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钱选(约1239-1322年)字举,号玉潭,别号雷川翁、习懒翁、清腥老人等,浙江湖州人。南宋景定年间乡贡进士,工诗善书画,擅长人物、花鸟、蔬果、山水。钱选是“吴兴八俊”中惟一没有出仕元朝的一位遗民画家,他的爱国思想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却仍然受到

  • 标签: 钱舜举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人格修养
  • 简介:<正>1948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标榜所谓“还政于民”.北平满族代表(女)唐君在这次会上享有“国大之花”之称.彼时,她才30出头,绿宾红颜,风华正茂,出席国大会议,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记者下笔的好材料,所以唐君的芳名早在1948年即名闻大陆.岁月如流,匆匆50年,一代美女唐君竟在宝岛台湾老成凋谢.

  • 标签: 岁月如流 1948年 还政于民 蒋介石 大会议 光绪帝
  • 简介:徽赞赏清代学者的通人之学,表彰扬州学派治学能"创"能"通",这对打破学术研究分工太细的狭隘现象,是有现实意义的.他还总结了清代学者实事求是的治学之道,认为是比较接近科学的方法,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张徽评判清代学术的治学趋向,分为"清初"、"乾嘉"、"道咸以下"三个时期,赞扬清代学者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张徽还对清代学术有关的史实和学术界尚存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精细考证,突破前人成说,提出己见,充分显示了他的朴学功底和严谨的学风.

  • 标签: 张舜徽 清代 学术 考证
  • 简介:一位幽居在深谷的佳人,死后三百余年,居然获得一位异代知己,也可称幸事。这位佳人就是张玉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生于宋末1250年,卒于元初1277年,以所作《兰雪集》而知名。其异代知己孟称,字子塞,又字子若、子适,别号花屿仙史,小蓬莱卧云子等。

  • 标签: 孟称舜 知己 居士 别号 元初
  • 简介:过去,安徽省蒙城县衙后院,有一座面南的厅堂,进门处有一块横匾,上书“清燕堂”。这厅堂便是宋仁宗景元年任蒙城知县的著名文学家苏钦的寓所兼书房,那“清燕堂”三个潇洒挺秀的大字便是他亲笔所写。诗作与梅尧臣齐名,甚为欧阳修所重的苏钦学士,给自己寓所的这个命名,从字面上看是幽雅之号,是公余宾客燕谈的清静地方。其实不尽然,它蕴含着很深的意思。这从他写的诗文所表明的忧国忧民、嫉恶如仇、远大的抱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中可以找到。苏钦的诗中,“清”、“燕”二字比比皆是,如“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绵邈日已凋”(《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无锡惠山寺》);“气象清雄天与都,世间不合有埃尘”(《吴江亭》);“得泥初燕喜,避弋去鸿轻”(《春日晚晴》);“不愤东流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送人还吴江道中作》)。甚至在一首诗中,巧妙地两三次使用“清”、“燕”二字。意思很明白,他喜爱洁净的清风、清泉,要做一个一尘不染的正直的清官;他喜欢燕子,因为燕子长年累月捕捉害虫,给人民的利益何其多也!“春燕田里飞,麦稻堆成堆”嘛!他还赞赏燕子逆风而飞的...

  • 标签: 清燕堂 燕堂苏舜钦 蒙城清
  • 简介:1993年3月,千阳县志办一行数人到千阳县城内一居民家中征集资料时,在其家收藏的许多古旧书籍资料中,发现了一篇题为《赵年供状》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清道光年间浙江宁波人赵年以供状的形式,叙述了他因僧田致染官司,身陷牢狱而被流转到陕西千阳的经历,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文人坎坷的经历和不幸的遭遇,字里行间流露出他身陷囹圄、仕途无望后的绝望和凄凉。文章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现将全文附录于后,以飨读者。

  • 标签: 文章 1993年 道光年间 社会底层 阅读价值
  • 简介:一、概述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始于河洛。河洛文化是中国最古老之历史文化,远在三代之初,始祖沿黄河中下游即今中原河南~带生息繁衍,逐渐形成哲学、伦理、政治、医学、天文、水利、农桑、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古老之河洛文化。中国大陆气候北寒南温,北旱南润,河洛地区乃当时政治、经济、交通之中心,

  • 标签: 台湾文化 河洛文化 汴京 地方戏 《易经》
  • 简介:河洛文化研究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大题目,这个题目的提出可以说是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一种标志。很多人不会忘记,二十来年前,我国学术界出现过引人注目的“文化热”。由于“文革”时期文化遭受从未有的歪曲和践踏,故而在拨乱反正之后,阐述文化文化史的论作一时风行。文章、专著、刊物如雨后春笋,还有大部头的书,像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推出的《中国文化通志》等,多达数十卷,上百卷。这一热潮后来向纵深推进,研究逐渐专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文化的研究成为热门。

  • 标签: 中原文化 河洛文化 中国文化史 传统文化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时期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域文化的探讨,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吸纳各民族文化的博大胸怀,体现了唐代的开明民族政策。展示了唐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西域文化在唐代文化中的地位。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在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化。

  • 标签: 唐代 西域文化因素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乐舞 服饰文化
  • 简介:任何一门学科都喜欢把自己这门学科的历史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西方的人类学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有人乐于将其根源追溯到古希腊的时代,以为那个时代就有了人类学思想的萌芽。不过人类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并有了它自己专门的名字,却是在十九世纪后半个世纪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人类学所研究的问题既广且杂,诸如头骨形状、发型、民间故事、简单部落民的生活器具、婚礼习俗、巫术实践、非文字的语言等等都曾经是人类学家关注的焦点。

  • 标签: 文化自觉 文化差异 人类学家 十九世纪 民间故事 生活器具
  • 简介:“贵州文化”在大众的心目中无疑被视为“边际文化”。这个“边际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空间位置上处于边陲地带;二是在文化上与“主流文化”相比,是处于从属的“亚文化”位置,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而言。在历史上,贵州一直被“蛮夷之地”、“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等含有歧视性的话语表述着。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笼罩下,贵州从古至今分别受到两种力量的冲击,在封建时代因是“化外之地”,王朝的统治者一直没有放弃对贵州进行儒家思想的灌输;

  • 标签: 边际文化 文化批评 人类学 贵州
  • 简介: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关于它的具体范围,朱绍侯先生曾指出:“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显然这个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洛阳平原或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异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在同一篇文章中,朱先生又指出:作为河洛文化圈,实际要超过河洛范围,即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

  • 标签: 河洛文化 汉人南迁 客家文化 河南 大谷关遗址
  • 简介:<正>吴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总概吴国历史,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太伯至周章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吴国与中原地区绝少来往。由于吴国分布地区本是“荆蛮”所在地,偏居东南一隅,其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的商族文化、周族文化皆异,加以太伯、仲雍是为了“避季历”才奔至荆蛮地区,故其与中原地区来往甚少。第二阶

  • 标签: 中原地区 吴文化 中原文化 吴国 文化关系 土墩墓
  • 简介:这里说的巴蜀文化是考古学文化。任何考古学文化在自身的发展当中,都是和其它文化交流碰撞、相互影响的,巴蜀文化也不例外。在考古发现中巴蜀文化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因素,同时也输出自身的文化因素。这些方面已有许多例证。现就巴蜀文化和周边文化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请各方专家指正。

  • 标签: 考古学文化 巴蜀文化 考古发现 指正 文化关系 文化交流
  • 简介: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东连楚雄彝族自治州,南与思茅、临沧地区毗邻。西接保山地区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界丽江地区。自治州下辖12个县市。首府设在大理市下关镇,距省会昆明377公里,滇缅、滇藏公路和广大铁路在这里交汇。有着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大理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1982年,大理市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及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机场、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及完善的通讯设施、

  • 标签: 大理州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中国 云南 区位优势
  • 简介: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从宗教研究的角度看,似乎代表了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繁荣鼎盛的那么一段历史时期的巫文化形式。因为三星堆出土文物当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青铜铸造的神人像,连底座算起有2.62米高。青铜神人像的两只手拳曲,握成空洞的状态。对此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说,它的手里面没有握什么东西,就握成这么一种拳曲的形式。有的认为,它这手里面一定握有东西,我比较偏重于这

  • 标签: 三星堆文化 夏文化 巫文化 宗教研究 奴隶制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
  • 简介: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之内,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大量考古发现资料和古代文献记载说明,华夏文化是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文化。华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文化及其更为久远的河南龙山文化,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 标签: 中华民族文化 核心文化 河洛文化 华夏文化 龙山文化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