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简要介绍了在水中矿物油的测定过程中,无水硫酸钠铺垫厚度对石油醚萃取液脱水过滤速度及水样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了水样污染越重,石油醚萃取液中含的水份越多,无水硫酸钠铺垫厚度应适当加厚,但测定结果仍满足环境监测要求的结论。

  • 标签: 矿物油测定 脱水过滤 铺垫厚度 测定结果
  • 简介:通过对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质控样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均能达到要求,且F检验分析表明实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的测试过程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稳定时间较长,且硫氰酸汞具有剧毒,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残液也难以处理。离子色谱分析操作简单,过程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样品受污染的可能性并保证分析质量。

  • 标签: 氯化氢 空气 分光光度法 离子色谱法
  • 简介: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测定总磷时,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克拉玛依市环境科研中心监测站对延长SnCl2,KH2PO4试剂的使用保存期,提高显色的稳定度,降低空白值的方法做了大量试验,试验表明,SnCl2-40%丙三醇溶液,KH2PO4使用液均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期达到2个月,钼酸铵溶液中,加入酒石酸锑钾钼蓝显色有良好的稳定性,用本方法和标准方法测定水样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其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能达到要求。

  • 标签: 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总磷 测定 精度 环境监测
  • 简介: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对苯二酚能够阻抑碱性藏花红和溴酸钾反应的原理,联用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对苯二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05~1.50μg·mL^(-1),检出限为0.02μg·mL^(-1),完成一次分析循环总的试剂消耗仅为0.125mL。该方法用于自来水、地表水和河水中对苯二酚的测定,结果与HPLC所得结果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对苯二酚 环境水样 顺序注射 动力学光度法
  • 简介:采用两种不同的红外光度(分散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红外光度)对不同组成的矿物油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当矿物油中的芳烃含量与“标准油”中芳烃含量相近时,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当矿物油中芳烃含量较高时,非分散红外光度测定结果明显偏低;当样品中芳香烃含量与“标准油”中的芳香烃含量相差较大时,采用分散红外光度,可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结果.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测试样品中芳烃含量的增加(>50%),分散红外光度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 标签: 污染油 红外分光法 芳烃 含量测定 矿物油 水质监测
  • 简介:本文介绍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测定水样中硫化物时,如何降低空白值、提高硫化钠标液的稳定度以及提高酸化吹气回收率的原理和方法。

  • 标签: 水样 硫化物 光度法 吹气 空白值 酸化
  • 简介:痛定思痛,对于这起"鱼光光"事件,不应仅仅停留在调查原因,处分相关责任人,更要深刻反思,真正树立"绿色GDP"观念,从源头减少污染;彻底打破过去的部门和地域条块分割,建立起流域管理、集中管理的体制,维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 标签: 白洋淀 天灾 相关责任人 绿色GDP 条块分割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垃圾焚烧飞灰中铅的含量。重点研究了铁氰化钾的用量以及加入盐酸羟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铁氰化钾可以促进铅烷生成,盐酸羟胺可起到抑制干扰的作用。方法的检出限为0.39μg/L,回收率为83.6%~101.3%。

  • 标签: 垃圾 飞灰 原子荧光法 微波
  • 简介:通过2012年5月至10月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的水质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评价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相对较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评价,仅6月的杨坟沟、岱海寨断面及9月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为Ⅴ类,其他月份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而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的评价结果仅9月份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达到Ⅱ类水质,其余各月三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在水质评价中,应根据评价目的合理选择水质评价方法,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 标签: 模糊综合评价 单因子指数评价 凡河 水质评价
  • 简介:火灾给人们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往往是惊人的,然而就是那些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火灾,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避免和防范的,但一些火灾却总是由于某些人为的因素最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导致火灾的人为因素虽然各有不同,但忽视消防安全却又是共同的。那些忽视甚至藐视消防安全,违反消防管理规定,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的单位或是个人,法律将给予严厉的制裁。

  • 标签: 消防法 财产损失 消防安全 人为因素 消防管理 安全责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坚持设备管理创新、依靠“六控”设备检修管理模式,提升设备运行指标,促进设备向零故障迈进,确保设备产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 标签: 设备管理 设备检修 “六控”设备检修法
  • 简介:介绍了次氯酸钠和液氯2种目前常用的处理医院废水的方法.对2家医院的废水处理过程进行了测试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2家医院的废水处理后细菌总数和余氯量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主要原因是加氯量不精确,加氯后的停留时间不足,不能有效杀死废水中的病菌.对加氯量和停留时间的实验研究表明,每吨医院废水中次氯酸钠和液氯的最佳投入量分别为90g和9g,加氯后的停留时间不少于60min.

  • 标签: 氯化法处理 医院废水 环境工程 废水处理 液氯法 次氯酸钠法
  • 简介:2003年4月27日,《工伤保险条例》经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公布,正式拉开了我国工伤保险全面推行的序幕。10多年间,我国工伤保险在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不断面临挑战。站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特邀西北大学法学院于欣华副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带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工伤保险的点滴故事,观其从何处来,思其将向何处去,领略一番别样工伤保险的风情,以飨读者。

  • 标签: 工伤保险 于欣 事故伤害 醉酒驾车 常务会议 劳动合同
  • 简介:在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利用生物膜处理废水的新方法─—生物接触氧化。其中心处理构筑物是接触氧化池,池内装有多种填料。从监测结果分析,虽然处理后水质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但BOD5的去除率比较低,只有69%,由于监测是在试运行刚结束进行的,如果一切运行正常,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生化处理方法,对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后的污水还可进行灌溉、建筑、冲洗等重复利用。

  • 标签: 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 水处理厂 工艺流程
  • 简介:电子行业存在普遍的职业健康危害且极易被忽视,采用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对电子行业的某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毒有害化学物中一个H2SO4检测点、粉尘中8个矽尘检测点和部分噪声检测点超出了我国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各现场采样检测值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EPA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接触的H2SO4、H3PO4、C3H8O、HCl、V及其化合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存在较大的职业健康风险;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除接触到的H2SO4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I级轻度作业危害外,其余有毒有害化学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无害作业水平,同时接触到的粉尘和噪声则达到Ⅲ级高度危害作业水平,存在较高的职业健康风险。EPA的评估结果普遍比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的评估结果高;且EPA适用于电子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中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的适用范围比EPA还多一项物理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针对该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建议从加强工艺设备的密闭性、提升系统的通风性、改善个人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防毒、防尘、防噪风险管理。

  • 标签: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EPA模型 职业病分级法 电子行业 职业健康 风险管理
  • 简介: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掉层跨数、掉层数量的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MPA)和传统的Pushove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的楼层的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的突变。掉层跨数的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的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的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的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的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山地建筑 掉层框架结构 多模态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