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塔城地区博物馆前身为“红楼”。红楼始建于清宣统二年,于1910年开始兴建,1914年竣工,建筑面积2043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16间。其天棚地板、门框窗棂均砌有图案,绿色铁皮为顶.具俄罗斯建筑风格,因临街墙面呈铁锈红色,故称之为红楼。2006年初,对红楼进行扩建和大规模的修缮,新建欧式风格的两层展厅一座,面积1789平方米,使新旧楼风格一致,被命名为塔城红楼博物馆。

  • 标签: 塔城地区 红楼 建筑风格 建筑面积 宣统二年 博物馆
  • 简介: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满族的祖先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清政府曾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天山南北,伊犁将军府设在伊犁河谷的惠远古城,留下了丰富的满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伊犁河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好满族文化资源,将会对推进伊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伊犁河谷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伊犁河谷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与利用
  • 简介:2013年11月15日,吐鲁番地区举办第二轮修志工作培训班暨召开地区地方志工作表彰大会。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耿俊出席开班仪式和表彰大会并讲话;地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地区第二轮修志承编单位负责人和撰稿人300余人参加培训。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吐鲁番地区 二轮修志 培训班 表彰 办公室工作人员
  • 简介:清代以前,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经营管理,主要采取戍卒屯垦、和亲自治的政策。清朝初期,为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敌入侵,仍继续执行着屯垦与和亲的政策。一统西域之后,清政府开始推行具有军事编制色彩的军政合一、军民兼治的军府制度,这给中央对边疆财政支持的协饷制度打上了深深的军事烙印。

  • 标签: 清代以前 新疆 正解 中央王朝 军事编制 军府制度
  • 简介:新媸省银行原址(故址)位于乌鲁小齐市明德路1号,既现在的乌鲁小齐市解放北路与叫德路交汇处。该建筑建于1943年,系砖木结构的回廊式建筑,总面积为5895平方米,

  • 标签: 银行 新疆 交汇处 木结构 建筑
  • 简介:新疆图志补编》为新发现的资料,是对《新疆图志》的补充,其内容为袁大化任新疆巡抚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其间新疆发生的事情。本文简述了《新疆图志补编》的版本信息,详细介绍了各卷内容,并论述了它在研究《新疆图志》编纂、保存清末新疆经济、军事资料等方面的价值。

  • 标签: 《新疆图志》 新疆巡抚 版本信息 新疆经济 军事资料 内容
  • 简介: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制度是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统治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标志,新疆建省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外来的冲击下,清帝国在向近代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对边疆地区所实施的制度的建构;另一方面是新疆自身所具有的因素,包括长期和较为完备的理论准备,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所持续执行的一体化政策,军府制的不足及当地上层势力的衰落.

  • 标签: 新疆 建省 原因
  • 简介:新疆地处极边,乾隆中期以后始终是安置遣犯的重点地区。根据文献记载,清代新疆对遣犯的役使方式有种地、当差、为奴三种。事实上,除此之外,遇有战事,如八旗、绿营、回兵等常设军队不敷调遣或作战不力,清政府还会征调遣犯参加军事行动。这些应征的遣犯即被称作“遣勇”。目前学术界关于清代新疆遣犯的研究很多,而对遣勇的研究极少。作为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遣勇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对新疆的军事、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清代新疆历史的认识。

  • 标签: 新疆历史 清代 军事行动 文献记载 武装力量 清政府
  • 简介:推荐理由:新疆,是一个很容易让人『[,驰神往的地方.浩瀚的沙漠、壮美的雪山、秀丽的草原、碧绿的湖泊、神奇的雅丹地貌、震撼的胡杨林、无数的故国遗址、甘甜的水果、童话般的秋色风光,无不让人动容。主题:秋色对于我来讲,新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是藏在心底很久的梦。“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样一句话在我儿时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试想是怎样的个地方,会有这样奇特的感受与体验。

  • 标签: 新疆 眼睛 雅丹地貌 胡杨林 沙漠
  • 简介:"冰岭道"作为天山南北之间的重要交通道路,其在清代新疆历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却相当缺乏,缘此,本文在对诸多史料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该道的命名;道路的台站、住宿与交通工具等建设;道路的里程;道路在军事、屯田与贸易等方面的使用;以及道路在清代新疆历史中的地位问题。并考证出冰岭道在道光年间那彦成的新疆善后处理中并未封禁的史实。

  • 标签: 清代 新疆 天山 冰岭道
  • 简介:2013年10月29日,阿勒泰地区召开县市第二轮修志篇目研讨暨史志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评审地区本级及各县市第二轮修志篇目。地区地方志办公室与六县一市的修志篇目实行交叉审渎。地区地方志办公室本级、各县市针对审读的篇目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审读与点评,

  • 标签: 阿勒泰地区 二轮修志 经验交流 史志工作 座谈会 篇目
  • 简介:清代新疆俄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在与俄国通商、外交日益频繁的背詈下进行的。其培养途径有官派赴俄留学、民间自费留学、兴办官学开设俄语课程以及民间私立学校开设俄语课程等四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既为新疆满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培养一批俄语翻译人才,提高了其民族素质,促进了俄国先进科技在新疆传播,也积累了一些俄语教学经验,为民国和新中国的俄语教育储备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同时在与俄国的通商与外交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权益。但也存在教学方法不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等弊端。

  • 标签: 清代新疆 俄语翻译人才 培养
  • 简介:新疆地处祖国边陲,几千年来,新疆同内地一直都保持着及其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在这些交往中,最为直观的证据就是留存至今的大量古钱币的发现。本文介绍几种在新疆发现的较为珍贵的古钱币:

  • 标签: 古钱币 新疆 历代 文化交往
  • 简介: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中国边疆史研究专家,著述丰富,影响颇巨.本文简要叙述了拉铁摩尔的早年经历和两次新疆考察及其与中国新疆研究的关系,初步梳理了拉铁摩尔对新疆研究的几个理论侧面,即新疆与内地、西藏、内蒙古的结构关系,新疆的内部文明结构与交通结构和特点,新疆在现当代内陆亚洲地缘政治中的枢纽地位等.最后对拉铁摩尔的新疆研究作了简要评价,认为是其中国边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从中国边疆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环节,同时他的考察与研究相结合以及广阔的地缘政治视角值得借鉴.

  • 标签: 拉铁摩尔 中国新疆 考察 研究
  • 简介:一、概说奴隶制度曾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古代社会中流行过。在古代印度,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原土著居民被称为达萨(dgsas)或达休(dasyus)。他们被看做是侍奉雅利安人的奴隶。古罗马克劳狄皇帝时代(公元41-54年)的奴隶数量高达2083.2万人。

  • 标签: 奴隶制度 农奴 文书 出土 新疆 古代社会
  • 简介:作为《新疆通志(1986~2005)·统计章》主体框架的篇目结构,它是全书资料收集整理的向导、分工编写的依据和总纂的纲领,在实际编纂中起着宏观控制与指导的重要作用,既影响编纂进度,更事关志书质量。除了做好篇目结构的设计工作外,在编撰过程中还要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杜绝观点加例子加评论的写法。同时还要改变那种照抄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技术规程、宣传报道、课堂讲义的现象,把握志体,端正文风,力争编纂出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 标签: 《新疆通志·统计章》 结构 特点
  • 简介:闽南与粤东的丘陵山区,习惯上称为“半山”,居住在这一带的客家人习惯上称为“半山客”。广东省的饶平、丰顺、潮安、陆河、揭西、揭阳、普宁、惠来、海丰、陆丰和汕尾等县市便处在这个区域。半山客与纯客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其实,即使纯客,闽粤赣三地同样有差异,故半山客与纯客是相对而言的。因半山客人数众多,分布广阔,直接处在客家与福佬两种文化交融的前沿,故有研究的必要。‘

  • 标签: 文化研究 丘陵山区 文化交融 客家人 广东省
  • 简介:青州地区北朝佛衣类型分为三期。一期约北魏末至东魏初(约518—537),以上衣搭肘式和露胸通肩式佛衣为主;二期约东魏初至东魏末(约537—550),佛衣沿袭一期;三期约北齐时期(550—577),流行露胸通肩式、通肩式和袒右式佛衣。一、二期佛衣可能受到南朝文化中心建康的影响;三期佛衣既保持南朝传统,又有来自印度的影响,而来自印度的影响大约仍可能通过建康传至青州地区

  • 标签: 青州地区 北朝 佛像类型
  • 简介:清朝统一新疆后,积极鼓励内地人移居新疆,以达减轻内地人口压力、开发新疆及实边之目的.随着内地人移居新疆,内地文化亦逐渐传入并扎根新疆,尤其是北疆.而内地的各种坛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很快便充斥于新疆尤其是北疆各地,并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内地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于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向新疆流动,加强内地人对新疆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巩固清朝对新疆的统治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满、汉档案以及其他清代相关文献,对内地坛庙在新疆的发展及其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清代新疆 内地坛庙 人口流动 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