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股内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股内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股内损伤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电针 推拿 股内收肌损伤
  • 简介: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妇产科超声成像及诊断技术不断进步。本文主要对二维超声、常规三维超声、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在结构与功能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肛提肌 超声检查 结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锻炼对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直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实施锻炼后直肠手术患者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顺应性、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锻炼能够显著提高直肠手术患者排便功能,有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肛提肌锻炼 直肠手术 排便功能 肛管静息压 肛管收缩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治疗脑瘫后遗症患儿髋内畸形,对80例脑痉挛性瘫,年龄在5~15岁之间的患儿,开展内长以及短或者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治疗。术后随访3~5年,内挛缩以及痉挛得到明显改善,且张力下降程度超过1级,行走无明显髋内畸形,髋关节稳定,疗效满意。只要病例筛选适当,操作正确,此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症患儿髋内畸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脑瘫后遗症 髋内收 内收肌 闭孔神经前支
  • 简介:摘要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术后出现尿失禁,训练时间介入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仔细回顾我科2015-2016年10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这种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分为三组检验,第一组病人在术前3天开始训练,第二组病人在术后第二天即进入训练,第三组病人未进行任何关于提训练的健康指导。三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在30~90min之间,平均为60min;病人的住院时间在5~12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8.5d;术后病人在拔除尿管后排尿顺畅办理出院。术后出现尿失禁患者有三例,及时指导提训练后,均取得满意效果,对病人在出院后随访1~6个月,其中有7例病人(0.051%)发生一过性尿失禁,在经过的训练后,尿失禁现象逐渐消失。总结对病人手术前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前戒烟禁酒、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果蔬类食物。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尿管引流畅通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失禁 肛提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粘膜、环、纵逐层梯度分离切除巨结肠根治术和单纯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疗效。方法经粘膜、环、纵逐层梯度分离切除巨结肠根治术在齿状线上前2cm、后0.5cm处呈前高后低状环形切开直肠粘膜,于粘膜下向近端游离约2cm,切开直肠环,于环及纵间分离约2cm,切开纵至全层,分离全层直肠至腹膜反折处,切开腹膜进入盆腔,沿着直肠壁腹膜返折扩大游离,直至将直肠全游离,逐渐向上游离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系膜血管,逐渐拖出正常结肠,在齿状线上约0.5cm处,直肠后壁倒“V”切除一小块组织,将近端正常结肠与齿状线上的创面吻合。单纯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在齿状线上前1cm处环形切开直肠粘膜,于粘膜下向近端游离直肠,到达腹膜反折处水平,横断直肠鞘,进入盘腔,游离直肠结肠系膜,将正常结肠拖下经直肠鞘内拖出,在齿状线上1cm处与肛门吻合。结果本组82例全部经肛门一期吻合,其中逐层梯度分离组43例,单纯经肛门(soave)组39例,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便秘、污粪以及结肠小肠炎的发生率情况进行了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和30.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病例无伤口感染,无大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肛门直肠采用粘膜、环、纵梯度级分离推进I期巨结肠根治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疗效优于单纯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

  • 标签: 经肛门 soave 梯度级分离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裂孔前后径(LHap)变化对盆底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疑似因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就诊的247例女性患者,均行盆底触诊牛津评分(MOS评分),按评分0、1、2、3和4、5分为盆底收缩力低下(LPFMC)组和盆底收缩力正常(NPFMC)组,然后分别在静息、缩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测量LHap,并计算其缩时的缩短百分比(PDC%)与最大Valsalva动作时被拉长百分比(PIV%),分析两组之间PDC%及PIV%的差异,并运用ROC曲线评价PDC%和PIV%对LPFM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PFMC组相比,LPFMC组PIV%显著增高[(6.07±4.20)%对(11.29±10.49)%,P<0.001],PDC%显著降低[(31.36±3.34)%对(17.66±10.82)%,P<0.001]。将PIV%>5.19%作为截断值诊断LPFMC,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57.89%,ROC曲线下面积为0.69;将PDC%<25.37%作为截断值诊断LPFMC,敏感性为66.39%,特异性为97.37%,ROC曲线下面积为0.84。联合运用上述两项指标诊断LPFMC,敏感性为84.55%,特异性为55.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结论超声监测LHap变化可辅助诊断盆底收缩力低下及评价疗效。

  • 标签: 超声检查 盆底肌功能障碍 肛提肌裂孔前后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穿支皮瓣的解剖分类及其在头颈重建领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游离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的27例口腔肿瘤病例资料,其中男24例,女3例,年龄31~56岁。包括舌癌15例,牙龈癌9例,口颊癌3例,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继发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3.5 cm~11.0 cm×8.0 cm。根据穿支血管蒂发出位置将大穿支分为3类,包括:①间隙穿支,穿支血管自股薄和大之间发出或者穿过少许大;②大中层穿支,穿支血管自大深浅两层之间走行;③大深层穿支,穿支血管自大和半膜之间走行。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中大穿支恒定存在,共发现62支大穿支,具体解剖分类包括:①类12支,②类31支,③类19支。27例病例游离大穿支皮瓣具体切取形式包括①类3例、②类16例、③类8例。本组皮瓣全部存活,供区均直接闭合。18例穿支血管蒂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甲状腺上静脉吻合;9例穿支血管蒂动脉与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面静脉吻合。随访12~40个月,患者对皮瓣外观满意,吞咽、语言功能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随访期间3例患者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根治术并以带蒂胸大皮瓣转移修复;2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再次行颈部淋巴清扫术。结论大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解剖恒定,可选择供区位置及具体形式灵活,皮瓣供区损伤小,是头颈肿瘤术后重建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外科皮瓣 大收肌 游离皮瓣移植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对脊髓损伤后下肢内痉挛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脊髓损伤后下肢内痉挛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常规药物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脊髓损伤后下肢内痉挛抑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后下肢内痉挛抑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的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内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疼痛的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发散式冲击波 脊髓损伤后下肢内收肌痉挛 临床疗效 推广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劳累后发现阴道内有块状物脱出,平卧位休息后肿块能回纳入阴道内,伴排尿困难,便秘等症状。经会阴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嘱患者做Valsalva动作后,可见膀胱后壁向阴道内脱出,同时右侧外侧间隙内探及一呈类圆形团块,大小约2.3cm×2.0cm×1.5cm,内部为均匀低回声,向外突出(图1)。三维超声检查显示,在不同层面病灶大部分位于内(图2)。

  • 标签: 胃肠道外间质瘤 肛提肌 超声诊断 盆底 VALSALVA动作 三维超声检查
  • 简介:临床上按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类[1]:(1)括约肌间肛瘘(2)经括约肌肛瘘(3)括约肌上肛瘘(4)括约肌外痿.据此提示,瘘管一般位于间脂肪层内,并可穿过向上延伸.但本研究通过MRI检查发现,肛瘘瘘管除在间或旁脂肪间隙走行外,还有在肌肉内沿肌纤维束走行者.

  • 标签: 肛提肌 肛瘘 瘘管 走行 磁共振 肛门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求证提功能锻炼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以下简称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8例前列腺增生症PKVP患者术前和术后有无进行提功能锻炼对术后拔除导尿管后能否建立良好排尿习惯的对比分析。首先将2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4例。对照组不给予术前术后进行提功能锻炼的宣教,实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提功能锻炼的宣教并督促完成。然后再将对照组中出现尿失禁的4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23例。对照组不予干预,实验组教会并鼓励提功能锻炼。结果在第一组实验中对照组104例中术后拔除导尿管后一天尿失禁有46例,实验组104例术后拔除导尿管后一天尿失禁有28例。第二组实验中对照组72小时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有11例;实验组72小时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的有21例结论提功能锻炼对PKVP患者术后尿失禁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手术(PKVP) 提肛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拇切断术联合改良scra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为拇外翻畸形提供确实又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38足)年龄24~63岁的女性患者,其中单足9例,双足22例进行拇切断术联合改良scraf截骨术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结果了解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各项评价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结论拇切断术联合改良scra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是临床上可以采用的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拇外翻;拇切断术;改良scraf截骨术ClinicalefficacyofadductormuscletocutcombinedimprovementscraftheosteotomyforhalluxvalgusdeformityAbstractObjectiveadductormusclecutcombinedwithimprovedtreatmentscrafosteotomyforhalluxvalgusdeformity,andtogiveapreciseandeffectiveclinicaltreatmentforhalluxvalgusdeformity.Methods31cases(38feet)aged24to63-year-oldfemalepatient,whichisonefootninecases,feet(footsurgery29)adductormusclecutcombinedwithimprovedscrafosteotomyforthetreatment,beforeandaftersurgerytheevaluationresultsoftherelevantindicatorsforsurgicaltreatment.ResultsThepost-operativeevaluationthanbeforetreatment,asignificantimprovement.ConclusionTheadductormusclecutsurgeryjointimGprovemKeenytwsocrrdasftheosteotomyfortreatmentofhalluxvalgusdeformityisareallyeffectivetreatmentcanbeusedinclinical.Halluxvalgus;Adductormuscletransection;Modifiedscrafosteotomy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上脓肿是肛肠科少见且疑难的疾病,发病急且病情重,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切开挂线术。因这类脓肿位置深、腔隙大,术后仍然会不同程度损伤周肌肉,破坏肛门功能和外形,遗留后遗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李华山教授根据30余年的丰富临床经验,结合微创外科理念,创造性地提出直肠内挂线术这一新颖术式,不仅提高了该类脓肿根治率,还极大程度保护了肛门功能及周形态的完整性。本文详细总结了直肠内挂线术治疗以上脓肿的临床经验,以期在临床推广这种术式。

  • 标签: 脓肿 直肠内挂线术 肛提肌以上脓肿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尿失禁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收的老年尿失禁患者中,择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盲选法将其划分为2组,并且予以不同的护理服务。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的55例,命名为对照组;实施提训练联合心理护理的55例,命名为观察组。以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来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且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来对其自我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尿失禁患者予以提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个体的负性情绪,优化其自我效能,值得重视和推广。

  • 标签: 提肛肌训练 心理护理 老年尿失禁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是女性盆底肌肉最重要的结构,在女性盆底支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产后损伤(LAMI)是由妊娠和分娩导致的损伤,被认为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FPFD ) 的主要病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产后损伤诊断逐渐得到重视,同时经会阴三维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早诊断产后女性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预防FPFD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经会阴三维超声技术评估产后女性LAMI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肛提肌损伤 超声检查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