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勒热讷的“自传契约”理论话语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卢梭等为代表的传统自传文本为分析前提的理论建构。他坚守自传文类不能混同于小说的红色底线,为自传文类正名,为自传文体立法。面对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法国“新自传”对“自传契约”的挑战,勒热纳初期一度反映强烈,不无忽略了“新自传”在理念及形式上对传统自传的“新的互补”价值。我们认为,勒热讷的“自传契约”是有关传统自传秩序的原理之一,我们必须维护之。我们不能因为新的自传种类的出现,而把小说的秩序原理混同于自传的。事实上,我们应该发展勒热讷“自传契约”的内涵,用“新自传契约”来概括后现代自传的秩序原理,唯有如此,自传这一文学类型才能趋向丰富与成熟。

  • 标签: 菲利普·勒热讷 自传契约 法国新自传 话语模式
  • 简介:1985年,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美岱召村一户村民家里,发现在"文革"中散失的部分美岱召旧存契约,村民不知道契约的文物价值,当作售卖挂面的包装纸使用.文物工作者立即将剩余部分契约征集,收藏于美岱召文物保管所.经初步整理,这批契约保存较完整者共1612张.契约中签约时间最早的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最晚的到建国后的1950年.其中乾隆时期26张、嘉庆时期94张、道光时期312张、咸丰时期90张、同治时期230张、光绪时期393张、宣统时期36张、民国时期331张、民国后期至1950年时期100张.文契用当地所产麻纸毛笔书写.这些契约为研究美岱召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 标签: 美岱召 契约 文物工作者 咸丰时期 文物价值 文物保管
  • 简介:中国有文字的契约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可上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契约的使用范围尚处于自发的、不很严格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财产关系日益复杂,契约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又由于官府除契约有督导、管制等责任外,又把人们缔结契约看成是进行残酷经济勒索的良机,并创立了'税契'制度和政策,这些因素对契约的使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

  • 标签: 财产关系 社会经济 傅别 契尾 张传玺 契本
  • 简介: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买卖则反映了社会进程中地权所有制的变更和买卖方式的演变,它是社会经济形态最鲜明的体现。故历代的土地文书总被人们所珍视.成为研究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资料。广东土地问题的研究向来比较薄弱,原因是资料的欠缺。近几十年来,由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巨大变动,土地契约大量散失,客观上增加了研究的困难,因而在史志的编写工作中,难免会忽略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撰述。

  • 标签: 《广东土地契约文书》 生产资料 中国 土地价格 生产技术 生态环境
  • 简介:这里介绍四十三件清代富荣盐场经营契约,其中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五号原件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资料室,余均存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约内不辨之字,以“□”代之;方言、行话,在注释中予以简要说明,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本文原是《清代富荣盐场经营契约研究》(见《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三期)一文的附录,现独立为一篇辑录发表。

  • 标签: 契约 合约人 地基 地主 工本 水火既济
  • 简介:<正>二十号契约立出佃井约人罗开馨、罗开香、罗开信、罗开星,今将先年所做邱垱小溪沟夏硐寺业内天顺井水、火锅分壹口,并天车车房、牛棚、过江、沟渠、枧路、(40)牛马进出、抬锅运炭略径、灶基,一并出租与罗三义名下推煎。比日凭证议定佃七载,壹口,

  • 标签: 契约人 合约人 凭证 视路 小溪沟 火油
  • 简介:<正>TheKharosthidocumentsinNationalLibraryofChina,NO.BH5-4,5,arebothrectangularwoodentablets.Althoughtheyhavewithstoodmorethanathousandyears,thesealingluteandropesonthemwerestillintact.1.Correspondencebetweentwocozbos(BH5-5)ThecovertabletofthedocumentNO.BH5-5measures7.2×9.3×1.6cm,whiletheundertabletmeasures7.3×15×0.7cm.Ontheundertablet,8linesofKharosthicharactersare

  • 标签: 中国国家图书馆 买卖契约 释读 信件 翻译
  • 简介:土地契约是历代民间重要的文书,束鹿县张氏家族保存有契约文书120余张,历明末崇祯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时间跨越300余年.契约文书中有买卖房地的地契、典当房地的典契以及分家析产的分单、日常生活来往账簿等,几乎涉及民间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反映华北农村经济生活的珍贵原始文献,有着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笔者对这些契约文书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 标签: 契约文书 崇祯年间 家族 史料价值 文物 明末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社会本体论提出:人类社会是两大类现象交融存在的领域,即事实或事态现象与规范或制度(价值)现象交融存在的领域。在认识论上对前者的陈述是认知问题,关乎真假性;对后者的陈述是实践问题,涉及有效性。事态的陈述与规范的陈述不能截然分离,它们是相合相融的:事实或事态规定了规范或制度;规范或制度存在于历史的时空中,其普遍有效性是历时的定域的。

  • 标签: 事态 契约责任 实践问题 事实 制度 领域
  • 简介:洛克不赞成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关于财产起源于社会契约的看法,认为生活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必然会通过劳动来'占用'一些东西。'占用'是财产权的依据与基础。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融入劳动对象时,它们便脱离了自然状态成为了劳动者的财产。这样,洛克便充分证明了财产的起源与王权无关。国王无权支配臣民的财产,臣民有保护自己财产的权利。他的这些看法对近代欧洲社会和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约翰·洛克 格劳秀斯 普芬道夫 契约论 社会契约 英国政治
  • 简介:借助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租佃理论,本文从边际效率角度分析了唐宋时期不同市场约束条件下,不同主体选择不同租佃契约类型的经济学逻辑.唐前期均田农民具有较高抗风险能力,故倾向于选择交易成本低的定额契约,并可以承受较高的定额租.中唐以后,随着主、客户分化,平均地租水平下降.同时因主、客户抗风险能力不同,所以前者(特指乡村下户)倾向于选择定额契约,后者倾向于分成契约.这导致宋代不同地区的客户比例差异较大.

  • 标签: 唐宋 租佃关系 地租类型 契约选择 效率分析
  • 简介:沁源县王氏家族地契一套,记录了150年间当地契约行文规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契约文书有着特定的形式与内容,对文书的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对这些契约文书的整理和考释,既能了解清代以降沁源田宅契文的规范过程,又可管窥我国近代合同法、物权法和税务法等的发展历程,意义深刻。

  • 标签: 沁源 地契 规范化 印章 材质
  • 简介:河北省徐水县新发现一批连氏家族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至1952年,内容包括土地买卖契、分家契和土地房产等,共24件。这批材料对研究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契税制度和经济状况以及民间的土地买卖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乾隆、同治、中华民国和建国初年的官制契纸,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为研究当时的契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河北 徐水 连氏家族 契约文书
  • 简介:契约,在古代社会是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地契、房契等,也就是二人以上的同意事项订立互相遵守的条件。买卖土地通过中介人(称地媒)说合,卖方立写“卖地文约”(称地契),中间人作保,签字画押,交买方存查,即算成交。在一般情况下,买方在付清地款后,凭卖地文约向官府缴纳一定比例的契税,既获土地所有权。民间买卖土地,双方虽经中间人协商论价,但出卖土地者因急需用钱,低价卖者居多。

  • 标签: 土地交易 契约文书 明代 土地所有权 古代社会 中间人
  • 简介: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契约中,有大量关于"股"的文书,可见"股"在当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概念,这成为理解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的关键词之一。目前关于清水江"股"的研究文章,大多是从林地产权性质出发的,只有极少数涉及到"股"自身的结构特征。本文通过对清水江林业契约文书中"股"的考察,认为"股"在清水江林业生产中的最早出现,并非如有的研究者所认为那样,是伴随乾隆时期人工营林的佃山方式所至而产生,实际上早在乾隆之前的清水江林地买卖契中,就已经有"股"的出现。清水江林业契约中存在复杂的"股中股"或"多重股"的现象,反映出清水江林业生产中地权分配的多样性,这一特征或许就是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区别于徽州或闵北林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之一。

  • 标签: 清水江 契约文书 形式 特征 林业生产
  • 简介:古巴比伦时期,奴隶是两河流域地区文明持续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王室和公民们对奴隶的需求导致奴隶市场的产生,从国外购入奴隶是当时奴隶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释读8件楔形文字奴隶买卖契约,对时间和地域背景、合同格式和内容、奴隶的来源地、运送方式、背景调查期、身体状况、价格和使用等不同方面加以解析,并由此对古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地区的奴隶制经济模式和有关社会和历史问题进行了阐释。

  • 标签: 古巴比伦 外国奴隶 买卖
  • 简介:1940年代中期至1950年代末,冷战对美国国家构建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一种全新的现代美国国家形态——“国家安全国家”——在“为总体冷战而进行总体准备”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国家安全国家构成对美国主流政治传统的重大偏离,其创生、扩张和演进是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构建和总体政治变迁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联邦政府组织体制和对外政策决策程序的重组,也涉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国家安全国家的中枢制度和标志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其经历的持续变动体现了国家安全国家与“帝王式总统权”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和互动关系。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国家安全国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与“福利国家”和“管理型国家”共同构成20世纪美国国家构建和国家扩张长期运动的三个基本向度。

  • 标签: 国家安全国家 国家安全理念 国家构建 冷战 国家安全委员会
  • 简介:回鹘文契约是众多的回鹘文资料中的一种,其内容结构、行文用语与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汉文契约中的格式与套语很相似,不少专门词汇也借自汉语,或译自汉语,在表述保人、证人姓名句子中出现的paosin(保人)、tanuq(见人)、koerüpolurγuci(临坐)就是一个例子。

  • 标签: 回鹘文契约 保人 见人 临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