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卵巢囊肿手术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入的36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实验组采用介入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结果实验组在术后排气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进食时间以及焦虑状态等方面由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介入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介入护理学 卵巢囊肿 传统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护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行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46例,按计算机乱序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对照),B组(研究),各为23例,A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做改变,B组患者在原有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路径的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NS评分。结果:在CNS评分比较上,B组患者的结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急诊 脑卒中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完成介入治疗后,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综合围术期护理进行干预,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进行汇总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住院时间、NIH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4种多重并行中介模型的分析方法,包括纯回归法、逆概率加权法、扩展的自然效应模型和基于权重的填补法,并对其进行探讨和比较。方法针对多重并行中介模型,通过3种情境的模拟试验比较不同方法在不同情境下估计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表现,并应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集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纯回归法和逆概率加权法对各效应的估计偏倚较小,扩展的自然效应模型次之,基于权重的填补法与另外3种的估计结果差异较大。结论不同的多重并行中介分析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情境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纯回归法更适用于连续中介的情形,逆概率加权法更适用于二分类中介的情形,扩展的自然效应模型在用于两个并行中介的残差呈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较小时更佳,而基于权重的填补法可能并不适用于并行中介的情形,因而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多重并行中介分析 并行 中介效应 逆概率加权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卫生医疗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受到众多卫生医疗人员的青睐。很多的妇科疾病,如果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利用介入治疗能够弥补传统手术方式存在的众多不足之处,具有良好的治疗成效。介入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小,患者治疗后恢复速度较快,并且容易得到患者接受。本文就是对妇产科临床介入治疗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使得我国卫生医疗领域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 标签: 放射学 介入治疗 妇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餐饮食品安全状况,对其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调查我市农村餐饮的食品安全状况,按照“餐饮卫生许可量化评分表”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农村餐饮业户,卫生合格率68.4%。结论应加大对农村餐饮的监管力度和预防性卫生审查,严把许可关,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 标签: 农村餐饮业食品安全卫生状况
  • 简介: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创新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成为神经领域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2015年,五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研究的先后发表,显示支架动脉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成为新的指南推荐[1-5]。

  • 标签: 卒中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介入超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至2018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超声进行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合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中,合理使用介入超声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超声 甲状腺疾病 诊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介入超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6至 2018年 11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超声进行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合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中,合理使用介入超声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超声 甲状腺疾病 诊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压力、人格对躯体症状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躯体化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人格诊断问卷-4、压力自评量表对1310名患者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压力等级与躯体化障碍间存在明显相关性(t=43.01,P<0.05),分裂型(t=4.58,P<0.05)、边缘型(t=2.78,P<0.05)、回避型(t=-3.02,P<0.05)、强迫型(t=2.69,P<0.05)四种人格特征在压力对躯体化障碍的影响方面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随着压力等级的升高,躯体化障碍严重程度也增加,分裂型、边缘型、回避型和强迫型四种人格特征人群更可能在压力情景下出现躯体化障碍。

  • 标签: 压力 人格 躯体化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并探究二者的关系是否由抑郁介导。方法2017年1-3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招募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的评估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体力活动评估采用GPAQ量表,内容包括职业活动、休闲锻炼、日常交通、家务劳动四个方面。运用R3.1.0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探讨抑郁是否作为中介变量介导体力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结果1005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9.1±7.6)岁,其中男性472例,女性533例。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高血压及脑卒中史后,与每周体力活动不足600METs-min的对象相比,每周体力活动达600METs-min以上者患认知功能受损与患抑郁的OR值(95%CI)分别为0.14(0.06~0.37)与0.11(0.04~0.28)。抑郁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正向关联,MMSE评分随着CES-D评分的增加而降低(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体力活动对认知功能受损的直接作用为-0.148(95%CI:-0.303-0.034),体力活动通过抑郁对认知功能受损的间接作用为-0.046(95%CI:-0.105--0.015);抑郁部分介导了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可以解释二者关系的23.8%(P〈0.01)。结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负向关联,抑郁在二者的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

  • 标签: 体力活动 认知功能受损 抑郁 中介作用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脑功能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脑功能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脑功能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行介入治疗患者此采用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介入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生活能力情况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介入治疗患者,提高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情绪耗竭在职业紧张与恢复体验的中介效应,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6—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的情绪耗竭分量表、恢复体验问卷(REQ)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工作紧张、情绪耗竭与恢复体验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有效回收率为96.1%。结果538名临床护士OSI-R总分为(350.60±68.80)分,MBI-GS的情绪耗竭分量表总分为(22.65±7.05)分,REQ总分为(51.16±12.20)分。临床护士REQ总分及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付资源维度得分与情绪耗竭分量表总分均有相关性(P<0.05)。职业紧张、情绪耗竭和恢复体验的关系模型显示,临床护士职业紧张对恢复体验的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论护士职业紧张、情绪耗竭与恢复体验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情绪耗竭在职业紧张和恢复体验之间起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为临床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临床护士职业紧张,降低情绪耗竭水平来提升护士恢复体验。

  • 标签: 护士 职业紧张 情绪耗竭 恢复体验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治疗中介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脑动脉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40/51)。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2/5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6/5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动脉瘤患者治疗期间选择采用介入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效果分析
  • 简介:对28例针炙科患者合谷穴进行穿皮电刺激,在刺激前后各测痛阈,并取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组织化学染色和抗人OKT4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患者经电刺激后痛阈提高明显(P<0.01),淋巴细胞的ANAE-F+型,OKT4型提高明显(P<0.01),而ANAE—D+淋巴细胞降低(P

  • 标签: 穿皮电刺激 非特异性酯酶 免疫组织化学 痛阈
  • 简介: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原因。随着缺血性卒中介入材料技术及介入操作技术的进步,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在中国已经广泛开展,从事该技术的医师临床背景不尽相同,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及血管外科等。由于缺血性卒中介入技术是高风险手术,因此,对于介入者操作技术的培养尤显重要。传统的缺血性卒中介入培训主要针对介入技术本身进行,但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是一项综合治疗模式,包括介入技术、缺血性卒中临床理论及介入术后临床管理和随访。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符合培训实际情况,我们提出“点与面”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

  • 标签: 教学模式 神经介入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