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曲阜文化商品进出口基地”拥有完善的交易设施,集旅游、文化艺术品(包括旅游产品)交易,展览、餐饮、酒店为一体,利用当地独特文化优势,发展一批熟悉国际市场运作规律并能驾驭国际市场复杂局面的文化企业,积极促进文化商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 标签: “中国创造” 文化商品 曲阜 国际市场 市场运作规律 “中国制造”
  • 简介:唃厮啰政权是北宋时期以青海东部为中心的一个强有力的藏族政权,在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雄踞河湟地区,其首府在青唐,即今青海省西宁市,史称其辖地“占河湟间二千余里”,东至秦州西界,南达今果洛地区,北至祁连山,西据青海湖,大致占

  • 标签: 西藏 唃厮啰政权 交换贸易活动 货币形态 经济状况 产业结构
  • 简介:面对“台海危机”发生后两岸关系紧张局势和“总统直选”后岛内政治力量新变化,为下一阶段“修宪”做准备,台湾当局决定援引“国是会议”先例,以政治协商形式,于1996年底召开“国家发展会议”,讨论“宪政体制”、“经济发展”与“两岸关系”三大议题,但在新党退出后,成为国、民两党利益交换的“分赃会议”,引起社会各界不满。从会议达成的结论来看,以“总统扩权”交换“冻省”共识,显然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独台”与“台独”的合流,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造了障碍,也造成台湾地区政治体制新的混乱。

  • 标签: 政治协商 利益交换 台湾“国家发展会议”
  • 简介:林丹汗在25岁时就被明朝称做“名王”,并且开始同明朝建立了宿愿已久的邦交,取得了与明朝的市赏。然而在蒙古部族中却还未能取得太大的统治权。《明实录》万历四十六年九月甲子(京都大学本)的一条记载中写道:虎墩免憨以东,则米少花火爱免宰赛卜儿亥等酋,以西,则拱兔扌著臣台吉歹青黄台吉等酋,或以十数营称,或以二十四营称,皆拥强聚众,反复无常。而乃蛮兄弟之七营又在东西诸虏之中,正负广宁锦义之背,未款而屡逞者十三年久矣。无年不三四入犯,无犯不杀掠人畜,盖称雄黠,而最难制驭。从上文可知,就是在整个蒙古部族中也只有几个首领。其中有的与明朝建立了和平邦交,有的对明朝进行侵犯

  • 标签: 林丹汗 努尔哈赤 蒙古 国书 达延汗 《明实录》
  • 简介:崧泽文化时期的经济基础是玉石小商品经济。犁耕促进了集约化农业商品粮生产,用于粮食交易的石权和商品交易计数的陶筹随之出现,陶豆等陶器则可能出于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实现了量产;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催生了艺术家阶层的诞生;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商品生产形成产品和市场的互补。崧泽文化圈及其商品经济贸易圈为手工业和商业精英成为社会上层提供了路径,引发了社会的等级分化,使得长江流域的社会分化即复杂化开始于崧泽文化时期,明显早于其他地区。

  • 标签: 崧泽文化 商品经济 玉石贸易 石权 陶筹 量产
  • 简介:经过几年的考察,论证,建设,中国-曲阜文化商品出口基地终于问世。“基地”的建筑面积共56万平方米,一期34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建有全框架商铺2194套,以经营民间艺术品为主,

  • 标签: 文化商品 商品出口 曲阜 中国 航母 民间艺术品
  • 简介:9月20日,“中国·曲阜文化商品进出口基地”全面启动,同时济南开运玉石文化港开业仪式也在曲阜孔子国际商品交易城南广场召开。山东省政府、济宁市、曲阜市各有关领导、入驻商户200多嘉宾以及多家媒体共同见证了曲阜文化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

  • 标签: 出口基地 文化商品 曲阜市 文化发展史 商品交易 玉石文化
  • 简介: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可见包装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出门购货,归来时手中总会提着几只塑料袋。塑料袋尽管有物美价廉、方便使用的优点,但由于不能被再利用而造成很大的麻烦,被人们称之为“白色污染”。可在老北京就没有这种因一时的方便而最后带来的不方便,那么老北京用的是什么包装呢?

  • 标签: 商品包装 北京 物美价廉 白色污染 塑料袋
  • 简介:中国·曲阜文化商品进出品基地一期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全部现房,共有全框架商铺2194套,分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文化名牌商品区、生活服务区、民间文化影视基地等七种业态,主营定位是与中国民协及国家有关部门共同“造的中国·曲阜文化商品进出口基地,它将散落在全国各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汇集到一起。

  • 标签: 文化商品 出口基地 天时 人和 自由贸易区 出口加工区
  • 简介:<正>旅游者购买与消费的商品,统称旅游商品,它的范围较广泛。本文所指的旅游商品,系海外旅游者购买与消费的工艺品、纪念品、轻纺产品、文物复制品、土特产品等。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等于就地出口,省了运输、保险、仓储、管理等许多费用,还可减免关税,因而这些商品的创汇率要比一般出口商品高得多。生产旅游商品,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拓展对外经济贸易,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增加了旅游业的整体收入。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我国旅游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天津市1981年旅游创汇中的商品性收入为53万美元,到1992年已达3600万元外汇人民币,约合600万美元,十年间增长十倍多。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商品生产厂家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生产旅游产品的专业厂已近30家,还有辅助、配套厂家60家;近几年一

  • 标签: 旅游商品 天津市 旅游产品 海外旅游者 旅游业发 对外经济贸易