建立一个适用于医院的安全与监督的平台,主要的用途就是解决移动互联医院的身份认证、机密抗抵赖、可审计等安全问题。这样的平台的基础就是成熟的技术以及数字证书体系。作为院方,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设计出一些实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医院的互联安全流程。使用一些控件结合的方法,打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体系,从而促使移动互联医院向着有序、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的应用方向,然后对其进行了安全分析和管理机制总结,最后总结了移动互谅网医院信息安全与监督平台

  • 标签: 数据安全 移动互联网医院 数据监管
  • 简介:摘 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线的医疗人员、被确诊和隔离的患者、高度警惕的普通大众,都有可能陷入到心理危机,出现心理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疫情初期就部署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互联 +心理咨询”服务紧急上线,在避免社会情绪失稳、群体心态失衡、个人行为失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 标签: 互联网 心理危机干预 建设
  • 简介:互联+时代背景下,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手机APP等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本文从基于互联渠道的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需求出发,归纳出四个层次的平台架构模型供医院信息化工作者参考。

  • 标签: 医院+互联网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 模式
  • 简介:1987年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揭开了中国人通过互联与世界相连的序幕。人工智能的登场,更是为互联医疗找到了新的出口。作为皮肤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皮肤影像,已从起初的放大镜、显微镜辅助诊断,发展到如今的数字影像学技术和智能分析。国内各家医院的皮肤影像数据并非共享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直接阻碍着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大数据”的形成。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的建立无疑是破冰之举。通过互联使皮肤影像数据“流动”起来,通过人工智能使皮肤病诊疗“智慧”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分级诊疗、区域协同等纷纷落地,不断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患者、医生、医疗机构等多方共赢。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辅助诊断 信息孤岛
  • 简介: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IT服务不断发展,各类IT运维平台的性能不断增强、功能不断增多,在各行各业都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在智慧IT的运维中,微信等移动平台均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移动互联+大数据平台下的智慧IT运维平台实践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微信在IT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然后对智慧IT运维平台的一些功能做出了分析,最后则对智慧IT运维平台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IT服务的发展。

  • 标签: 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 医院IT运维
  • 简介:摘要时间流逝,自1991年第一个连接互联的友好接口在Minnesota大学被开发出来,至今互联已经有了20多年历史。伴随着经济与社的发展,互联开始走进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当中去。网络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那么,就让我们来认真全面地认识一下对我们生活有着巨大影响的网络——互联

  • 标签: 互联网 生活 未来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康复移动互联远程指导平台在前庭康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线下门诊确诊且需要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的成年前庭疾病患者,根据其症状、诊断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基线评估,制定前庭康复方案。患者下载并安装前庭康复移动互联远程指导平台app,注册并上传病历资料,平台根据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的前庭康复方案推送相应的锻炼指导视频,指导患者居家完成4周的前庭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前后平台对患者进行眩晕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ABC)、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以及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采用SigmaStat 4.0软件统计分析其康复效果。结果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共233例眩晕患者完成前庭康复指导平台注册,其中187例坚持4周康复训练并完成量表评测。187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122例;年龄(49.8±16.0)岁;病史1~192个月,中位病史8个月。与康复锻炼前比较,170例患者眩晕主观感觉改善,总体有效率为90.9%(170/187)。单侧前庭功能减退、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伴眩晕、Hunt综合征、听神经瘤术后患者康复训练后眩晕主观症状基本全部获得改善,康复锻炼前后ABC、DHI、SAS评分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梅尼埃病间歇期及梅尼埃病术后患者中,超过90%的患者康复训练后眩晕主观症状改善,且ABC、DHI、SAS评分前庭康复锻炼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中,36.7%(11/30)的患者前庭康复锻炼后眩晕主观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但康复锻炼后DHI评分较锻炼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前庭功能减退患者,虽然大部分(6/8)主观症状评分较锻炼前改善,但ABC、DHI、SAS评分康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单侧前庭病变患者,借助于前庭康复移动互联远程指导平台的前庭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主观症状、平衡能力和焦虑情绪。

  • 标签: 眩晕 前庭康复 移动互联网 远程指导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组成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其具有较大的固有存储量、较高的访问频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由此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技术瓶颈较多。随着医疗模式的变化、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全面推进的分级诊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传统影响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功能发挥与规模发展,且异地多医疗机构间的影响数据共享等问题的存在,对于其存储与应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标签: 互联网云平台 PACS 区域医疗
  • 简介:摘要:“互联+”的网络时代下,智慧医疗理念的提出,使得医院建设“互联+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基于“互联+”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了当前医院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互联+智慧医疗”的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展开论述,分析了其具体的含义和意义,并提出建设思路,以期能够为相关医院的信息化医疗平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互联网+ 智慧医疗 医院 信息化平台 平台建设
  • 简介:摘要:当前,老年慢性病的持续高发已成为不可否认也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加强老年人保健,防治老年人各种常见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领域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但互联时代,人们越来越忽视了老年人对于信息的接收能力。老年人普遍存在辨识能力低,提防性差,容易受骗,不能接收准确有效的信息以及信息接收滞后等问题。而“互联+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利民医疗服务模式,具有提高患者就医可及性、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优势。基于“互联+医疗”的背景,我们将现代科技与医疗有机结合,旨在构建一个便于老年人接收适于自身健康信息,并能随时与家庭医生进行线上沟通的网络平台,以期解决老年人日常就医困难的问题。

  • 标签: 互联网+ 慢性疾病 公众号
  • 简介:摘要:基于互联医院的体检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互联体检平台”)通过建设统一的“互联+体检”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在线的检前、检中、检后全流程的体检管理服务,实现了基础管理、体检预约、在线支付、体检报告等功能,以及检后导流至预约挂号等本院常规业务,可以大大提升医院的体检管理服务水平,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个人健康管理日益增长的需求。

  • 标签: 互联网医院 体检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门诊互联平台作为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创新形式,对患者就诊体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探讨门诊互联平台对患者就诊体验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研究表明,门诊互联平台能够提高患者就诊的便捷性、效率和满意度,但也存在信息安全、医患沟通和医学专业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建议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优化医患沟通方式,提供在线医学咨询和远程诊疗等服务,以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 标签: 门诊 互联网平台 患者 就诊体验 影响
  • 简介:2015年是我国"互联+"行动计划的元年和起点。7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互联+"行动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也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医疗健康行动提出要求,包括发展基于互联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加强卫生服务信息资源整合大数据分析,以及创新网络化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卫生服务 医疗健康 信息资源整合 线下 医疗服务模式 医疗服务利用
  • 简介: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的重点工作,现已在全国推开。2015年全国共有4个试点省、100个城市以及全国所有的县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各地改革进度、内容、完成情况不尽相同。如何客观、高效的评价各地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套适应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发展的效果评价系统。

  • 标签: 公立医院改革 系统 评价
  • 简介:摘要在需求驱动和政策鼓励下,我国互联医院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国家要求实施互联医院准入前,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省级互联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并与互联医院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实时监管。作者对河南省互联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架构、功能、监管指标和运行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与介绍。该平台已在河南省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已与7家医疗机构完成了对接,可实现5类共186项指标的全省互联医疗全流程监管,为其他省市互联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服务监管平台 互联网医院 实时监管 河南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城乡居民对"互联+健康教育"的需求,识别"互联+健康教育"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平台设计应遵循的优先级顺序,助力健康教育精准传播。方法自2019年4月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市3个县市区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拟定功能项的重要性和居民对"互联+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情况。数据回收后,基于Kano模型,运用Better-Worse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功能项识别发现平台的主要功能为14项;其中,隐私安全、无广告植入是平台的必备功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属于期望功能,界面美观、体验乐趣等属于无差异功能。Better-Worse系数计算证明此结果较为准确,而且具备期望功能居民的满意度较高,不具备必备功能则居民会有较大的不满意。结论"互联+健康教育"平台设计应遵循使其隐私安全、无广告植入,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信息权威、损耗性低、功能全面、监管完善,免费服务、知名度高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完善各项功能。

  • 标签: 信息服务 Kano模型 城乡居民 "互联网+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