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波长影算法对X射线发光成像(XLI)中存在的环境噪声、X射线噪声以及非目标荧光信号等背景噪声的去除效果.方法:开发基于波长影算法的XLI图像处理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来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使用硬阈值算法和改进型中值滤波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波长影算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数值仿真中XLI图像的目标背景比(TBR)提高约38倍,在仿体实验中TBR提高约4倍.数值仿真以及仿体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处理图像之后可以提升XLI图像的TBR,改善图像质量.结论:基于波长影算法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XLI图像中的背景噪声干扰,提取目标荧光信号.

  • 标签: X射线发光成像 光学分子成像 背景噪声 双波长减影 目标背景比
  • 简介:目的总结胎妊娠中有产前诊断指征的病例92例,介入性产前诊断后发现胎之一异常行胎术的分析,进一步规范术前准备与术中操作,分析术后并发症,研究胎产前诊断后再行胎术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医学遗传中心行产前诊断后胎之一异常后再行胎术的胎病例60例,同期胎妊娠行产前诊断而无需行胎术的病例32例,比较两组穿刺术后流产、早产发生率。结果胎组与非减胎组两组平均产前诊断时间为孕18~(+5)周(11~(+5)~32~(+2)周)与孕21~(+3)周(12~(+2)~29周),胎的平均孕周中,自然受孕组为孕20~(+3)周(13~(+2)~28周),辅助生育技术组为孕24~(+5)周(13~(+4)~35~(+6)周),术后1个月内流产率分别5.0%(3/60)与6.25%(2/32),无统计学差异;胎之一异常胎行心腔内注射10%氯化钾溶液胎术后存活胎早产率是6.67%(4/60),非减胎组的胎早产率28.1%(9/32),有统计学差异;所有胎术一次完成,成功率100%。结论胎妊娠对母体与胎儿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对产前诊断后胎之一异常胎儿行胎术是安全的操作。二次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不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有效降低胎早产的风险。

  • 标签: 多胎妊娠 产前诊断 选择性减胎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DR能量影技术骨组织像诊断肋骨骨折(外伤性)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6 年 1 2月, 我院收治的拟诊为肋骨骨折(外伤性)的患者53例(合计 187根)。对全部患者分别进行常规 DR和 DES技术诊断。成立两个影像分析专家小组,分别分析常规 DR影像和 DES骨组织像,做出诊断。结果: DES诊断检出率( 95.16%)、灵敏度( 92.74%)、特异性( 95.24%)、阳性预测值( 97.46%)、准确率( 93.58%)都高于 DR诊断( 73.39%)( 66.94%)( 87.3%)( 91.21%)( 73.80%)( p<0.05)。结论: DES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外伤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具有显著的价值。

  • 标签: DR双能量减影技术 肋骨骨折 外伤性 图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胎妊娠B超下经阴道选择性胎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1例单卵胎合并单胎妊娠患者实施选择性胎术,介绍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该患者一次胎成功,术后无感染及流产,足月分娩。结论发生多胎妊娠时早期选择性胎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单卵双胎 多胎妊娠 选择性减胎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冷冻脂是新近出现的非手术类的局部脂塑形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吸脂手术或其他非创塑形治疗的一种替换和选择。动物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实了冷冻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技术不良反应少,脂效果明显,治疗所导致的脂肪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冷冻治疗远期效果的原因。

  • 标签: 减脂技术 冷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和亚临床甲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甲患者(I期)和80例亚临床甲患者(II组),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8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情况。将亚临床甲组按TSH分层(分为TSH4.78~10uIU/L和TSH>10uIU/L)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I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I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后,TSH4.78~10uIU/L几亚临床甲组CHO与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统计学差异,TSH>10uIU/L几亚临床甲组CHO、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和亚临床甲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升高,且亚临床甲患者血脂升高与TSH值升高有关。

  • 标签: 甲减 亚临床甲减 血脂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以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30例甲及30例亚临床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30例甲患者作为甲组,30例亚临床甲患者纳入亚临床甲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脂指标,总结患者血脂变化。结果甲组患者的CHO、TG、LDL-C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组患者的HDL-C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甲患者的CHO、LDL-C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甲患者的TG、HDL-C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及亚临床甲患者血脂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脂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临床甲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52例亚临床甲患者、52例临床甲患者,其中亚临床甲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甲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所降低,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临床甲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病情,且对临床甲的降脂效果更好。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临床甲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临床甲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0例临床甲和亚临床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甲患者25例(治疗组),亚临床甲患者25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下降程度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临床甲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临床甲减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桂甲丸治疗亚临床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亚临床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予口服参桂甲丸,对照组患者不予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桂甲丸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参桂甲减丸 亚临床甲减 临床疗效
  • 简介: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重代谢外科经历了漫长且艰难的发展过程,从被排斥到逐渐被认可,进而被广泛接受,整个过程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近年来,重代谢手术作为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方法,逐渐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应用于临床.其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修订,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笔者回顾代谢外科近百年来发展历程。深入阐述重代谢外科理念的变迁。

  • 标签: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代谢外科
  • 简介:接二连三的冷空气来袭,让许多人立即把厚重衣物都搬出来御寒,然而还是有一些人即便裹得像个粽子,仍感觉不到温暖,双手冰凉。难道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其实有一种病叫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也会让人感觉冷。

  • 标签: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 怕冷 甲状腺激素 身体虚弱 冷空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单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双切口 双钢板内固定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头颈CT血管成像中应用源CT低技术与常规CT技术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随机选择本人进修单位于2013年收治的9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T技术,观察组采用源CT低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分、3分、4分分别为2.22%、11.11%、86.6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弓等图像质量分别为(403.12±32.52)HU、(418.55±43.51)HU、(429.55±53.56)HU、(385.12±48.25)HU,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一致(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碘总量、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CT计量指数等各项参数明显较低(P<0.05)。结论源CT低技术用于头颈CT血管成像中可促进辐射危害、对比剂危害明显降低,对于临床检查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其可行性、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 标签: 头颈CT血管成像 双源CT双低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源CT能量成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源CT能量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源CT能量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绒毛膜羊膜囊胎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资料完善的胎妊娠孕妇205例,分为单绒毛膜羊膜囊组(单绒毛膜组)、绒毛膜羊膜囊组(绒毛膜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单绒毛膜组又分为普通孕检组、加强孕检组,比较不同孕检方式的围产儿情况。结果单绒毛膜组与绒毛膜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有4例在孕期发生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12.5%;有6例发生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8.6%。结论对于单绒毛膜羊膜囊胎妊娠,应加强孕期管理,改善围产儿预后。

  • 标签: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孕期管理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基于FPGA的硬件系统的现场升级是通过FPGA更新其外挂的EEPROM中存储的配置文件来实现的。但是如果在更新EEPROM的配置文件过程中,突发系统掉电,会导致EEPROM中的配置文件不完整,再次上电后FPGA无法工作,从而导致系统失效。本文讲述了一种基于Xilinx的Multiboot的备份升级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品在线升级FPGA过程中突发掉电导致系统失效的问题,并且工作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源CT能量成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源CT能量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源CT能量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进食哽噎2月余”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黏膜欠光整,上段平T4椎体水平局限性狭窄,其上段扩张,食管下段见一线样充盈缺损(图1A),诊断为食管憩室、食管畸形。胸部CT:食管内可见一纤细管状结构影,强化程度类似于食管壁(图1B),上段平T2椎体水平处与食管共壁,下段近贲门处与食管共壁,CT诊断为食管畸形(管状型)。

  • 标签: 成年人 双食管畸形 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