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方志与史学之关系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典籍。仅就历史书籍来说,有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政治史,有分类体的文化史,有综合体的纪传史。这些都是按事次先后用“纵”的方式而写作的史书。此外还有大批以地区为中心.用“横”的叙述方式而写的史书.这就是世人简称为“方志”的地方志书,是保存乡土资料最丰富的一项典籍,它有长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典籍。

  • 标签: 地方志书 随笔 文化典籍 纪事本末体 叙述方式 政治史
  • 简介:本文就《平定罗刹方略》的版本、成书时间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翻译情况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标签: 平定罗刹方略 罗刹 方略
  • 简介:一许良英王来棣夫妇生前合著的《民主的历史》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因吴敬琏等友人的催促,他们在2011年夏天将这部书稿交付出版。当此书2015年5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时,王来棣和许良英已经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28日相继辞世了。

  • 标签: 法律出版社 吴敬琏 民主 生前 交付
  • 简介:袁文龙先生新著《常熟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7),如同少儿时代看“拉洋片”,一词一景物,一词一典故,景物多彩而主题鲜明,典故生动又倍感亲切。常熟,研究方言者代有传人。明嘉靖年间,常熟有个叫孙楼的藏书家,将苏州、常熟的方言字词搜辑成书,名曰《吴音奇字》,至万历崇祯问,同乡陆镒对该书作了重编增补,使其益臻完善。民国年间,苏州图书馆据铁琴铜剑楼清钞本排印。

  • 标签: 常熟 闲话 苏州图书馆 深沉 土地 铁琴铜剑楼
  • 简介:静初是我1964年秋插队农村的“难友”,同在余杭县长命人民公社,而大队相邻,我在大观山之南,他居大观山之北。也许太年轻,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和“读书无用论”的岁月,我们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光阴。虽然前途渺茫、空虚无助,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间劳作,还是让我们体悟到大自然的变化之美及花鸟虫鱼的不息生趣,感受到农家的淳朴善良,而且练就了吃苦耐劳的体魄,认识到稼穑稻粱的维艰,自然更感受到青年失学的痛苦及所谓家庭出身不好带来的自卑,眼泪往肚里流。青春如火,但我们的青春如冰。

  • 标签: 平淡天真 书画 读书无用论 人民公社 阶级斗争 吃苦耐劳
  • 简介:阿来凭借《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时,年仅41岁,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有人预言阿来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有人认为阿来可能是昙花一现。10多年过去了,阿来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是未知数,但阿来却没有昙花一现,他相继推出了《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艺术上不断创新的作品。阿来的小说深邃而厚重,散文却写得灵动活泼。

  • 标签: 阿来 茅盾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瞻对 《尘埃落定》 格萨尔王
  • 简介:《晋城史话》,由张志仁主编,乔欣、秦海轩、姚剑等多人撰稿,并有更多人参与其事,编撰工作历经两年,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晋城史话》以全书42万字的篇幅,意图囊括晋城一地从史前史以迄于今的整体性历史图卷,所付努力不可谓不巨大。所谓史话者,指的是在历史真实性前提之下还须兼及故事性和通俗性的一种历史讲述。以此观之,现已取得的效果可谓卓著,荦荦大端,自不待言,故事之可读,文辞之雅观,俗史野传,古迹图说亦在其中。

  • 标签: 史话 晋城 乡邦文献 山西人民出版社 历史真实性 中学
  • 简介:基于原著改编而成的特别展览是让文物与文字同时“活”起来的一种全新尝试。此类展览的策划需要经历跨文本解构(编创)、意象式再现(演绎)和主题性关联(检验)等多个步骤,从而实现从原著到文本、从文本到展陈、再从展陈到主题的三级跳跃。

  • 标签: 著作改编型展览 跨文本解构 意象式再现 主题相关性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土族族源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在认识方面也逐渐趋于一致,达成一些共识。逮至2002年土族学者吕建福教授的《土族史》问世,在土族族源的认定方面便似尘埃落定。这主要是缘于《土族史》重视和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凭借坚实的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基础,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追溯考证,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使得《土族史》具有了学术上的权威性。土族源于吐谷浑的结论,不仅为青海土族研究会所采纳,也为广大土族群众所接受。实践证明,土族族源的认定,对挖掘土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凝聚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土族学者祁进玉先生近期出版《历史记忆与认同重构》一书,重新拾起土族族源认定的话题。作为学术问题,什么时候都可以研究和探讨,只要探讨的价值取向正确、探讨的方法得当,自然是应该鼓励的,也会有一定的收获。祁进玉先生的专著出版之后,引起学界的一些反响,本刊特刊载桑吉仁谦、程起骏、任玉贵等的文章,自然是学术上的一种回应。本刊无意由此再引起一轮土族族源的争论,只是倡导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性的学术氛围,以期呵护学术领域应有的体面和尊严。

  • 标签: 土族族源 历史记忆 重构 《土族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学术态度
  • 简介:编纂地方志书应该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历时最久、动用人力最多、操作环节最复杂的系统文化工程。所以,在编纂的全过程中,无论是编纂委员会的领导或者是具体的修志人员,必须要有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精神,才能让志书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这是我拜读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启东市志(1986~2005)》(以下简称《启东市志》)后的强烈感受。《启东市志》的不少做法,值得回味和效法。

  • 标签: 地方志书 修志人员 修志工作 编纂委员会 中华书局出版 志稿
  • 简介:撒拉语、蒙古语同属一个语系。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了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影响。这种接触和影响的结果,就是在各自的语言中出现了相互借用的词语或有同源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撒拉族与蒙古族的历史关系和文化渗透的佐证。

  • 标签: 撒拉语 蒙古语 关系词 探析
  • 简介: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十周年之际,宁夏地方志办公室周密计划,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开展“5·18”地方志宣传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地方志工作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等地方志法规规定。

  • 标签: 《地方志工作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爱国 发展规划纲要 地方志事业 办公室
  • 简介:林志纯先生(笔名“日知”)是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历史比较研究是日知先生学术研究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之一,他不但对历史比较研究方法本身有着深入的思考,而且还身体力行,把这种方法充分运用到了整个中外历史研究的实践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开辟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课题。

  • 标签: 林志纯 历史比较研究 《日知文集》
  • 简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这神思激越的呵天一问,把无数神往的目光聚焦到横枕大江、石壁嵯峨的镇江北固山麓;一代伟人毛泽东书写了这名篇名句。辛词毛书,旷世绝唱,引无数人竞相前来瞻仰镇江千古江山的迷人风韵",历经八个寒暑、六易其稿的《镇江市志(1983~2005)》以这样富有诗意的文字起头,开始了对镇江改革开放二十三年历史的记载。

  • 标签: 地方特色 体例结构 镇江港 北固楼 伟人毛泽东 辛词
  • 简介:本文针对尤中提出的明朝台湾南部已建立中山、山南、山北三个王国的观点进行评论,认为这是张冠李戴。中山、山南、山北三个王国在明朝时是琉球群岛,即今日本冲绳县的冲绳本岛上的三个王国,后统一为琉球中山国,与明朝建立了册封、朝贡关系。当时的台湾岛世居少数民族还处在部落社会,与明朝没有政治关系。日本萨摩藩侵略的是冲绳岛上的中山王国,也不是台湾岛。

  • 标签: 明朝 琉球中山王国 冲绳本岛 台湾岛
  • 简介:新编《启东市志(1986~2005)》(以下简称《启东市志》),由启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黄翠芳,副主编陆欣、沈冬云,总纂陆欣。中华书局2014年12月出版。大16开本,2505千字,印5000册。采编、章、节、目体式,全志共设33编203章。由于该志是在探索、改进、完善中告竣的新志书,因此其带给了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这些对于正在编纂的二轮志书当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牢记特性,详独略同所谓志书特性,即"地方志志地方"。

  • 标签: 总纂 吕四港 修志 万里长江 承编单位 电动工具
  • 简介: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1900-1989)是中国边疆研究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边疆地区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国陆地边疆的四大区域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边疆提供了重要的文本参考和理论启迪。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袁剑博士的新作《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一书即围绕拉铁摩尔及其作品加以展开,对拉铁摩尔及其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接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分析了拉铁摩尔对中国边疆各区域研究的具体特点。本文对该书进行了学术层面的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看法。

  • 标签: 拉铁摩尔 中国边疆 区域研究 边疆人
  • 简介:“中国疆域”理论向来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李大龙先生《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为其增加了厚重。是书于理论层面通过对“五方之民”、“天下”、“中国”、“大一统”、“藩属”、“宗藩”、“羁縻”、“国家”等一系列概念的重新阐释,以不同视角准确地建构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疆域由王朝国家嬗变为主权国家的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把握了传统“中国疆域”向近现代“中国疆域”转换的内核。

  • 标签: “天下” “中国” 多民族国家 疆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