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今年央视3·15晚会上,电子成了众矢之的:甲醛超标、诱导小学生购买、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健康。当众人还在间何为电子时,这个行业里创业者的故事,已经讲到如何融资6个亿、吃下万亿级市场了。参与其中的创业者早已名声在外,从Uber滴滴大战走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做锤子手机而爆红的罗永浩,还有收割自媒体红利的“同道大叔”。

  • 标签: 电子 生死 职业经理人 被动吸烟 Uber 创业者
  • 简介:1492年8月,哥伦布奉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之命,率领三条木船,87名水手,从巴罗斯港扬帆出海,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巴哈马群岛、古巴和海地。在那里,他们见当地人手执一杆,杆端红光闪闪,青烟袅袅,氤氲馥郁,香气四溢。

  • 标签: 西班牙 哥伦布 大西洋 巴哈马
  • 简介:<正>震惊中外的虎门销,是清政府抵制西方资本主义鸦片侵略的“顶点”,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伟大起点。要透彻的理解虎门销的历史意义和林则徐为中华民族立下的奇勋,全面了解虎门销的过程,实有必要。

  • 标签: 林则徐 虎门销烟 鸦片侵略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 历史意义
  • 简介: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载:“上番禺诸乡,地瘠而民皆。耕者合数十家牛,牧以一人,人以一日。其牧牛之曰牛,所生草,冬亦茂盛,食,牛肥泽。其种稻者曰人。上番禺牛多,下番禺人多。”

  • 标签: 牛田 中国 广东 耕作制度 农业发展 番禺县
  • 简介:为反映中国唐宋时代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除论述农业的先进技术外,还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考察。本文即对被视作相对落后农耕方式典型的多在山地经营的烧(畲)农业进行论述,并考证畲田方式在唐宋一般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 标签: 唐朝 宋朝 烧田耕作 地理分布
  • 简介:<正>乞(又名陈乞、陈僖子)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大夫。乞一生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史记》说他曾用小斗收赋税,大斗出贷;另一个是《左传》等书说他曾用武力打败国氏与高氏,迎立公子陌生为国君。据此,许多论者认为,乞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是他武装夺取政权,最先缔造个封建国家。我认为乞并不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而是奴隶主贵族的典范。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 标签: 新兴地主阶级 《史记》 《左传》 武装夺取政权 奴隶主贵族 封建国家
  • 简介:<正>桐、桓是我的太公(曾外祖父)和叔太公,他们从青年时代就跟随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民主政治历尽艰辛,出生入死。在东京时,桐任孙中山先生秘书,桓担任孙中山先生的侍从秘书。孙中山先生常说他

  • 标签: 田桓 中山先生 田氏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革命党 宋教仁
  • 简介:,光泽县西北角的一个山村,地处闽赣边界黎川、资溪、光泽三县结合部,是黎川和资溪之间往来必经之地,也是赣南和赣东北通道上重要关口。境内四周是千米高山,风扫隘、白虎隘、牛隘和孔坑隘是光泽“九关十三隘”中四个险要隘口。

  • 标签: 红色记忆 光泽县 结合部 赣东北
  • 简介:要造就一位杰出的工艺美术大师决非一件易事,当来自辽宁鞍山的春明获得辽宁省雕刻特艺大师的证书时,他的成功令许多人深感欣慰,毕竟他是辽宁省首次评出的三名雕刻特艺大师之一,也是木雕领域中惟一的一位特艺大师。

  • 标签: 田春明 木雕 工艺美术 中国 审美情趣 艺术造型
  • 简介:<正>“畯”一词,《诗》凡三见,曰《七月》、《甫》、《大田》。三诗皆述农事,有套语“馌彼南亩,畯至喜。”《七月》毛传:“畯,大夫也。”郑笺:“……耕者之妇子,俱以晻来,至于南亩之中,其见大夫,又为设酒食焉。”朱熹《诗集传》:“畯,大夫,劝农之官也。”清儒说《诗》者如姚际恒《诗经通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崔述《读风偶识》、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良《毛诗传笺通释》、陈奂《毛诗传疏》等,皆祖述毛传郑笺,大同小异。

  • 标签: 《诗》 后稷 《七月》 田畯 田大夫 《周礼》
  • 简介:桥(1912—1970),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龙华区)人,原名炳奎,学名希荣,曾用笔名李雾城、米启郎,我国现代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陈桥就活跃在新兴版画艺术舞台上,是亲炙鲁迅教诲和器重的第一代新兴版画家。他手拿画笔和刻刀,追随鲁迅先生的足迹,投身新兴木刻运动;他向往光明和自由,以刀笔为枪,奋战在民族救亡文艺运动第一线;他执着于艺术,讴歌时代和人民,献身于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

  • 标签: 现代版画 美术理论家 版画艺术 30年代 20世纪 木刻运动
  • 简介:<正>四川阆中市二龙区二龙乡高阳村农民,于1985年春改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小石碑,正遇该区文化站长王扶民同志在该村工作,闻讯后前往察看,认定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遗物。即清洗后搬回二龙乡政府,安置于文化活动室作陈列展出。同时写信、摄照片报市文管所。该碑用青色沙石加工成较平的石板,碑首呈圆弧形,其下为矩形,通高85厘米,宽49厘米,出土时虽残成两

  • 标签: 红军公田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 苏维埃 南县 文化活动
  • 简介:余庆先生,祖籍湖南湘阴,1924年2月11日出生于陕西南郑(今汉中市)。先后就读于湘雅医学院(贵阳、重庆)、西南联合大学政治系(昆明),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助教,历史学系助教、讲师、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并曾兼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等职务。2014年12月25日因

  • 标签: 先生学术 学术论著 田余庆先生
  • 简介:1921年10月13日,时为北京《晨报》赴俄特派员的瞿秋白与李宗武一同去参观过距离莫斯科西南约四百余里的清村。清村,即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俄语意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是一代文豪托尔斯泰的诞生地,托尔斯泰在这里写下闻名世界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也是在这里最终入土为安。十月革命后,这里一方面作为由教育人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托尔斯泰邸宅陈列馆的所在;另一方面又

  • 标签: 清田村之旅 瞿秋白清田村
  • 简介:<正>江汉平原与太湖平原等地同属南方湖区,呈现为一种河湖交错的平原湖沼地貌。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长江中下游间人口大迁徙,使江汉平原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显露,与水争地的垸获得极大的发展,葑出现的历史条件趋渐成熟。《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一一三○《汉阳府部汇考·汉阳府风俗考》汉川条云:“汉川四周皆水,湖居小民以

  • 标签: 江汉平原 长江中下游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多地少的矛盾 明清时期 古今图书集成
  • 简介: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片片的灰色。乡河的雨.使这种灰有了草腥抑或是土腥的味觉。雨一阵阵地过.灰色的屋瓦也就被一片片地鳞次打湿,那些瓦起伏错落,一波波地构成了柔和妙曼的壮观。

  • 标签: 高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被雨淋湿的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