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情報に位置づける展示:中国博物館の品質の向上契機(厳建強)要旨:情報に位置づける展示は博物館の総合素質を基にしたものだ。それは博物館の所蔵品政策、所蔵品研究の深さと系統性、展示組織の合理性、展示の伝播技術及び展示関する教育などと関連する。それについての各部分

  • 标签: 2010年 要旨 文化 ものだ 合理性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把握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本文在对TourismManagement和AnnalsofTourismResearch两种期刊近10年所发表的44篇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及组成要素、影响因素、作用、塑造方法以及测量与评价等5个方面对国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标签: 旅游目的地形象 国外研究 综述
  • 简介:《邛崃叱驭》(国画写生册页)是晚清著名国画大师刘锡玲先生的艺术精品。先生详细逼真地描绘了130年前四川西南邛崃山系的地貌风情,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古道的艺术再现,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谘传测绘灾臣劳”刘锡玲先生(1848~1923),字梓谦,聋道人,别号自闻居士,以指画享誉世界,是中国绘画第一位世界级金奖得主。

  • 标签: 文献价值 邛崃 南方丝绸之路 国画大师 艺术精品 艺术再现
  • 简介:晚唐因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经济窘困,社会风气衰颓。诗坛上已失去了元气磅礴,光熖烛天的盛、中唐气象。但仍然有人虽生逢衰世,却对现实有着执着的一面。因而他们的诗歌创作在晚唐悲怆婉丽的基调之中不时透露出雄健豪放、清丽隽永的亮色来。皖南池州诗人殷圭就是其中之一。殷圭,五代吴文学家,字表儒,小字桂郎,安徽池州人。少居九华,苦学,所用墨池,底为之穴。举进士,乾宁五年(898),因朱全忠表荐及第,寻为裴枢宣谕判官。后南归,与杜荀

  • 标签: 文章笑 殷文圭诗歌 笑鹦鹉
  • 简介:2016年6月,在驻马店市正阳县贾庄遗址发掘出一座龙山晚期的墓葬M12。该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为研究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不可多得实物资料。

  • 标签: 正阳县 贾庄遗址 12号墓 龙山晚期
  • 简介:卢维语是古代安纳托利亚和叙利亚地区的一种语言,书写采用楔与象形两种形式。二者在词汇、语法特征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但在使用范围、书写材料、文献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对现存卢维语象形文字文献根据载体、石刻形制以及内容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辨析赫梯宗教与世俗统治合一的传统以及赫梯王国与新赫梯时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征。

  • 标签: 卢维语象形文字 材质分类 石刻形制分类 内容分类
  • 简介:<正>莫高窟现在存洞492个,在位置分布上,各时代洞窟有相对集中的明显趋势。最早的一组北凉窟(第268窟、272、275窟)聚集在崖面中段,踞现今地表约十几米。(据考古材料证明,时代越早的,居地面越低。)这组窟视野开阔,阳光充足,是崖面的“黄金区域。”以后的北魏、西魏窟基本上是紧挨这组窟向南、北横向发展。北周、隋、唐时代也大至按此规律开凿洞窟。五代以后的洞窟主要集中于崖面下层及南、北两头。此外,由于崖面有限,有部分窟是“见缝插针”。因此,各时代洞窟交错分布,按时代编号检索不便,所以,各种编号皆按现存各窟分布位置,南北、上下方向为序编号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伯希和 敦煌文物 崖面 敦煌石窟 千佛洞
  • 简介:现在的照相机已不是简单记录影像的工具,与其说是照相机,不如说是会照相的电脑.照相机的智能化惠及了当今广大摄影爱好者,他们不用再花上几年工夫去学习摄影技术了,只要读懂了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便可以拍摄出曝光正确、清晰明快的摄影图片.但是,这只能叫做摄影"图片"而不一定是摄影"作品",尤其不是艺术摄影作品!

  • 标签: 前絮语 字法 摄影造型
  • 简介:《新疆钱币》2003年第3期刊登了杨捷先生发现的一枚无编号纸分币,引起人民币收藏爱好者的重视。根据封三附图分析研究,似乎是在流通,偶然浸泡在浓度很高的化学药水中形成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1、从附图中币变成黄色的纹路及品相与颜色的关系,看出

  • 标签: 无编号纸币 化学药外 纹饰 私人收藏
  • 简介:汉代铜器铭文中有不少附记编号。其编号方式有七种。就编号的性质而言,有些是制作时所编的造器,而更多的是管理与使用时所编的用器。西汉前期的铜器铭文中附记编号者很少,编号方式也很简单;西汉中期后有编号的铜器数量多,编号方式多种多样。与战国铜铭对照可以发现,战国时期铜铭编号罕见,方式也简单,而且战国铜铭只有使用而无造器。这说明战国铜器制作规模小,往往是单个生产;而汉代铜器制作规模大,一般是批量生产。编号的不同,反映出铜器制作规模的差异

  • 标签: 汉代 铜器铭文 编号
  • 简介:1991年春,波恩大学宗教研究所克林凯特教授得到了敦煌研究院所藏一份叙利亚残卷的复制件,他将之转交我们并嘱托进行研究。这是使徒保罗给加拉太教会所写书信的一页残片,正、背面都有文字,惜不详其原大及出土情况,只知其大概尺寸为25×15平方厘米。至于残卷所用的材质和墨的颜色,则一无所知,也不详其具体的时代。在该残卷的每一面上,都可认出六行字。不过由于有一个边沿处被斜着撕掉了一条,

  • 标签: 出土 敦煌研究院 背面 叙利亚 教授 情况
  • 简介:<正>本刊讯五代辽宋夏金史卷编写会议,于1984年9月5日至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自寿彝、邓广铭、王静如、陈述、程溯洛、陈振、任崇岳、魏天安、穆朝庆等同志。刘雪英、罗文斌、向燕南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通史 司马迁 史通 白寿彝 史书 中国历史
  • 简介:晚清学者郑珍所著《说逸字》,是一部利用文献材料考证《说》逸字的专书。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历代典籍引用古本(《说》的语料与今之通行本的互勘,寻找逸字的踪迹,旨在恢复许书原貌。郑书所引相关典籍由汉代至宋元,共计48种,为同类著作之最。书中还历数文献典籍之间的渊源关系,有助于辨清(《说》在后世的流传。《逸字》一书,对于(《说》的版本和校勘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 标签: 郑珍 《说文逸字》 文献 版本
  • 简介:1994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墓的陪葬墓群。墓葬之间的差别应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

  • 标签: 仪征 西汉 竖穴土坑木椁墓 庙山汉墓
  • 简介:<正>TheKharosthidocumentsinNationalLibraryofChina,NO.BH5-4,5,arebothrectangularwoodentablets.Althoughtheyhavewithstoodmorethanathousandyears,thesealingluteandropesonthemwerestillintact.1.Correspondencebetweentwocozbos(BH5-5)ThecovertabletofthedocumentNO.BH5-5measures7.2×9.3×1.6cm,whiletheundertabletmeasures7.3×15×0.7cm.Ontheundertablet,8linesofKharosthicharactersare

  • 标签: 中国国家图书馆 买卖契约 释读 信件 翻译
  • 简介:春秋时期的秦国,自迁都关中后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在穆公时代,秦已能与老牌大诸侯国晋抗衡,后来又致力于西部经营,“开地千里,益国十二”,国势大盛,穆公也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当时秦国总体说来在社会发展程度上和东部诸国还存在差距,

  • 标签: 秦国 诸侯 迁都 关中 春秋时期 时代
  • 简介:,男,1900年3月生,浙江瑞安县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192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动物学系。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解放前曾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法国巴黎博物馆客籍研究员,中央大学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

  • 标签: 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中华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淡水鱼类 奠基人
  • 简介:王国维先生倡导以传世文献与地下出土材料相印证,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已成为上古中国研究之圭臬。近年来,简牍文献的整理与发表,为早期儒家经典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或能校订旧说,或能补缺去伪,有价值的成果颇多,蔚为大观。最近,武汉大学徐少华先生的新作《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下文简称《探论》,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版)出版,收录了他十余年间关于早期儒家学说的重要成果,文章尔雅,颇能比异析疑,

  • 标签: 儒家学说 简帛 简牍文献 民之父母 传世文献 郭店楚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