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奥运会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不断增强的产业化.企业化促使奥运承办费用日益增长,同时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以及预期结果表明:现代城市为获得奥运会主办权而不断增强的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主办城市 产业化 北京 洛杉矶
  • 简介:李鸿章在上海创设了江南制造局等一系列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近代化大工业在上海的异军突起。这种开中国风气之先的做法,不仅挽回了国家利权,同时也刺激了上海富商投资新兴近代企业的兴趣。特别是招商局和织布局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之先声,是上海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中,迅速缩短与国际先进工业技术之间差距的开端,引领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李鸿章创办电报总局和铁路公司,将上海的水陆交通、电讯事业推进到一个新时期后,上海的城市经济最早跨人了大工业时代。李鸿章筚路蓝缕的卓越贡献,为后来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夯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李鸿章 上海 机器制造 近代通讯 城市经济
  • 简介:受聊城市委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专家组对聊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了讨论、修订和反馈,与聊城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互动。这里,对聊城市“十三五”规划理念、战略构想等提出初步建议,并将其概括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标签: 聊城市 经济规划 通则 国家发改委 国际合作 专家组
  • 简介:一个城市,更普遍地说,任何一个地方,都被认为是某些土地精英利益的表达。这样的精英阶层被认为是通过利用土地获利而日益强化的,其成员在这一地区内享有共同利益。精英们与其他区域的精英竞争,为促进资源增长,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内而不是其他地区进行投资。在地方和非地方层级,政府部门被用于协助以牺牲地区竞争为代价来实现这一增长。社区生活境遇在很大程度上是这台增长机器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的结果。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涉及失业问题的情况下,对增长与各种社会团体利益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近年来反增长的社会趋势,并对其潜在后果进行了评估。

  • 标签: 城市 增长机器 地方政治经济学
  • 简介: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讨论以来,根据明代嘉靖前后太湖流域城市经济的一度发展而判定中国传统制度框架之内即能自发孕育近现代社会形态的看法,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并衍生出了新的阐释.但是实际上,在权力结构及其法权形态没有发生变革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的某些"繁荣"非但不能预示新的制度前景,相反却体现着专制威权对国民经济的操控,并由此而使社会的发展悖逆于近现代制度的方向.

  • 标签: 皇权政体 "权力经济" 逆现代性
  • 简介:扬州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和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早在隋朝时,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港成为漕粮、贡物运输的咽喉所在;唐朝时,扬州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联系的重要枢纽。可以说,自古以来港口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城市经济发展 沿江地区 港口 地区经济发展 扬州市 产业布局调整
  • 简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西藏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为主向内涵集约型为主的转变.极具实践意义。因此.西藏尤应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这篇大文章。

  • 标签: 经济增长方式 西藏 经济质量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
  • 简介:从1860年到1950年的九十年里,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PIB或GDP,以下简称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50年到1973年间,法国经济获得了连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其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法国人将战后这30年俗称为"繁荣30年";但是,自1974年以来的最近30年里,法国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增速呈长期波动下滑趋势(见表一).

  • 标签: 法国 经济增长 国家干预 市场效率 增长理论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青海金融业为青海经济的持续、德定、快速增长提供了积极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对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本文拟对1995年以来金融与青海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看法。

  • 标签: 金融 青海省 经济增长
  • 简介:城市模型模拟是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地学计算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的最重要领域,国外以M.Batty为代表的规划与地理学家们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用成果.本文借鉴这些学者的研究思路,从城市土地利用与开发的视角,利用疾病感染、传播机理的模拟方法,研究城市空间扩展、演化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模拟问题;为模拟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与特征,研究了基本模型的不同变换形式;讨论了基于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的计算结构,依据模拟结果,探讨了以城市形态扩展特征为指标进行城市分类的可行性,尝试对城市地理学的模型模拟方法作一拓展.

  • 标签: 城市空间扩散增长 疾病感染传播模型 土地开发模拟 地学计算
  • 简介:面对全球化所营造的激烈竞争环境,19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治理发生了重大转型,普遍从福利型政府向企业型政府转向,大力实施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在国内、国际环境转变的双重压力下,以土地储备为重点的城市经营和以大事件为载体的城市营销正被中国诸多城市政府所积极采用,因而城市治理表现出显著的企业化倾向。在实施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过程中,官商利益联盟共同推进了城市增长,并各自产生了明显的利益寻租行为。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透过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视角,剖析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形成机制和利益格局,并以南京市土地储备和奥体新城建设的案例,揭示了其所导致的经济、社会与空间负效应。文章认为,城市内生竞争力的提高必须摈弃营销型增长策略的功利模式,推进城市政府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政府”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政府”的转变。

  • 标签: 全球竞争 治理转型 城市营销 增长机器
  • 简介:个人收入差距的效用,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对劳动力的激励效应,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应,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引导以及对经济增长空间的伸缩效应。研究个人收入差距在经济增长中的效应,有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发展计划,因此极具现实意义。

  • 标签: 个人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效应
  • 简介: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σ趋同,在1990-1999年期间则没有出现σ趋同,却表现为分异.与此相对应,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发生了β趋同,趋同的速度在2.2%以上.这个速度与国外学者关于β趋同速度在2%左右的结论相接近.但是,1990-1999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系数却为正值,表明这个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β趋同,而是出现了分异.就1978-1999年的总体情况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β趋同,不过β趋同的速度很小,只略高于0.9%.在1978-1999年期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的区域政策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区域经济格局,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区调控措施,才能够有效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标签: 区域经济增长 趋同 分异 Σ趋同 Β趋同 俱乐部趋同
  • 简介:<正>南京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历史名城,从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先后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到了公元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明朝建立,又定都于南京。永乐迁都北京以后,这里仍做陪都。当时全国政治中心虽已北移,但是由于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丝棉纺织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已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到明代中叶以后,南京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城市。“京师(指陪都南京)为五方所聚,要皆贸易迁

  • 标签: 明代后期 社会生活 南京城市 经济的 商品经济 手工业
  • 简介:旅游发展作为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成为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国外主流旅游经济学文献所认同的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假说(TLGH),从方法论角度,分别就这种假说是否存在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静态面板数据分析、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与面板协整分析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基本思路是,在总结国外研究文献对TLGH研究优劣势的基础上,据此初步揭示出TLGH研究框架的基本路径,并对我国TLGH研究的理论拓展与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TLGH 研究综述 国外
  • 简介:经济增长点就是指发动和组织未来经济动力的力量。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并呈迅猛发展之势。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时代,它与以往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本文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探视和研究知识生产力的作用。  一、知识生产力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智能社会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生产力是以不可遏制的态势向前发展的。出现这一态势的原因是由于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是动态的和可变的。在探讨生产力演变规律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现象,即知识的获得、运用、继承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日益替代物质因素而成为决定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时代,即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目前正在兴起和形成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了生产力的布局及发展程度。这时不能说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商品、资本等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此时,作为生产力附着性因...

  • 标签: 日益膨大 生产力日益 知识生产力
  • 简介:2016年自治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148亿元、增长11.5%,连续2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西藏更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多的财力投放到民生和扶贫领域,努力使西藏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6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875元和9316元,增长10%和13%;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10万人次;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完成7.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 标签: 人均可支配收入 湿地保护 迪庆州 国家湿地公园 唐卡画 唐卡艺术
  • 简介: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海岛海岸线长13000公里,海岸带总面积为356500平方公里,是我国实施海上经济战略即海上中国、海上苏东,开发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关键领域。由于地域和生态环境的特殊。适于发展高附加值经济。海岸带面积约为内陆面积的1/26,它的经济发展潜力可能会等于或大于全部农业总产值,它的经济增长率可能高于农业的几倍或几十倍,某些生态位倘利用高技术生物资

  • 标签: 中国 海岸带 经济增长 营养结构 健康水平 制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