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对躯体症状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3

压力对躯体症状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

雷天语   余会平

乐山市人民医院  614000

摘要:目的:了解压力、人格对躯体症状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躯体化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人格诊断问卷-4、压力自评量表对1310名患者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压力等级与躯体化障碍间存在明显相关性(t=43.01,P<0.05),分裂型(t=4.58,P<0.05)、边缘型(t=2.78,P<0.05)、回避型(t=-3.02,P<0.05)、强迫型(t=2.69,P<0.05)四种人格特征在压力对躯体化障碍的影响方面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随着压力等级的升高,躯体化障碍严重程度也增加,分裂型、边缘型、回避型和强迫型四种人格特征人群更可能在压力情景下出现躯体化障碍。

关键词:压力;人格;躯体化障碍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and personality on somatic symptoms,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omatic symptoms. Methods: 1310 patients were tested with the Somatic Symptom Self-Rating Scale, 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and Stress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53,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ss levels and physical symptoms (t=43.01, P<0.05), split type (t=4.58, P<0.05), borderline type (t=2.78, P<0.05), avoidant type (t= -3.02, P<0.05), obsessive-compulsive (t=2.69, P<0.05) four personality traits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impact of stress on somatic symptoms. Conclu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level, the severity of somatic symptoms also increases, and the four personality traits of schizotypal, borderline, avoidant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somatic symptoms under stressful situations.

Key wordsStress; Personality; Somatization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持续增大,压力指使个体感到紧张的刺激性事件或情境[1]。压力的来源很多,可归为工作、生活、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适度的压力有益健康,但过度或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各种身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将心理压力通过身体症状来表达的方式,通常表现为头痛、胃痛、失眠等症状,但所有医学检查呈阴性,或阳性项目不足以解释患者的躯体不适与苦恼强度。此类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医学解释无法令其信服,医生无法对症下药,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导致医患关系恶化,躯体化障碍多被认为是个性倾向与心理冲突所致,研究显示其终身患病率为0.2%-2%[2]。研究表明,中国人由于社会文化因素更倾向于将心理问题表现为躯体症状[3]

人格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系统,它影响和规定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区分每个人的重要特征,本文通过探讨压力、人格与躯体化障碍之间的关系,旨在深入解析躯体化障碍的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躯体化障碍症状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某三甲医院2020年至2022年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及问卷填写不符合要求者,如所有题目都为同一选项。

1.2研究方法

   采用PEM心理测试系统作为研究工具,选用毛家亮编写的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zation Symptom Scale,SSS)、杨蕴萍修订的人格诊断问卷-4(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itonnaire- 4,PDQ-4)、压力自评量表(Stress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53,SSQ-53)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

SSS共计条目20条,由躯体化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四个部分构成。量表采用 4 级评分,该量表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干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4]。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 sα=0.92。

PDQ-4共计条目83条,是美国Hyler博士(1983)根据DSM-III中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编制的自陈式问卷,可对偏执型、分裂性、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等人格类型进行测量,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 sα=0.94。

SSQ-53共计条目53条,可对生理压力、情绪压力、行为压力和认知压力进行测量,总压力水平可分为1-10等级,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 sα=0.97。

1.3数据分析

将结果录入SPSS23.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检验水准α= 0. 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收集有效问卷1310份,其中男性322人(24.6%),女性988人(75.4%);年龄18-59岁,平均30.76±9.07岁;躯体化自评量表平均45.61±11.53分;压力平均7.36±2.07级。

2.2压力与躯体化的关系

将躯体症状总分与压力等级进行回归分析显示,压力等级与躯体症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t=43.01,P<0.05),即随着压力等级的升高,躯体症状严重程度也增加。具体结果见表1。

表1躯体症状与压力等级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t值

P值

躯体症状总分

压力等级

43.01

0.00

  2.3 压力与人格的关系

   将压力等级与人格特征各维度进行回归分析显示,压力等级与各类型人格都存在明显相关(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压力等级与人格特征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t值

P值

偏执型

压力等级

22.73

0.00

分裂性

17.63

0.00

分裂型

23.14

0.00

表演型

14.89

0.00

自恋型

19.56

0.00

边缘型

36.48

0.00

反社会型

15.79

0.00

回避型

26.90

0.00

依赖型

22.62

0.00

强迫型

20.78

0.00

2.4 压力、人格与躯体化的关系

将躯体症状总分与压力等级、人格特征进行回归分析显示,压力等级(t=25.46,P<0.05)、分裂型(t=4.58,P<0.05)、边缘型(t=2.78,P<0.05)、回避型(t=-3.02,P<0.05)、强迫型(t=2.69,P<0.05)存在明显相关。具体结果见表3。

3 压力等级、人格特征与躯体症状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t值

P值

躯体症状评分

压力等级

25.46

0.00

偏执型

-0.58

0.56

分裂性

0.64

0.52

分裂型

4.58

0.00

表演型

-1.83

0.07

自恋型

-0.38

0.70

边缘型 

2.78

0.01

反社会型

-0.37

0.71

回避型

-3.02

0.00

依赖型

1.11

0.27

强迫型

2.69

0.01

3 讨论

  3.1压力与躯体化的关系

  结果显示,压力等级与躯体化症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当面对压力时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大脑功能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导致躯体化症状出现。临床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的群体更容易出现头痛、胃痛等症状,因此,躯体化症状可以看作是压力的一种表现方式。此外,虽然躯体症状主要是压力的结果,但反过来躯体症状本身也会增加压力,严重的躯体症状限制了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使个体陷入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也会导致压力。

3.2压力与人格的关系

结果显示,压力等级与各类型人格都存在明显相关(P<0.05),说明个体面对同一环境时,虽然人格倾向不同,心理感受或行为层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人格通过影响对压力情境的评价,进而影响压力反应。例如面对考试,内向的人可能视为焦虑的挑战,而外向的人可能将其视为展示自我的机会。虽然两者的认知、行为不同,但都属于压力情境下的反应。有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者自主神经系统活性较高,压力时身体反应较为突出,即这可能与人格影响大脑中释放化学物质有关,因此人格可以通过生物学途径影响压力反应。压力与人格间存在双向影响。人格既影响压力的产生和处理,也会受到压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3压力、人格与躯体化的关系

结果显示,压力等级(t=25.46,P<0.05)、分裂型(t=4.58,P<0.05)、边缘型(t=2.78,P<0.05)、回避型(t=-3.02,P<0.05)、强迫型(t=2.69,P<0.05)存在明显相关,提示在分裂型、边缘型、回避型和强迫型四种人格特征在压力对躯体症状的影响方面起到了中介作用。

分裂型人格(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患者具有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人格或人格状态。这些人格之间存在记忆、行为、思想和感觉方面的隔离,主要症状包括:记忆中存在空白期或无法解释的记忆片段;患者经常感到身份混乱或不稳定;患者行为举止可能会突然改变,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患者可能会听到内在的声音或对话;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多种不一样的手写风格。这种疾病通常起源于童年早期的创伤经历,如虐待、忽视或其他创伤事件。这可能导致患者创造出一个或多个人格来逃避或处理这些经历。

边缘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一种情绪调节障碍,其特征是情感不稳、人际关系紧张,主要症状包括:情绪反应剧烈,容易焦虑或愤怒;存在自残或自杀倾向;人际关系不稳定,由于害怕被抛弃而急于建立亲密关系;自我形象和目标不稳定;激进行为,冲动控制困难;慢性空虚感。这种障碍的成因可能与孤独、创伤、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的情绪调节系统存在问题,导致对环境刺激反应过度,难以控制情绪。边缘型人格可能合并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等其他精神疾病。也与自残行为和自杀风险增加有关。

回避型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以明显的社交焦虑、对被拒绝过度敏感为特征的人格,主要症状包括:对社交场合和人际关系存在持续性的焦虑和担心;极度担心被批评或拒绝;除非确信被喜欢,否则不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在亲密关系中不敞开心扉,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视自己为社交无能,但渴望被接纳;选择只与家人或少数熟人接触,这种人格的成因可能与童年被拒绝的经历、社交技能缺乏等因素有关。

强迫型人格(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是一种以过度完美主义和控制欲为特征的人格,主要症状包括:关注细节,坚持事事井井有条;难以将任务委托给他人,坚持自己全权负责;过分执着于生产力和成就,难以放松;难以丢弃破旧但“还能用”的物品;固执己见,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对他人持刻板态度,难以表达感情。强迫型人格者表现出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和控制欲,但并不感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

大量研究显示,人格特征是躯体化障碍形成和维持存在的危险因素之一[5],个体面对外在压力时的反应方式与其人格类型密切相关。对压力感受性强、无法在人际关系中释放压力的人格类型更容易出现躯体反应。例如,强迫型人格倾向于运用过度自控和完美主义来应对压力,回避型人格则习惯通过回避和逃离来应对压力。这些应对方式都可能导致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压力积累时会导致个体长期处于高焦虑和高紧张的状态,进一步影响其生理系统。在压力和负面情绪被压抑的状态下,个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持续激活,分泌更多应激相关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又影响了免疫系统功能,免疫力下降则增加了患病风险,出现躯体症状。这与张朝辉等的研究结果,情绪不稳、对体内变化比较敏感,逃避现实的人格类型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相一致[6]

对压力感受性较低的人格出现躯体症状的概率较低,如明显违反社会规范、缺乏同情心和内疚感为特征的反社会型人格和判断力差、以明显的过激、充满表演性为特征的表演型人格。此外,有较高倾诉欲、能在关系中释放自身压力的人格出现躯体症状的概率也偏低,如以过度依赖他人为特征的依赖型人格。

本研究显示,面对压力情境时,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对其产生躯体化症状的程度产生不同影响,这一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压力-人格-躯体化的路径机制提供了证据,也为预防和治疗压力以及躯体化症状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今后还需采用更严谨的实验设计继续验证这种中介效应,并探索具体的中介机制。

参考文献:

[1].于芳, 王华彪与刘真, 刘真运用调中疏肝法辨治“双心疾病”验案3则. 江苏中医药, 2023. 55(04): 第55-57页.

[2].王俊锋等, 躯体化障碍研究进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 25(03): 第277-281页.

[3].李昌俊等, 影响躯体化症状的人格因素及其实践意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02): 第125-128页.

[4].刘杨洋与钟显飞,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在功能性消化道不良诊治中的应用. 智慧健康, 2021. 7(26): 第187-189+193页.

[5].C, B.,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on 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2009(78): p. 139-144.

[6].张朝辉, 陈佐明与宋景贵, 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5): 第524-525页.

项目基金:2020年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SZD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